2006-01-01 22:58:46陳去非文學理論部落格

帶你回到立霧溪上游(之二)

帶你回到立霧溪,我兒
與我一塊躺下,背倚石板岩
感覺族人無比冷靜堅實的智慧緩緩透入體內
聆聽戰士們出征前,雄壯激昂的戰鼓
立霧溪是臍帶連接我們的血脈,我們共同的最初
放眼這片美麗水系,山脈牽手相連
滔滔的水聲在血管裡奔騰
翻開族譜,回到歷史滄桑的首頁
回到溪流源頭,和歲月緊緊握手
我們共飲一瓢餞別的小米酒
風嘯迭宕崖壁間,紅隼盤旋不去
曾經被戰火煮沸的立霧溪,谷口處煙硝凝結成雲
似乎每一次翻身,便有槍砲聲
隱隱,自身後掩行而來…….

(註1)太魯閣戰役:三百多年前,原居於南投境內的塞德克族群,為了尋找更廣闊的耕地與獵場,展開了東進的旅程。他們橫越中央山脈,沿著河谷及台地,逐步東遷,建立自己的家園,最後抵達島嶼的東岸,他們叫自己「太魯閣人」。日人統治台灣後,對不肯歸順的原住民一直有芒刺在背的感覺,先後發動多起討伐戰役。其中以1914年五月的「太魯閣征討軍事行動」,歷時最久,規模最大。這是本世紀台灣最大的戰爭,雙方死傷慘重,然而泰雅族人也為此次戰役付出慘痛的代價,此後日人展開強制遷移行動,迫使原住民自山地移往平地。
(註2)布洛灣距太魯閣約9公里,位於中橫公路180公里處,昔為泰雅族部落所在的布洛灣係泰雅語音譯,意指『回音』。

本詩發表於台灣日報副刊200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