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館《出社會:1990年代後的台灣批判寫實攝影藝術》
高雄市立美術館創作論壇展出一群關懷社會現象的影像創作者的作品,透過影像(大多是攝影,少數是影片)向大眾提出他們的觀點。以下展覽資訊(粗體文字)是摘錄自高美館網站。
策展人:張美陵
參展藝術家:
張乾琦、黃子明、盧昱瑞、仆街少女、楊哲一、周慶輝
沈昭良、吳政璋、陳敬寶、曾文鵬、黃明正、黃建亮
邱垂龍、台灣農村陣線、江思賢、何經泰、陳界仁
陳逸宏、林柏樑&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李旭彬
李國民&陳幸均、姚瑞中、張良一、張蒼松
楊順發&彩庄紅毛港團隊、陳伯義、鍾順龍
伴隨著影像觀念上的鬆動與轉變,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寫實攝影有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今日的攝影家擴展了「攝影藝術」的領域,他們關照的主題更加多樣化,形式表現更活潑開放;不但有個人長期多年的拍攝計劃,更有團隊合作的共同呈現。透過一連串社會觀察及發言位置的改變,當代寫實攝影深入時代脈動,提供觀者更開放的社會參與機會,創造多樣互動、對話的可能。本展由策展人張美陵所策劃,預計邀請27組藝術家/團隊,提出1990年代迄今重要的批判寫實攝影表現,為我們展開不同視野的台灣社會景況,一同思索藝術家如何以自身語彙進行社會文化的批判與反省。
這27組創作者所關懷的主題包括流浪狗、日日春公娼、921地震、88水災、施工中的工程巨獸、環保、白色恐怖、工殤、傳統市場、紅毛港遷村、倒立先生、樂生療養院、布農族的討海生活、中科開發搶水抗爭、外籍配偶、街友、鄉土、解嚴後的戰地外島...等。
看展時的第一印象就是發現原來透過影像所傳達出的意念是如此直接、清晰、有震撼力、創意的、有趣的形式。
語言、文字、圖像都是溝通與表達的媒介,各有各的特色。照片的優勢就是有圖有真相(合成照片除外),許多語言文字所難以表達的情感,一張照片就能一切盡在不言中而心領神會。
記憶的形式可以是文字的、氣味的、音樂的以及圖像的。圖像式記憶所蘊含的內容可以是一連串訊息的集合,它比文字的記憶更容易儲在於腦中,而且不易忘記,因此許多快速記憶方式就是將數字、文字轉換成圖像。以自己常有的經驗來說,已經遺忘的某次出遊或聚餐,但是一看到了當時拍攝的照片,許多的回憶都浮現腦海。
看展時一定會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創作者要如此做?」,「為什麼仆街少女要穿著光鮮亮麗,並盛妝將全身及臉貼在流浪狗旁的馬路上?」、「為什麼倒立先生要在招牌上、在紅燈時停滿摩托車的台北橋下、在兩旁都是稻田的鄉間道路旁的老農夫摩托車上、在巴士在夜市在奇岩巨石上倒立?」、「為什麼一群志工與紅毛港居民要為即將拆除的房子做最後一次的精緻彩妝打扮,然後用凍結畫面的照片記錄下怪手拆毀那一瞬間的灰飛煙滅?」、「為什麼創作者要千里迢迢跑到台商在大陸設立的水泥廠,記錄那被開挖成光禿山頭的另類地景藝術?」,還有許多許多的為什麼。
有了疑問,就會開始尋找答案,吸引人之處就在於此。
每件作品都可以佇立良久,每一張照片都在對觀者喃喃訴說,看著照片,慢慢就會浮現出許多想法。
看著紅毛港拆遷的照片想到了追憶似水年華、橫向移植與縱向傳承、建設背後隱藏的破壞。
看著仆街少女的照片想到了鮮明對比、流浪狗眼神的空洞無奈無辜悲傷抗議以及死亡。
看著出現在倒立先生照片裡的男女老少,想到了人們純樸與自然流露的一面,倒立先生黃明正的一段自述,為他的理念做了最佳的註解﹕25歲前,都是別人告訴我,我是誰﹔26歲時,我開始尋找我自己是誰﹔27歲後,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世界我是誰。
看每一件作品都會有所收穫,或許是自己不曾注意過的人事物,或許是己遺忘了的記憶,或許是早就習以為常而麻木忽略的事、或許是已妥協的價值觀...等。
我想這些創作者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首先是恆心與毅力,以作品「淡水地貌–20年來不斷翻轉的淡水」為例,創作者至少投入20年的時間,關於創作對象與關注的事物,不能像放煙火似的,短暫的炫爛後就是漆黑,不能像追逐流行的一時興起與一窩蜂的盲目跟隨。其次這些創作者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明確的價值觀,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何要如此做,以及達到目標了嗎?價值觀的建立不在於利益(金錢、權勢、名聲),而是要對自己負責。
有空來高雄市立美術館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