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4 23:31:22種子

<僧侶與哲學家>讀後感

    有些書是值得一讀再讀的,每次閱讀都會有不同的啟發、想法與收穫,這本書就是如此。

         僧侶是作者之一馬修‧李卡德,1946年生,法國人,從小就才華洋溢,許多領域都有傑出的成就,例如攝影、鳥類學、植物學、音樂(因為會彈奏管風琴才得到攻讀博士時指導教授的青睞)等等,攻讀博士時鑽研分子生物學,他的指導教授是諾貝爾獎得主,作者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博士學位後,隨即(1972年)遠赴尼泊爾出家為佛教僧侶。

         哲學家是馬修的父親,在法國是一位知名的哲學家、評論家、作家,他並未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是一位無神論者。

         兩人在1996年的尼泊爾進行西方文明與東方佛教的對話,按照對話內容出版了這本書,出版後極為暢銷並譯為多種語言,1999年由賴聲川翻譯出版了中文版。

         全書除了最後一章第十九章是由僧侶發問哲學家回答之外,其餘都是哲學家提問僧侶回答。僧侶為了回應哲學家關於佛教的問題、質疑、批判,幾乎等同詳述了佛教的實質內涵,讀者可以對佛教有了深入的瞭解。

         一般佛教書籍是寫給相信或準備相信佛教的人閱讀,因此內容常會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不須多加解釋﹔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要將佛教說明給一位非信仰者的西方哲學家理解,並回答哲學家對佛教的異議與批判,因此即便是佛教的最基本問題與名詞都必須詳加說明,而這種說明必須符合西方邏輯思惟的模式,讓人可以從最根本最基礎來理解,我認為這點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

    如何對西方哲學家說明轉世、自我的空性、中陰(包含許多階段的過度進程,其中之一指的是死亡後的所有過程)等等沒有具象不可測量的議題,是一件相當大的挑戰。

    因為馬修的西方科學背景,讓修行佛法多年的喇嘛參與許多關於心靈的科學實驗,實驗結果透露了佛法的不可思議。佛教與科學彼此碰撞出了不少火花。

         最後一章十分有趣,由僧侶問無神論的哲學家父親生命的意義為何,這也是西方科技、文明不斷進步之後所忽略,但卻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哲學家提出了代表西方的聲明,生命的意義可以是宗教的(基督、天主、伊斯蘭教)、哲學的與烏托邦的,但這三者都未獲得真正的成功。

    關於宗教的意義,不論看過去的歷史或現在的爭端,顯露出許多的困境﹔關於哲學(科學亦包含於哲學裡)的意義指的是進步史觀,科學知識不斷進步,不斷地增進人們的物質生活,但哲學卻只是知識層面而不是生活態度的實踐,哲學對於一個人的精神成長難有助益﹔烏托邦的意義在社會主義變成極權主義而瓦解,其實從歷史史觀來看,理想主義無法避免地成為極端的集權(因為我說的是最好的、最理想的,所以大家必須遵守),柏拉圖的<烏托邦>就是如此,提出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在晚年也失去了當年的理想而反對猶太教,宗教改革後喀爾文教派在日內瓦實行的政教合一政體嚴重限制了人權。最後哲學家的結論認為西方的未來是悲觀的。

         對於想從不同角度認識佛法的人,這是一本好書。

         僧侶與哲學家的一問一答非常精采,發問的人直指核心所在,回答的人提出清楚說明,彼此類似辯論的過程是極佳的辯證,閱讀於問答之間十分過癮。

         佛教開枝散葉後,分成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此稱呼帶有貶義,應稱作南傳佛教較恰當)、藏傳佛教(又稱金剛乘佛教),本書的僧侶是藏傳佛教喇嘛,特此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