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3 14:37:29龔萬輝.翁婉君

陳綺貞暗喻未來的轉變

文/翁婉君 2005.11.06

總是覺得,聽陳綺貞需要時間。她的歌詞,必須隨著旋律以外的鐵軌靜默地潛入腦袋,她的音樂,必須經過心裡一道長長的隧道,抵達內心唯一柔軟陰郁的海洋。所以,在拿到陳綺貞最新的專輯《華麗的冒險》之後,裡頭的每一首歌,我重複聽了不下百次。

第一次聽《華麗的冒險》時,我竟然想起了第一次聽《吉他手》的感覺。在《吉他手》裡,李雨寰的編曲以及陳綺貞的某些歌詞,我感覺有些突兀。然而重複聆聽之後,才慢慢改觀,但那絕不是習慣,聽歌的人得花時間來消化歌手的轉變是必然的。

在《華麗的冒險》之中,我覺得陳綺貞不小心在重複自己了。我所謂的重複,不是指那些重新收錄在專輯內的單曲。而是陳綺貞在好幾首旋律中,重複了以前的自己。最為明顯的是那首為牛仔褲廣告寫的〈靜靜的生活〉,仔細聆聽,你會發現,那開頭不就是〈After 17〉的旋律嗎?對於這樣的重複,有人說,陳綺貞的歌都是那樣的啦。也有人說,不管,總知是陳綺貞就照單全收。然而我以為,真正支持與聆聽一個歌手的創作,心和耳朵一樣,都必須打開。

陳綺貞的重複,我倒能接受。因為我始終感覺,《華麗的冒險》只是陳綺貞下一段音樂旅程的起點。

三年前,在《吉他手》之後,曾引領非主流音樂風潮的魔岩唱片劃下句點,陳綺貞離開了公司體製,成為獨立創作人。三年間,陳綺貞小眾發行的單曲──〈九份的咖啡店〉、〈旅行的意義〉、〈Sentimental Kills〉、〈After 17〉,開始帶她朝向西洋indie歌手的方向。三年後,陳綺貞自己貸款,自己找製作人,然後和好朋友鍾成虎在淡水找了間大倉庫,把倉庫改成臨時錄音室,把樂隊帶到那裡,開始製作《華麗的冒險》。除了鍾成虎慣有的吉他、李雨寰、自然捲的奇哥以及曾經在《地下鐵》音樂劇與陳綺貞合作過的陳建騏,都在樂手名單內。這一群總是與商業歌曲若即若離的樂手們能打造哪一種音樂,我們大概能猜測到。

因為這種自由且方向明确的方式,相比於《還是會寂寞》和《吉他手》,《華麗的冒險》恰似陳綺貞另一個階段的出發,裡頭似乎隱喻著歌手未來的方向和轉變。對我來說,《華麗的冒險》和她的第一張專輯《讓我想一想》一樣,皆具有相同的“出發”意義。

專輯中的〈Sentimental Kills〉、〈Self〉,悄悄狂野起來的吉他刷弦,加重了的鼓點以及陳綺貞轉變明顯的唱法,除了讓人驚豔,似乎也暗示了她在音樂上的解放。雖然有人認為陳綺貞童稚的音質最適合樸素的民謠風格,然而站在indie音樂的角度來看,陳綺貞在〈Sentimental Kills〉和〈Self〉這兩首歌的表現,卻為她帶來了一個很好的轉變。我著實期待著陳綺貞,未來能再次在急促的刷弦裡展現越飆越快卻在吶喊的線下停止行進的唱法。

陳綺貞在音樂上的轉變,於《華麗的冒險》中只是展現示了一個頭角。仔細看來,陳綺貞倒在歌詞創作上使用了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方式。以往,陳綺貞的歌詞都具有記錄生活的寫實況味,《華麗的冒險》中的歌詞,卻出現了接近“詩”般抽象、跳動的質感。例如“失去意志肯定/反叛懷抱裡的母親/此刻海洋失去唯一的魚/在愛人的氣息裡/殘破的太陽升起”。而其中〈太多〉和〈花的姿態〉的歌詞,其實是台灣詩人鴻鴻及吳佳穎的詩作。鴻鴻的〈太多〉非常感人,他的詩寫著:喜歡一個喝著紅酒的女孩/在下雨音樂奏起的時候/把她送上鐵塔給全世界的人寫明信片/像一隻鳥在最高的地方/歌聲嘹亮/喜歡一個喝著紅酒的女孩/但不能喜歡太多。

《華麗的冒險》中,陳綺貞還是盡力帶來了轉變,雖然她偶爾不小心重複了自己,但從這張專輯,似乎能預見她未來跑得更漂亮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