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0 00:07:10耀小張
【聯合報讀書人版】書籍自有它們的命運!
——原載二○○五年十月九日《聯合報》<讀書人>
文/張耀仁
當然,是一個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式的「去秩序」命題(他說:書本還未上架,還沒沾染歸列有序的淡淡乏味),或者德賽都(de Certeau)的權宜之計(他說:消費者不可能讓書本來確認或限制自己的身份),更進一步來說,「書籍」——這一自古騰堡印刷技術問世以來,廣為流通的出版形式,而今置放於後現代科技宛如核爆現場般的凌擾遞嬗,文字已輕如鴻毛,只聽見耳邊不斷震響的聲光畫面,書頁被摩娑的美感不再。
也因此,面對出版業近來普遍「不景氣」的哀聲,彷彿為挽留那一點一滴刻正漏逝的舊日時光,追索閱讀與購書「如何美好」的著作紛紛現身,奮力召喚讀者穿越那一條幽暗而充滿驚奇的尋書拱廊,企圖為書本找回屬於它們「那個時代」的一絲絲靈光。
●打開我的圖書館:將書從市場中解放
相對於資本主義所追求的新、快、精確,李志銘在改寫自台大城鄉所碩士論文的《半世紀舊書回味:牯嶺街到光華商場》(群學版)一書中,從舊書著手,不炫技高調地挪用學術名詞,而自本地「敬惜字紙」的概念談起,透過田野調查方式,勾勒出半世紀以來,以牯嶺街為主的台北舊書業如何興起、遷徙與轉變,其中正文底下所特闢的小欄,呈現了舊書與舊雜誌歷史,饒有興味。
而就藏書家與書籍之間所涉及的關係,班雅明指出:「我要讓你們瞭解的是收藏,而不是書籍的『蒐集』。」亦即班雅明主張,書籍的收藏在於將書的價值從市場中「真正解放出來」,使得書籍不再具有秩序和被歸類的必要性,這或許可以跳脫物質環境囿限之外,稍稍解釋何以在《逛書架》(邊城版)中,楊澤、張大春等人的書房皆大量散放著層層疊疊的書籍。
至於被譽為「二十世紀歐美最重要藏書家之一」的愛德華.紐頓(Edward Newton),在《藏書之愛》(麥田版)中,引述尤金.菲爾德詩作:「書癡情有鍾,吾心亦隨之。」一語道出藏書人對於書的癡愛,可謂「博學甘為食字魚」。
●老牯嶺與新誠品:新舊閱讀世代交心
一九七三年,牯嶺街五十八家舊書攤遷往光華商場後,而今走進該街,除了書香城與易林書局等少數舊書店外,只剩下平常住宅與重新裝潢之後的牯嶺街小劇場。然而根據李志銘的考據,民國六十年間的牯嶺街,書攤與書店合計共有八十餘家,舊書回收市場更是活絡。
儘管牯嶺街舊書攤沒落,然而新興的舊書產業也正因應而起,諸如標榜「舊書店當中的誠品」之茉莉二手書店、舊香居、古原軒等,且拜網路科技發展,使得舊書店不再僅存於現實當中,更跨界至虛擬世界裡,諸如小高的店、臻品齋二手書網站等。
相對於舊書店,《台灣書店地圖》(晨星版)介紹了具備特色的主題書店、連鎖書店,而鍾芳玲撰述的《書天堂》(遠流版)不僅含括了西方書籍歷史,甚且擴及書封、書架等,其中對於《查令十字路84號》(時報文化版)作者海蓮.漢芙(Helene Hanff)的訪談,更彰顯了愛書人之於書的癡心與交心。
●誰說出版不賺錢:書還有魅力嗎?
出版業究竟賺不賺錢?這或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集中閱讀」始終是出版業不變的法則,但晚近以來,一個困擾著出版業者的焦慮是:「書,還具有魅力嗎?」
針對這個問題,日本講談社現代新書總編輯鷲尾賢也在《編輯力:從創意企畫到人際關係》(先覺版)中,舉村上春樹在出版《海邊的卡夫卡》後,收錄與讀者通信的一二二○封電子郵件,編輯成《少年卡夫卡》刊物,並獲得廣大回響,說明了不是書沒有未來,而是出版業疏忽「以書為工具的特性」,並自以為是地遠離了讀者。
事實上,一本書的裝幀也肩負了吸引讀者購買與否的關鍵,日本裝幀作者南伸坊即在《書.裝幀》(高談文化版)中,陳述了他所裝幀過的書籍,其中的苦思與抉擇,可以明白當代書裝幀的過程已遠非過去所能比擬,充滿了更多資本主義的氣息。
當然,所謂「資本主義」這還是專家式的看法,落實到俗民生活中,沒有所謂的高/低、優/劣,只有對書的翻閱、敬重或輕蔑,這不由讓人想起了班雅明以漫遊者的姿態,考察了巴黎拱廊街,一如偶然涉入牯嶺街時,我們心中深切懷想著昔時的美好,那時候,書籍還沒有沾染秩序的乏味,那時候,「書籍自有它們的命運」。
延伸閱讀
● 《查令十字路84號》/海蓮.漢芙著,陳建銘譯(時報文化)
● 《台灣書店地圖》/陸妍君著(晨星)
● 《逛書架》/逛書架編輯小組編製(邊城)
● 《書天堂》/鍾芳玲著(遠流)
● 《書‧裝幀》/南伸坊著,雖玉珍著(高談文化)
● 《編輯力:從創意企畫到人際關係》/鷲尾賢也著,陳寶蓮譯(先覺)
● 《藏書之愛》/A.愛德華.紐頓著,陳建銘編譯(麥田)
文/張耀仁
當然,是一個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式的「去秩序」命題(他說:書本還未上架,還沒沾染歸列有序的淡淡乏味),或者德賽都(de Certeau)的權宜之計(他說:消費者不可能讓書本來確認或限制自己的身份),更進一步來說,「書籍」——這一自古騰堡印刷技術問世以來,廣為流通的出版形式,而今置放於後現代科技宛如核爆現場般的凌擾遞嬗,文字已輕如鴻毛,只聽見耳邊不斷震響的聲光畫面,書頁被摩娑的美感不再。
也因此,面對出版業近來普遍「不景氣」的哀聲,彷彿為挽留那一點一滴刻正漏逝的舊日時光,追索閱讀與購書「如何美好」的著作紛紛現身,奮力召喚讀者穿越那一條幽暗而充滿驚奇的尋書拱廊,企圖為書本找回屬於它們「那個時代」的一絲絲靈光。
●打開我的圖書館:將書從市場中解放
相對於資本主義所追求的新、快、精確,李志銘在改寫自台大城鄉所碩士論文的《半世紀舊書回味:牯嶺街到光華商場》(群學版)一書中,從舊書著手,不炫技高調地挪用學術名詞,而自本地「敬惜字紙」的概念談起,透過田野調查方式,勾勒出半世紀以來,以牯嶺街為主的台北舊書業如何興起、遷徙與轉變,其中正文底下所特闢的小欄,呈現了舊書與舊雜誌歷史,饒有興味。
而就藏書家與書籍之間所涉及的關係,班雅明指出:「我要讓你們瞭解的是收藏,而不是書籍的『蒐集』。」亦即班雅明主張,書籍的收藏在於將書的價值從市場中「真正解放出來」,使得書籍不再具有秩序和被歸類的必要性,這或許可以跳脫物質環境囿限之外,稍稍解釋何以在《逛書架》(邊城版)中,楊澤、張大春等人的書房皆大量散放著層層疊疊的書籍。
至於被譽為「二十世紀歐美最重要藏書家之一」的愛德華.紐頓(Edward Newton),在《藏書之愛》(麥田版)中,引述尤金.菲爾德詩作:「書癡情有鍾,吾心亦隨之。」一語道出藏書人對於書的癡愛,可謂「博學甘為食字魚」。
●老牯嶺與新誠品:新舊閱讀世代交心
一九七三年,牯嶺街五十八家舊書攤遷往光華商場後,而今走進該街,除了書香城與易林書局等少數舊書店外,只剩下平常住宅與重新裝潢之後的牯嶺街小劇場。然而根據李志銘的考據,民國六十年間的牯嶺街,書攤與書店合計共有八十餘家,舊書回收市場更是活絡。
儘管牯嶺街舊書攤沒落,然而新興的舊書產業也正因應而起,諸如標榜「舊書店當中的誠品」之茉莉二手書店、舊香居、古原軒等,且拜網路科技發展,使得舊書店不再僅存於現實當中,更跨界至虛擬世界裡,諸如小高的店、臻品齋二手書網站等。
相對於舊書店,《台灣書店地圖》(晨星版)介紹了具備特色的主題書店、連鎖書店,而鍾芳玲撰述的《書天堂》(遠流版)不僅含括了西方書籍歷史,甚且擴及書封、書架等,其中對於《查令十字路84號》(時報文化版)作者海蓮.漢芙(Helene Hanff)的訪談,更彰顯了愛書人之於書的癡心與交心。
●誰說出版不賺錢:書還有魅力嗎?
出版業究竟賺不賺錢?這或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集中閱讀」始終是出版業不變的法則,但晚近以來,一個困擾著出版業者的焦慮是:「書,還具有魅力嗎?」
針對這個問題,日本講談社現代新書總編輯鷲尾賢也在《編輯力:從創意企畫到人際關係》(先覺版)中,舉村上春樹在出版《海邊的卡夫卡》後,收錄與讀者通信的一二二○封電子郵件,編輯成《少年卡夫卡》刊物,並獲得廣大回響,說明了不是書沒有未來,而是出版業疏忽「以書為工具的特性」,並自以為是地遠離了讀者。
事實上,一本書的裝幀也肩負了吸引讀者購買與否的關鍵,日本裝幀作者南伸坊即在《書.裝幀》(高談文化版)中,陳述了他所裝幀過的書籍,其中的苦思與抉擇,可以明白當代書裝幀的過程已遠非過去所能比擬,充滿了更多資本主義的氣息。
當然,所謂「資本主義」這還是專家式的看法,落實到俗民生活中,沒有所謂的高/低、優/劣,只有對書的翻閱、敬重或輕蔑,這不由讓人想起了班雅明以漫遊者的姿態,考察了巴黎拱廊街,一如偶然涉入牯嶺街時,我們心中深切懷想著昔時的美好,那時候,書籍還沒有沾染秩序的乏味,那時候,「書籍自有它們的命運」。
延伸閱讀
● 《查令十字路84號》/海蓮.漢芙著,陳建銘譯(時報文化)
● 《台灣書店地圖》/陸妍君著(晨星)
● 《逛書架》/逛書架編輯小組編製(邊城)
● 《書天堂》/鍾芳玲著(遠流)
● 《書‧裝幀》/南伸坊著,雖玉珍著(高談文化)
● 《編輯力:從創意企畫到人際關係》/鷲尾賢也著,陳寶蓮譯(先覺)
● 《藏書之愛》/A.愛德華.紐頓著,陳建銘編譯(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