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7 22:49:00+Lyreley+

《外省人FAQ》03 外省人瞧不起河洛話?

外省人瞧不起河洛話嗎?

很遺憾地,過往的情況確是如此,且這個現象在外省第一代身上尤其嚴重。

有些人覺得這純粹是大中國霸權思維使然,也有人把它解釋成國府強力推行北京話的結果,或移民對異地語言的必然拒斥。這些解釋當然不能算錯,但它們都是台灣本位的解釋;至少沒有真正站在外省人的角度看事情。

有個問題鮮有人提,一旦認真考慮則必然會覺得納悶:為什麼外省人對河洛話有偏見,對北京話卻沒有?

的確。除了來自河北省心臟地帶的少數人外,絕大多數的外省族群,不也跟本省人一樣,在北京話政策推行的過程中,母語慘遭打壓?為什麼本省人的母語被邊緣化,他們還知道生氣,外省人卻一副蠻不在乎的表情,彷彿已經認同北京話為新母語?

如果單純用魯迅筆下的「奴隸性」來看待此一現象,那便是過度約化了。不要忘記,外省人多半是二次大戰亞洲戰區的直接參與者,保家衛國的需要,迫使他們加速認同官方語言。雖然陜西人講話仍有濃濃鄉音,安徽人開口也還是那個調調,但為了貫徹軍令、方便通聯,他們賴以溝通的字彙、助詞、句構、習語,皆以北京話為範本。

外省人早年對河洛話的輕蔑,與其說是統治者的傲慢,不如說是勝利者的傲慢。畢竟外省族群不全是統治者;當權派與被統治者之間,仍舊存在對立和矛盾。但是,一提起對日抗戰,前述對立便不存在了;勝利是中國官民共同創造的,為了求勝而犧牲各省的方言傳統,打什麼鳥緊(有什麼關係)?沉浸在這種勝利者的傲慢之中,難免看不清現實,從而將戰敗者的語言跟戰敗者殖民地的方言(本省各族群的母語)等量齊觀。

這也解釋了為何外省族群當中極少數的閩南人與客家人(非半山),眼睜睜看著台籍「表兄弟」的母語被打壓,卻沒有跳出來說句公道話;皇軍侵華期間,他們早就與其他各省的中國人一樣,接受了北京話本位的思維,難以體會台籍閩客同胞的辛酸。

自從六年國教實施,情勢每下愈況。透過學校教育的評分機制,執政者刻意且成功地營造出一種「國語講的不標準,就是笨(壞)學生」的假象;外省第二、第三代,自幼即無母語環境,卻也少了鄉音的包袱,當然在說話課、演講比賽等場合佔盡便宜。甜頭吃多了,他們開始誤信「閩南腔的北京話,水準比較差」,卻沒發現自己變成了國府刺激本省籍學生棄絕母語的工具。

不幸中的大幸是,國府獨尊北京話之餘,並沒有阻止外省人與本省人通婚;這就足以替外省人的在地母語啟蒙,開啟一扇大門。另方面,在草根習氣濃厚的宜蘭、高雄等地,本省民眾以陽奉陰違的策略,保存先民的口語傳統;倒是當地眷村的男女老幼,出了村子大門,若是一句河洛話也不會講,那才叫寸步難行。

事隔六十年,勝利者的傲慢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卻是本土化運動風起雲湧中,「咱們外省人的母語在哪裡」的感慨與孤寂。這種孤寂感,迫使一部分的外省人開始擁抱河洛話,卻也延續了另一批外省人對河洛話的偏見;只是,偏見的背後不再是驕矜自負,而是深沉的茫然與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