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下)/泊樓
【導讀: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下)
六、 本書的中心思想與寫作風格
1.本書的寫作特色-用一篇篇散文來寫小說
作為一本小說,這本書的寫法卻並非強調「故事」本身,而是想要藉由故事來詮釋一種哲理。而詮釋的方式,有別於多數哲理小說習慣在對話中呈現的手法,而是改用「經常穿插於故事章節中的散文小品」的方式來呈現。這些散文小品,都可以視為是獨立的章節,但也可以視為是一篇篇獨立的文章。
也因此,本書寫作上的最大特色,就是:用散文集來寫小說。
整本小說的故事並不複雜,大部分的章節是由一篇篇優美的散文小品所串連起來。每一篇「散文」所探討的內容都緊扣著本書主題:信仰與愛情。而散文與散文之間,則穿插一些簡單的故事敘述情節。
這些散文當中,時而流露一種淡雅、輕愁般的少女情愫,時而深思愛情對於人生的意義,發出哲理體悟的喟歎。
書中隨處可見優美的散文段落,隨手列舉如下: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傳說,所有掉進這條河的東西,不管是落葉、蟲屍或鳥羽,都化成了石頭,累積成河床。假若我能把我的心撕成碎片,丟進湍急的流水之中,那麼,我的痛苦與渴望就能了結,而我,終能將一切遺忘。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冬天的空氣讓頰上的淚變得冷冽,冷冷的淚又滴進了眼前那詛咒我的冷冷的河裡。在某些我看不到、也不能感知的地方,這條河將匯入另一條河,然後,又再匯入另一條,直至流到大海。
且讓我的淚流到那麼遠吧,這樣,我的愛人將永遠不會知道,曾有那麼一天,我為他而哭;且讓我的淚流到那麼遠吧,這樣,或許我就能遺忘了琵卓河、修道院、庇裡牛斯山的教堂、那些迷霽,以及我倆曾一起走過的小徑。
我終將遺忘夢境中的那些路徑、山巒與田野,遺忘那些永遠不能實現的夢。』
『把妳感受到的一切寫下來,將之從妳的靈魂中帶走,形諸紙上,然後再丟棄它。傳說中,琵卓河是這樣的冰冷,任何跌落河中的東西,不論是落葉、蟲屍或鳥羽,都化成了石頭。將妳的苦痛丟到河水裡,或許是個好主意。』修道院的女人對她說:『別忘了,愛永遠存在,變換的只是男人。』
『...我曾擁有一根浮木,那就是:「另一個自己」。有了它,當我軟弱時,我就會變得嚴厲;當我恐懼時,我就會變得冷肅。』
『是的,愛發現了我,儘管「另一個自己」如何以學業、頑固的意見以及先入為主的成見,在札拉哥沙一條安靜的街上,築起了路障。我打開了窗,也打開自己的心。霎時,陽光淹沒了房間,而愛滿溢著我的靈魂。』
另外,本書當中,作者也寫下許多足以成為名言的語句,這些佳句和前述的美文相較,少了抒情的柔軟語調,但卻多了充溢智慧的性靈之美。隨意列舉如下:
『命運真是奇怪:在我認識的人中,幾乎沒有人是與她的第一個愛人結婚的。而那些嫁了初戀情人的人總是說,她們缺少了某個十分重要的東西,未曾經歷過她們應該經歷的一切。』
『我確信,我永不會和他這樣的人戀愛。...愛就像個水壩:一旦有了縫隙,哪怕只容涓涓水流流穿它,轉瞬間,這股涓流卻會迅速讓整個水壩潰決,無人能夠阻擋大水的威力。』
『我看著房間角落裡的「另一個自己」,它是那樣的脆弱、疲倦、自以為清醒,試圖克制著原本應該釋放的情感;試圖依著過去的苦痛,而為未知的愛情做判決。但愛情總是嶄新的。不管過去在生命中曾經歷過一次、兩次、十次的愛情,我們總是面對著全新的情境。這份愛或許會領我們上天堂,也可能下地獄,但總之它會帶著我們往某處去;我們只需接納它,因為愛情終將豐富我們生命;如果拒絕了它,只有死於饑餓,因為我們連伸手向生命之樹摘取果實的勇氣都沒有。...』
『我們感到愁苦,是因為自以為,付出的遠比得到的要多;我們感到愁苦,是因為我們的愛逐漸不為對方察覺;我們感到愁苦,是因為我們無法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然而,其實我們並沒有什麼理由要感到愁苦,因為只要去愛,我們心中就已埋藏了一顆成長的種子;我們愛得越多,就越接近性靈的經驗。那些真正去愛,靈魂因愛而綻放出光熱的人,才能夠克服一切的限制和成見,能夠開懷歌唱、歡笑、讚美……。他們體驗了極致的喜悅,因為有愛的人能夠克服一切,一點也不害怕失去什麼;真愛是一種完全的放下,完全的順服。』
『我以為,當我們勇敢地去找尋愛情,它就會讓我們知道它的存在,而後,我們會更勇於追尋更多的愛;只要有人真的愛上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為我們所吸引;而若是沒有人愛上我們,我們就會變得愈來愈沒有人愛。生命就是這麼奇怪。』
『「看著這張桌子,」他說:「日本人用『澀味』(SHIBUMI)來形容它,意思是樸實但蘊含著豐富或練達的意涵。然而,人們卻汲汲於用鈔票填滿帳戶,而且去昂貴的地方旅遊,好讓他們感到自己夠有涵養、夠世故。』
『父母總教導我們,小心玻璃杯,小心愛惜自己的身體,教我們兒時的熱情不會再有,教我們不該背離信仰,沒有人能讓奇蹟顯現,也不會有人不知目的地為何,就輕率展開旅程。請打破這只杯子吧,讓我們得以從所有的規範中掙脫,不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不再需要去做經過別人贊同的事。』
『. ...在人類的精神領域裡,卻仍有偉大的冒險之旅,如今,我正在經歷其中之一。這是一種幸福。...能夠踏出第一步的人才是幸福的。有一天,人們終會明白,不論男女,都有能力去說天使的語言,...』
『所有愛的故事都有許多相似之處。在我生命的某個時刻,也曾經歷過同樣的事,不過,我所記得的倒不是事件本身,我所記得的是,愛以另一種形式,以另一個男人、新的希望和新的夢想,又回到我的心中。』
2.本書中心思想-承襲自西方文化脈絡當中「愛」的觀念之衍伸
本書的中心思想,顯露一個明顯的特色,就是認為愛情與信仰,兩者之間高度重疊,甚至二者可以完全合一。
從西方世界的語言來探討,可以理解到這種相關性。在英文中,love一詞,通常中文翻譯為「愛」,但有時則會翻譯成「喜愛、鍾愛、愛情、親愛、敬愛、慈悲」…等等。這是因為,在歐美語言系統當中,love這個詞本身就包含了這麼多意思。這一些在中文看來似乎是不完全相同的詞語,在英文裡頭全都可以用「love」一詞來包含。
在聖經當中,「神愛世人」這一觀念,引伸出西方世界裏頭,對於所有宇宙人生的終極意義,往往追溯至「愛」這個觀念。而這樣的文化體系當中,「愛是人生終極意義」這個觀點,深深影響了無數哲學家、知識分子。不論這些人是否信仰上帝,即使是無神論者,也幾乎都會承認「愛」對於現實人生的巨大重要意義。
在中文世界的讀者們,由於沒有這樣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系統,因此有時不易體會西方人對於「愛」這個概念的重視程度。其實,中國自古也有些哲理思想具有類似西方這樣的觀點,只是在大多數時刻,「愛」這個詞沒有特別在中文的文化系統當中特別被強調出來,而是被含蓄地包裝成不同的語彙,例如-仁、親、善、慈悲、惻隱、有情、相思、思念、付出、奉獻、博愛…等等,在我們使用這些詞語的時候,經常與西方人所說的「愛」有著異曲同工的意義。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探討佛教與西方哲學異同的名作《流浪者之歌》對於佛理有相當深入的探討。赫塞辯證了佛教為何不強調「愛」的原因,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佛陀其實非常“愛”芸芸眾生」。這就是用西方哲學的理解角度,來詮釋東方古老的佛教教義。
從佛教徒的觀點來看赫塞對佛法的解讀,大多數人會同意赫塞的觀點。然而,畢竟文化系統不同,而使東方人在看待「愛」這個字眼時,未必都能等同於西方人那樣的思維角度,也因此,東方佛教徒寧可用「慈悲心」而不是「愛」這樣的字眼來詮釋佛理,比較不會引起普羅大眾的誤解。
如果是從佛教徒的角度來看保羅‧科爾賀,會認為科爾賀是把「愛情、信仰」二者合為一體,當成同一件事,用了同一個字眼「愛」來統合這個思想觀點。類似這樣的想法,在佛教當中並不是沒有。然而,大多數情況下,佛教徒對於男女之間的情愛,往往會視為是世俗的,與出離世間苦海的佛法之間,會有更嚴格的界線。也因此,在東方深受佛教文明影響的國度當中,並不是如同拉丁美洲那樣文化背景下的作者那樣,很容易就可以把「愛、信仰」二者合為一體。西方宗教並不強調出離,所以就比較沒有東方佛教文明對於「愛情、佛法」之間涇渭分明的這種觀點存在。這一點是本書的中文讀者所必須特別注意的。
也因此,華文讀者當中,非佛教徒會比較容易認同科爾賀的思想,天主教徒、基督徒也會比無神論者更容易理解和認同本書的觀點。而認同本書觀點的人,也會更勇敢積極去依循科爾賀的觀點,勇敢去冒險,追尋愛情,實現夢想,成就「天命」。
3.本書的文風-向上提升的性靈之美
有別於一般探討愛情的小說,往往流露出一種過於柔弱、浪漫、或頹廢悲傷的氣氛,這本書的愛情觀點,充滿了向上提升的性靈力道。這樣的「力道」從何而生?答案是因為本書將愛情與宗教,二者合而為一了。
當「愛」就是一種「信仰」時,人們對他人將更充滿了敬意,更少花言巧語、虛情假意,而更多來自心底的真誠呼喊,而這些呼喊,成就了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當「愛」就是一種「信仰」時,人們將在「愛」裡頭修行,如同生活中的行者一般,在愛情當中也能實踐苦行僧般的心靈淬鍊,成就聖潔而光明的崇高心靈。
當「信仰」就是一種「愛」時,人們得以檢視自身所信、所悟者,與愛戀之間的相同與相異性。假如世間沒有愛,則大地將如槁木死灰。而追尋生命圓滿的修行者,又豈能不起滋潤世界的悲心?由是而信仰的真諦,須由「愛」來實踐。
當「信仰」就是一種「愛」時,人們從「小我」學會擴大成為「愛」當中的「大我」。不論是對待親朋好友,乃至親密愛人,都在裏頭由小我出發,擴大愛的關照範圍,而成就大我的圓滿。即使只是用盡心力去好好愛一個枕邊的人,也是人生當中很大的一門修行功課。
本書的作者,藉由,帶給世人的,並非只是理念的傳達,更藉由文字風格與筆觸,穿透讀者心裡那道抗拒愛的屏障,替讀者打開了心扉,指引了一道通往真、善、美的心靈路徑。
2010/04/01
下一篇:分享-佐賀的超級阿嬤 文/映彤
為什麼以一條河來了結生命中的痛苦,來遺忘一切?
河的意象,幾乎做為所有宗教和信仰的深義;
這是一本發現探討自我心靈的小說,個人以為,書中的愛,是一種信仰,是一個心靈的導引。
作者以愛情的形式來引申,事實上我看到書中一些引人深思的句子,都是透過心的直覺,很簡單的讓讀者感受到它的意義!
讀到男女主角走進教堂的那一段,是在強調;人如果心裡想要什麼,就該突破一切外在的阻力去爭取和追求,而冒險最可能讓生命發生奇蹟!
這裡我比較想知道的是,是否人生每一個夢想的追尋過程,都必須有一些冒險的精神?即便是失敗,人生也不會有所遺憾?
事實上,我對書中的一些話,有所質疑,如果書的意涵只限於愛情,那麼失控的愛,而且容不下一滴水的縫隙的愛,是愛的本質嗎?事實上愛情的火花在人的一生的歷程中,只佔了很短很小的一段時間;也許有一些愛情,可能帶來一生的的災難,而陶醉在愛河裡的男女,似乎未必能在心靈上飛昇,倒是有可能沉淪,到最後過火成灰;兩敗俱傷!
個人對宗教,並不排斥,自認有一些信念,來自宗教,但對於奇蹟和神蹟,預言之類,比較不迷信!
盡信書,不如無書,但是對於發現自我,學習愛,看看能否從本書中找到一些啟示和答案?
映彤
在西方世界,非常強調「愛」對於人生的積極正面意義。而東方世界,雖不若西方人那麼強調這個字眼,但大致上也都肯定「愛」這件事情。
然而,「愛情」和純粹的「愛」,還是不能完全劃上等號的,概念上有一點差距。
純粹的愛,有時可以超越慾望、佔有欲..,而使人提升至純善的心靈境界。但「愛情」就未必都能如此。主要是因為愛情往往和佔有欲與慾望有所牽扯,所以不是都能夠產生純粹的愛。
保羅‧科爾賀鼓勵人們勇於冒險逐夢,也鼓勵人們勇於去談戀愛,認為這樣能夠提升生命境界;但我認為,這還是有前提的。
這個前提就是:愛情必須是朝著「純淨的愛」之方向去昇華,而不是朝著相反的方向。
愛如果越純淨,越會感受到愛所帶來的美好、豐盈、喜悅...;然而,如果被占有欲、慾望等想法給困擾了,就會使這種美好大打折扣。
在社會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太多戀人之間的愛欠缺純淨,而被慾望與占有欲所牽絆,因而引發怨恨、毀面自己或他人的案例。
這些案例是給世人一種示警:愛情固然美好,但若不夠純淨,則也有可能汙染了原本純真良善的人性,而招致災殃。
真正愛一個人、愛一件事物的時候,不會希望他/她受到傷害。如果傷害無法完全避免,那也會選擇減輕傷害而不是增加傷害。
勇於去愛是一種冒險,有可能會受傷,但只要這種傷是事先就知道可以承受得起的話,對許多人來說,這樣的愛還是值得一試。
然而,如果事先就知道一定無法承受某段戀情的傷痛時,則或許應該三思比較好。
如何才能做到「不傷害的愛」?
也許要學會「願意去愛、去付出,但不執著於結果」才能朝著那種「純淨之愛」的正面方向去前進。
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