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1 20:09:05四海先生

【導讀: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上)/泊樓

 

 

【導讀: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上)

 

 

 

 




 

 

一、          本書資料

 

書名: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By the River Piedra I Sat Down and Wept

 

1.     作者:保羅.科爾賀

2.     原文作者:Paulo Coelho

3.     譯者:許耀雲

4.     出版社:天下文化

5.     出版日期:20070824

6.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4179848

7.     裝訂:平裝

 

 

二、          作者簡介

 

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

 

當代最受歡迎,也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47年出生於巴西里約,曾任劇場導演、記者、專欄作家、作詞者。對宗教和性靈世界向來好奇,為此周遊列國。他最膾炙人口的際遇,就是於1986年探訪古西班牙的朝聖之路,後寫成《朝聖》一書。他並於2006年重遊舊地,紀念朝聖之旅的20周年。

 

1987年出版《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成為全球暢銷書,自此奠定文壇地位。這本書使科爾賀博得了「自馬奎斯以來,拉丁美洲最具影響力作家」的封號。在當今世界文壇當中,科爾賀名氣如日中天,不輸日本的村上春樹。

 

1994年出版《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後著有《薇若妮卡想不開》、《魔鬼與普里姆小姐》。由於這三本書同是以七天為架構,敘述主角突然面臨命運的考驗與抉擇,故合稱為「到了第七天」三部曲 (And On the Seventh Day Trilogy)

 

科爾賀深信,人生最重要的體驗,常發生在極短的時間內,因此他筆下的主角,常在一個特定的時空內,追尋自我,省思生死、真愛與信仰;他的作品也因此成為富含哲學色彩的動人寓言。

 

科爾賀的著作,已被譯為65種語言,在全球逾150個國家出版。

 

(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網站,並有所增寫)

 

 

三、           譯者簡介

 

 許耀雲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教育碩士。曾任媒體記者、編譯,現從事出版工作。譯作包括《我是你的延伸》、《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等書。

 

在本書中,譯者的中文系背景成為翻譯優美散文的優勢。儘管多數華文讀者無法閱讀科爾賀優美的原文,但從許耀雲的譯筆當中,也能感受到科爾賀那顆細膩的文學心靈。

 

(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網站,並有所增寫)

 

 

四、            作者其他書籍

 

科爾賀最膾炙人口的小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英文書名The Alchemist,就是《煉金術士》的意思。煉金術是中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神祕法術,藉由將木鐵石等物質提煉成貴重金銀的過程中,完成心性的修鍊。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本非常精采好看的小說。內容敘述一位牧羊少年,依循智者的指引,冒險追逐夢想,實現天命的故事。這本書帶給世界文壇一次巨大的震撼,堪稱奇幻寓言文學當中的經典之作。這本書也激勵了無數年輕學子跨出心理障礙,勇敢追逐夢想。

 

因本書的暢銷,而使全世界開始流傳一句科爾賀的名言:「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這句話成為足以貫穿科爾賀所有著作的中心思想所在。

 

科爾賀主張的「天命」,並不是一種被動消極的宿命論,但也不同於許多人盲目而狂妄的「命運必操之在己」觀點,而是承認自我力量的有限性,但明確知道如何擴大自我的心靈格局,朝向更神聖而偉大的心靈去邁進,成就更莊嚴的命運。

 

「天命」和「宿命」最大的差異在於,「宿命」認為人只能被命運宰制,而「天命」則主張人可以藉由心靈格局的提升,而改變「宿命」。

 

科爾賀這樣的信仰,其深度足以寫成許多本厚厚的神學、哲學論述,然而,他採用的佈道方式卻是文學,而且是用通俗淺白的語言來傳達深厚的哲理意義。

 

和許多知名的文學家不同的是,科爾賀的作品當中,甚少流露出頹喪悲觀的生命氛圍,而更多的是一種勇敢向上提升的堅毅力量!

 

在向來以「柔弱文學」為主流的華語文壇來說,科爾賀帶給華文讀者的衝擊力道,就像替華語文壇撥開一層灰暗的雲霧,而讓充滿希望與溫暖的陽光直射入我們的心房。

 

除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堪稱科爾賀最重要的作品之外,《薇若妮卡想不開》探討的是一名想自殺的少女,如何在「愛」的滋潤中重生的故事,對於困擾於憂鬱情緒的讀者來說,也值得一讀,或許有療傷止痛的效果。

 

 

五、          本書故事

 

故事發生在西班牙。派拉自小和他一起長大。而後,他離開自小居住的索利亞小鎮,也離開派拉,研讀神學,開始走上傳教的生涯。派拉則在讀完高中後,搬到札拉哥沙。自十七歲那年起,他們倆整整十二年沒碰過面。

 

多年不見了,派拉曾經交過男友、做過推銷員。而他們倆並未中斷過通信。從信件中知道,他的佈道生涯過得多采多姿,還有機會暢遊世界各國。此外,他知識學問淵博,似乎甚麼都懂。

 

在一次馬德里的佈道大會上,派拉終於前去與他相會。他的思想信仰很特別,有別於只信仰耶穌的新教,而是更強調「上帝也有女性的一面」,所以信仰聖母瑪利亞。

 

相會之後,他邀請她一起同行。在此之前,一個神祕的女子預言她會墜入愛河。一開始,她並不相信,但隨著與他一起同行的途中,她的內心深思了許多問題,經歷了一場愛情的辯證,深刻體會到愛情與信仰二者之間的相關性

 

(由於考慮到也許還有不少書友尚未讀完本書,因此這個部分會等到四月中左右,再完整放進來。2010/04/01)

 

關於本書的「寫作風格」與「中心思想」之導讀,請見泊樓撰之【導讀: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下)

 

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readbookspace/post/1320803594

  

 

泊-歡迎自由認領本文 2010-04-11 20:55:18

這本書有幾個導讀?或心得撰寫?

我想開放給書友自由認領就好了。願意撰寫這本書的導讀、評論、或讀書心得者,就說一聲吧。

半畝先生 2010-04-08 14:16:52

請問本書有幾位導讀?我記得自己是認養閱讀心得寫作,何時該Post文?

書友們也請踴躍的參與本篇導讀的討論回應與分享,
否則參與讀書會,就沒有意義,您的積極回響與分享,等同對自己的學習與成長,也是對讀書會和導讀的支持與鼓勵!

謝謝,祝書友們悅讀歡喜^^


映彤

泊-字体已放大,並分成兩篇 2010-04-02 19:51:39

由於書友反映原本貼出的文章字體太小,看不清楚。我看過之後果然如此,所以把字體放大了。

另外,總共五千餘字的導讀,有人認為比較長,所以就分成兩篇貼出了。

如果書友覺得分兩邊留言不夠方便,就說一聲吧,下次我們就會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