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3 23:56:14張曼娟

有限的時間,延長生命的寬度

文/ 騷夏

問張曼娟關於旅行的意義,她覺得旅行就像一種抽離,讓平常的日子,做一個間斷。我們不能延長生命時間的長度,但是我們能藉由旅行在有限的時間延長生命的寬度,何嘗不是件幸福的事呢?

在台灣暢銷二十年的作家張曼娟,總是用溫柔的角度,對城市生活的男女,做深情的觀察。傾向用「我」書寫記事的張曼娟,常常隨著敘述中戀愛場景的改變,讓閱讀者彷彿也到了不同城市旅行。

除了台北,慣愛稱香港為生命裡另一個「她城」的張曼娟,在她的散文、小說場景裡,我們不難發現,她對香港眷念的痕跡。因為九四年間發生的愛情,以及後來受聘香港中文大學教書的緣故,張曼娟也在這邊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傾城之戀』。

「小小的香港,來去哪裡都方便。」這是張曼娟覺得容易在這個城市生活的理由,被海景環繞的浪漫,讓她對香港的好感加分升級,或許是這股篤定的感覺,讓她常常被誤以為是當地人,頻頻被當地的香港人問路。

喜歡美食的張曼娟,在香港也得到另一種滿足,愛看書的她,結識了一位二樓書店的老闆,暢談之後,原來書店老闆也是位美食家,而且總能以少少的錢吃到好吃東西的理念,跟自己頗為相同,這樣的結緣,讓兩人吃遍香江美食。不管是男女愛情,還是飲食的朋友,在香港,張曼娟總是被寵愛著,怎能教她不懷念。

比起彈丸香港,另一個常在張曼娟作品裡出現的外地,竟是遼闊到不行的美國。提到美國的時光,總是充滿家人陪伴的影子,因為唯一的弟弟在那邊居住的緣故,她與爸、媽三番兩次到那邊探親小住。
九一年暑假,家人隨性提議開車旅行,一家人從美中往西岸漫無目的遊玩,他們帶著電碗,沿途採買適合的食材,貼心地為吃不習慣美式食物的兩老,每餐準備中式飯菜。有一次開伙,還因為炒菜的油煙,觸動了旅館的防火系統,引發一陣虛驚,造成這次旅行一項難忘的插曲。

比起以往拿手的城市觀察,張曼娟書寫美國的作品,多了對大自然無常變化的感慨,在驅車橫渡沙漠往拉斯維加斯的路上,她構思的〈行過死亡谷〉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寫照;而在九五年冬天遇見的那場五十年罕見大風雪,更是豐富了她對雪的解釋,雪,不只是美感,有時自然的力量是駭人的。

跨界多文類創作的張曼娟,卻鮮少見她以遊記的方式豐富的旅行經驗,問她為何不寫?她只是笑笑地說:「因為覺得自己還不算是真正的玩家。而且從前的自己總是老古板地認為,工作是工作,玩樂是玩樂,出去玩當然不能留下太多證據囉。」

為了書寫一個文學作品而旅行,算是近幾年的事,她開始和許多創作者一樣,為了完成作品,特地前往某地。比如為了完成書寫前世今生為主題的〈絕情記〉,她又專程去了一趟香港,實地再走訪一次古色古香的「上海街」,以及附近的古廟。

而最近一次為了創作而出發的異國之旅,則是在今年九月,為了二○○六年出版的遊記,她自助旅行去了布拉格。想不到在當地的一個高塔,她竟然與拿槍的搶匪狹路相逢,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她選擇和歹徒正面對嗆,趁著對方發愣的當下,在千鈞一髮間幸運地逃脫。事後才想起,才覺得當時的反應,不知道有多危險。如果旅行就是不斷的驚險與喜悅,這也是她當初的計畫裡萬萬沒想到的。



【張曼娟旅行年表】

1986年7月,慶祝考完博士班,與母親跟團旅行日、韓。
1988年,到中國長江三峽、雲南大理等地旅行(記述在《百年相思》)。
1989年1月,陪母親到美國佛羅里達等地訪友。
1991年6月,與家人由美中往西岸隨性開車旅行(寫〈行過死亡谷〉收錄在《人間煙火》。)
1994年到1995年,戀愛場景在香港發生。(散見在《不說話只作伴》、《曼調斯理》)
1995年到1996年,在美國弟弟家小住,遭遇五十年來最大的風雪(記述在《夏天赤著腳走來》)
1997年到1998年,於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在香港明報與台灣自由時報開闢專欄,深談香港與台北。(收錄在《溫柔雙城記》)
1999年2月,收錄在《喜歡》的小說「天使的咒語」提到台灣南部永康站至保安站車票的玄機-「永保安康」,之後被媒體引用,造成車票搶購熱潮。
2002年8月,自助旅行西班牙、荷蘭二十幾天。
2004年3月,應邀泰國曼谷國際書展,發表泰文版《火宅之貓》並旅遊當地。
2005年,陸續旅行日本、布拉格、布達佩斯等地。(散見在《皇冠》雜誌),預計2006年將數年來的旅行心得集結成遊記。)
小夫 2007-10-30 22:08:49

想請問一下台長,可否告訴我這一篇『有限的時間,延長生命的寬度』的出處?因為我做論文需要,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