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4-19 13:24:17深藍

一紙證書背後的故事

從快遞手中接過文件,正納悶是誰寄來的時候,一張紙從手上滑下…
啊!原來是我的碩士畢業證書!
此時真想大大呼喊一聲:I made it!我成功了!

望著這張等待已久的畢業證書,眼眶不禁熱了起來,因為這張紙訴說著我的故事
或許它並不起眼,但卻使我這一生中最重要的願望成真
有多少人這輩子能夠真正達成自己願望的?
我想我還是被神深深眷顧的兒女

出國唸書,對於有家裡經濟支持的人而言,並不困難
但對從高中大學都必須自己負擔學費的小孩而言,似乎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教會的弟兄姊妹,在我人生的成長過程中,佔據著一個重要的位置
他們就像我的家人:第一筆高中學費由教會長老代墊,少契輔導鼓勵我考大學,開啟人生的新視野...

前幾年回北投老家,逛菜市場時遇見國小同學
談笑間意識到自己的人生觀和他們不同
誠然可以一輩子住在生長的家鄉是一種幸福
好比父親說的:「生為北投人,死埋北投土。」
可是地球上有那麼多人在其他角落過持不同的生活觀
對深藍而言,這世界是個亟待探索的大觀園

大學畢業後,在彩虹事工中心和原住民一起工作時
更加深我對體驗世界文化的渴求,於是國外唸書/旅遊成了一種實踐渴望的可能性
即使在大學半工半讀,畢業後第一年便還清銀行20多萬的助學貸款
或是兼差教英文努力存錢,心中總覺得這是一個日漸遙遠的夢想
因為年歲漸長,感情與家庭的責任逐漸加重,離開現有環境也越不易
不過我仍寄出獎學金的申請函,就像一個小小的希望火花在心中不時閃著...

儘管滿心期待好消息的來臨,但時間的等待與磨練真是折煞人!
第一年過去…第二年過去…
心裡幾近放棄任何希望,開始打算在美國唸書兼打工的艱苦生活的可能性
當長老教會總會英文秘書一通電話告知,獲得英國蘇格蘭教會的獎學金
需要深藍回台準備時,一切的等待都在那時化作欣喜的淚水!
我想上帝雖關閉一道感情的門,卻也開啟另一道唸書的窗口;
也許只有這樣的方式,我才能毫無掛慮地唸書吧!

2000年在蘇格蘭Stirling大學的媒體管理系讀書
之兩學期三階段(作業→考試→論文),深藍一直過得戰戰兢兢:
以前聽別人在英國唸書,交交作品就可以拿到學位
本系除了每門課得各交出一篇3000英文字的作業(essay)之外
附帶上下學期末的考試,作業和考試都必須及格,才能有資格寫論文

以學期時間表來說:
九月中到十二月中─第一學期要完成四科作業與考試/論文大綱
十二月中到二月中─寒假
二月中到五月中─第二學期要完成三科作業與考試/論文前三章
五月中到七月底─完成論文

深藍的實際狀況是:
前兩個月為適應教授的蘇格蘭英文腔,買了電台隨身聽
以便在走路或等公車時候,多聽多習慣當地腔
平時每堂上課前,都得準備讀不完的閱讀清單(reading list)
才會有點頭緒教授在談什麼主題
老師授課通常蜻蜓點水式,以宏觀角度談媒體理論與比照現實情況
因為媒體的領域太廣,舉凡電視/電影/報紙/出版/電子領域等都是
媒體管理得從歷史/經濟/法律/政策等橫切面來檢視媒體現象
九個月的授課時間有夠密集與壓縮
但放眼每年的國際學生不也都是這樣過去的?
想想也沒啥好抱怨,只好以此激勵自己並調整心態—別人能,我也能!

進行到第三個月,除了每週要唸的上課內容
作業的臨交日壓力和預備考試的不知所措感迎面而來
『媒體經濟』作業因沒引出處的錯誤而不及格,導致考試必須考到足夠分數
才能平衡先前作業失去的分數以達到及格標準,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時值蘇格蘭的寒冬,陽光很少露臉,下午三點天色就暗
雖不到發瘋程度,但也足夠令人緊張和鬱卒了…
下學期一拿到成績單,趕緊看分數—哈!媒體經濟剛好及格
旋著多日的擔心才算鬆一口氣!
我所學到的功課,只有「盡人事、聽天命」能形容!

雖然課程緊湊,蘇格蘭教會仍為我們這些遠離家鄉的國際學生安排不少節目
並且介紹當地教會給各地唸書的學生,以就近照顧日常生活事宜
這屆的獎學金贊助學生許多來自非洲國家,如賴比瑞亞/加納/肯亞/藏比亞/牙買加等
他們大多數是牧師在職進修神學課程,
其他如一位五十歲的非洲媽媽攻讀教育課程
一對緬甸華人夫婦與一位巴勒斯坦基督徒女孩因政治避難因素,攻讀博士與觀光管理課程
平時我們在各自的學校唸書,到了長假就聚集一起
瀏覽景點或參與地區教會的靈修活動,彼此分享個人在自己國家的生活經驗

聖誕節:至倫敦參觀城市景點與古老教會,並和當地教友共享聖誕晚會聚餐

新年:在愛丁堡的近郊鄉村,和蘇格蘭教會會友參與家庭靈修聚會
聚會性質輕鬆自由,有戶外活動和個人即興表演,國際學生少不了要獻醜一下
全體共同表演非洲歌曲及舞步,個人則獻唱熟悉的台語詩歌與台灣小調

復活節春假:至蘇格蘭外海的一個遙遠小島/宗教聖地—愛歐那島(Iona Island)
一次洗滌心靈的靈性之旅—
島上沒有電話與電視,只有靜默與自然
感覺像逐漸回歸人類的原始狀態,去掉偽裝,只剩下一顆純淨的心…

五月中:所有國際學生均代表自己的國家,受邀參與2001年蘇格蘭長老教會總會年會。
遇總會前議長Yabu(李福全)牧師,其受邀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出席
從新竹部落飛到愛丁堡,聽他說著教會的人事,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
Yabu牧師帶來泰雅族的傳統服飾,次日我便身著該席紅色披肩,於開幕式亮相
年會開幕式相當莊嚴:首先歡迎蘇格蘭樂隊進場
在悠揚的蘇格蘭樂聲中,總會議長於祈禱後慎重敲下議事槌
接著皇家人士亦被迎入現場席位(聽說千禧年的開幕式有請到查爾斯王子亮相!)

說到英國皇室,當今最受注目的威廉王子
去年進入蘇格蘭的聖安德魯學院(St. Andrew,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歷史系就讀,距離Stirling只有一小時…
聽到時候頗有相逢恨晚的感覺!
早知道就申請那個學校,也許不小心碰到威廉王子也說不定呢!呵呵!

談到蘇格蘭教會,不得不提我被分配的斯特靈長老教會的牧師—Rev. Morris
在多數蘇格蘭教友趨高齡化的狀況下
斯特靈長老教會還有青年/夫婦團契的聚會,殊屬不易
我想跟Morris牧師的牧會風格很有關係:
好比他的講道方式,除了引聖經話語,
還加入現今社會情境與獨特的蘇格蘭式幽默
雖然深藍常聽不懂,只能陪著大笑的會友乾笑
不過比起艱深的純粹解經,會友進入催眠狀態,前者是我較能接受的
此外他還帶領青年團契的聚會討論,相當哲理風格
他並不給予答案,只提出問題讓現場的青年學生思考
就他們的看法而引出更多的深層討論。
此種方式令我想起年少時代的北投青契聚會
大家就某聖經經文討論或辯論彼此看法,對自己的信仰更具挑戰與思考性
只是不知現今的青少年願不願意接受這種深度的洗禮?
畢竟思考有時是件很痛苦的事!

下學期的作業與考試,因先前第一學期的經驗變得比較不那麼困難
真正的重頭戲落在10000-15000字的論文
我一直在找資料與取樣之間打轉
直到考完試,沒有其他工作打擾,才真正開始動筆
此時離交期剩下不到兩個月時間;
還好美國男友在這段期間給予不少協助,除了督促寫作進度,還漏夜訂正初稿
即時趕在交稿日前,獲得指導教授的認可才付印

大傻是上帝賜給我的天使
他的父親是賓州長老教會牧師
我們的價值觀並不因文化/國籍/種族的不同而造成衝突來源
我想彼此持守相愛的心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因為在這紛亂的世界上,任何藉口或理由都可以使一段關係破裂
只有努力經營婚姻的態度才能走得長久,這是我們結婚的理念源頭

雖然人在美國生根,工作暫時還沒著落
我相信神會利用我這顆棋子,雖不一定在台灣發光
就像當初我不能解釋,為什麼某些特別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
但是不管好壞,我接受它們
現在我也用相同態度面對未知的美國生活
請大家為我在異國的未來服事祈禱。

突然間,我可以瞭解,為什麼有人得獎時會落淚失聲
回想來時走過的路
一張薄薄的紙,背後藏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努力與許多人的幫助!
此值適合的時刻,就讓我不能免俗地表達感謝,告訴教會的牧者與長輩:
在我人生重要的關口時刻,因為你們的扶持與拉我一把
使我一路走來雖跌跌撞撞,但不致跌倒!
蘇格蘭長老教會:謝謝你們無條件提供蘇格蘭學校的獎學金,與唸書期間的各項協助
長老教會總會培育委員會/總幹事羅榮光牧師/前任助總幹事張德謙牧師/總會英文秘書Carys/前任北投教會姚昭雄牧師:感謝你們的提攜與文件協助
前任北投教會呂秉恒牧師:謝謝你幫我帶論文參考書到英國,對我的論文寫作參考幫助很多
教會公報:感謝在公報服事的一年媒體經驗,對我的課程與論文助益良多
彩虹事工許得賜牧師/總會青年幹事林芳仲牧師與仁懿師母/成德教會梁重光牧師/前任輔大長青輔導林育生牧師/彰基陳郁分牧師/井上教會蘇盡女傳道/大安教會陳惠卿學姊:謝謝你們在困難時期傾聽我的問題,鼓舞我勇往直前人生的道路
北投教會林永清長老:感謝你資助我高中唸書的學費,永遠記得你說過的話:「錢不重要,等妳唸完書再還不遲!」
北投教會林木泉哥哥:謝謝你在我徬徨的青少年時期,參與教會少契事工輔導
成為我重要的心靈導師
林勸長老(我的祖母):感謝妳不停息為著孫女祈禱;妳是我永遠的心靈支柱

如果我在英國蘇格蘭的求學經驗可以幫助他人,歡迎你們和我聯繫,願這股彼此幫助的力量生生不息!

附註:圖片為我的碩士畢業證書,與大家分享!
路人 2009-01-15 09:29:26

您好
很幸運能逛到您部落格
因為最近在考慮申請繳學金的事情
剛好我也是到stirling念書
不曉得學校有什麼獎學金是提供給在校學生申請呢
我是念master
不知道您方不方便與我分享呢
不好意思
打擾您了
謝謝您^^

版主回應
我的印象是,小鎮小型的大學(如Stirling)獎學金,好像沒有城市大型的大學多,而且似乎理科方面的研究獎學金比文科常見.你可以上Stirling網站找找.
另外碩士提供的獎學金也比較少,博士比較有;我唸書時曾看過公費留學出國的學長.
2009-01-18 15: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