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7 12:33:22深藍

台灣之旅 - 我們去了哪裡?



看圖說故事(順時鐘右上至右下):
1.Jenny/女兒Claire - 與深藍6年前在華僑返台活動中認識
她們從東岸搬到西雅圖一年後,我們也從西雅圖搬到東岸,未再聯繫...
帶冰兒去兒童樂園看到有小丑在吹氣球,排隊時驚喜看到母女倆!
在那樣的時刻、那樣的地點偶遇,真是不可多得的緣分
兩人如他鄉遇故知般盡情擁抱,下次再見不知什麼時候了...

2.大傻是那種會為了安全而不嘗試刺激的人,對小朋友也同樣標準
六福野生樂園大概就不用說,只能去兒童樂園囉!
他最多只讓冰兒坐摩天輪,開始升空之後看他緊張的樣子
才發現原來是把拔自己怕得半死而不敢玩,冰兒跟射手座的馬麻一樣愛刺激
看一個壯漢怕高的樣子,實在有夠好笑的說!
(Sorry Big Goon!Shouldn't laugh at you...)

3.Harriet是深藍輔大學姐,也是教會與人生道路上的好朋友
我們有相似的成長背景與政治理念,回台灣一定會碰面
老公Paul有許多電腦零件,免費幫深藍upgrade電腦,真是感謝!
我們第一次帶小孩回來,行動不便,碰面時Paul都來回接送
出去玩也一路抱著小傻...愛小孩的好男人
(現在知道學姐為什麼會嫁他了,呵呵!)

4.Phoenix是深藍的高中麻吉,我們生男生的時間差不多,兩個相距半年
Phoneix家有很多玩具,離我們家也不遠
所以我們都去她家,小朋友一起玩,大人聊天也方便
Derek和冰兒都喜歡Dora,兩人相處得挺好,一起玩玩具不太會搶
女人聊天,不免比較起自己的老公
她們看到大傻給冰兒綁頭髮的一幕,感動得要死
言下之意羨慕外國老公,比較會照顧小孩
深藍趕緊解釋:「妳們只看到好的一面...異國婚姻也有辛苦的一面啦!」
Phoenix敎我們包水餃,大傻學得可起勁,包的技術被稱讚不已
老婆相形見絀還繼續掰:「ㄟ!當初我就是看他會煮飯才嫁他的耶!
誰知道嫁了以後都是我在煮?我可沒說我很會煮飯喔,嘿嘿!」
Phoneix想生一個女生,看小傻吃得多、睡得長、好寶寶的樣子
抱過幾次後跟深藍說:「小傻燃起我再生一次男生的想望!」
看到小傻這麼得人疼,身為他的馬麻真高興!
(ps:小傻很會對人"flirt(調情/使眼神)",難怪抱過的女生都喜歡他...)

5.朋友Jay帶我們去他的遊樂場公司─Yu kids Island 遊戲愛樂園
Jay女兒和冰兒同年,兩人像鬼靈精般聰明,很快便玩在一起
這個遊樂園設在百貨公司樓層,適合學齡前小朋友的律動設備
大人逛街之餘,順便讓孩子跑跑跳跳、動動肢體,蠻好的

6.某個下午帶冰兒坐捷運到新店,與大學朋友Connie同遊碧潭
Connie與學俄文的外交官老公結婚後,便開始周遊歐洲列國
為了兒子的教育搬回台北,與老公分隔兩地,平時靠網路攝影機見面
她住歐洲時候我在美國,10多年沒見,這次回來能碰上一面,真好!
Connie天真爛漫的性格,並未因生活的辛苦而變,難能可貴...

7.冰兒看到老虎也不知道害怕,竟然還對它裝腔作勢!
有時候頭痛,是否要教導小孩懼怕?

8.和家人重遊故鄉新北投
我們先去新公園裡面的北投圖書館,大片窗的建築風格跟我們家木屋超像!
(木屋簡介請見鹿兒之家的生物之三一文)
沿新公園繞一圈到地熱谷
道路兩旁的高樓大廈群之而起,新公園內的荷花池依舊
深藍不禁想起國一時在新公園拍照的時光
然而我再也不是local,而是guest...有點感傷!

9.Jennifer是我們西雅圖台美家族的成員,商場女強人一個
平日因事業與德國老公周遊於美加、歐洲之間,頂客族夫妻的生活挺愜意
其實沒小孩的生活,也沒啥不好
看他們旅行、上山下海、專注於自己的興趣,有小孩的我們是望塵莫及!
我想不管有沒有小孩,都得把自己的生活整理好
只要是自己想過的日子,就好好地度過與承擔,沒什麼好抱怨的

10.與幾個想孕的姐妹聚會:有的正在努力、有的正懷孕、有的生了小朋友
儘管我們身處不同階段,一起走過互相打氣的日子,永遠不會忘記
期待下次回去能看到更多小孩跑來跑去!

深藍何其有幸,遠嫁異鄉回台之際,有這些好朋友可以見面
真的,朋友不用多,知心最重要
我們雖然平時不常聯繫,但只要一聯絡上,感情並沒有因距離而減少
總可立即分享心事,無須鬼扯或言不由衷

最近開始玩電影軟體,與大家分享一下成果:

台灣之旅投影片與錄影
(播放時按右下角的"HQ"高畫質,畫面會清晰很多喔!)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旅遊最前線」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國內旅遊」
LALA 2009-03-25 21:18:42

恩恩!
知心的朋友在人生中並不多
但卻很重要!

深藍媽媽~
你會不會有些中文意思的詞無法用英文表達呢?!
妳的英文是去外國之前就已經很好了嗎?!

呵呵!拉拉只是很好奇
=]

版主回應
當中文意思很難用一個英文字彙表達時,我會以台灣習俗或中文的文化來向美國人解釋,為什麼會產生那個中文詞彙,然後再問問他們有沒有適合的英文字彙可以表達.
一般台灣人的英文在聽力與閱讀比較強,我在口說與寫方面比較強;來美國之後,口語表達又更得心應手,因為周圍都是美國人...
這一篇是我學英文的經驗,與你分享: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rainbowme/3/1483540/20020919063820
2009-03-26 09: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