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6 16:37:21蟲子

[廣為人知的告白]-女孩教男孩的,也許只是好故事,不是個好廣告

 

熱火的周末,和朋友一起吃著夏天的夜晚

我們的話題一向跳來跳去,像玩跳房子一樣,誰的石子丟到哪裡

接下來的人就隨興跟著那步伐前進、轉彎、皺眉或是笑

在聊完了一輪各家風水以及人物八卦後

 

C忽然說:最近,S牌女孩教陳柏霖轉大人的廣告不錯

J回:那是我們公司其他組拍的呦

R:那隻感覺要打P牌的女朋友,對不?

J:有一點那種感覺意味

R:拍的不錯,但意圖失敗

J:也許是因為沒有甚麼賣點吧

R:P牌的這隻也沒賣點啊,基本上功能就延續之前的,但廣告確有將產品定位及差異化做出來

J、C:功能沒啥好說的,可能就只是要講個感覺吧

R:那感覺也不對,還是很男性角度,去說去感動,我第一次看到分享這支廣告的,就是個男生雖然P排的很淺白,表面上賣的是大牌女優,產品也沒突破性技術,但廣告有講到女生在意的體積這一點,光這點就蠻吸引人的了,不能老是說商品沒特色就急著只說故事吧...

C:可能S這隻沒特色,所以是過渡時期的產品,而且他好像是講一整系列的產品,所以沒辦法像P那隻切這麼細吧...(事後發現好像不如C講的那樣)

R:所以,這支形象廣告的意味較重?

W、J、C:是吧~總是要維持品牌知名度,而且S牌這麼有錢

R:我還是覺得廣代要幫助他們尋找出一個立基點,不能只是說故事

W、J、C、R:*&︿%$#&()

 

為什麼,一樣是P牌和S牌,日本或是其他國家的廣代和台灣的廣代就是不一樣?

專就從功能面去切,當然各家追求的都是執行的精緻及呈現技術的高超,但就情感面為訴求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不管怎麼說,其核心都不離產品本身,不管是在講出遊浪漫的相遇還是知名攝影師挖掘城市黑暗面的深度告白,最後的結果都希冀讓觀眾產生:真想要擁有這個相機(之後再發生那樣的戀情或拍出那種深刻的照片,體會那些生活的滋味

但台灣的廣告,除了功能導向的呈現,中規中矩外,只要是講到情感面的,不是依樣畫葫讀,就是完全走向偏鋒,觀眾看了只會覺得:好想要那樣的大仁哥(戀情)

 

產品被被弱化了,再一些驚鴻一瞥的鏡頭裡;品牌精神被隱形了,只存在於最後面的end cue中。

 

那是一個好故事,感動的,他讓消費者的眼睛和心看著電視螢幕,但忽略了在裡面露出的商品,然後呢?

這樣的一個影片對產品的宣傳,甚至不如偶像劇中男主角始終喝著的那罐五顏六色的運動飲料。

 

我不懂,為什麼"露痕跡的"表達這台可以180度翻轉的自拍相機,會這麼難?一昧地追求不露痕跡,真的就讓商品隱形了,那麼就算女孩們被所有男孩們感謝了,又如何?

我也不懂,非得要客戶把30秒的完整版剪成15秒的精華版,甚至是10秒的功能板才能讓影片變身為廣告嗎?

這時候,究竟是客戶的沒美感,還是廣代失去了廣告專業?

實在讓我難以理解。

 

因為一樣的產品,一樣期望感動人心,怎麼台灣的廣代老是講故事在先,產品在後?而別國的廣代呈現出來的,卻是情感產品兼具?

 

為什麼這麼喜歡拍影片,卻如此害怕販賣商品?

 

我想起1個多月前,朋友MSN問我,他說他想買P牌的相機,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廣告拍得好像很好用。

我問同事Y,P牌相機怎樣,Y回我,買S牌的那隻啊,功能差不多,而且螢幕可以180度翻轉喔~

 

我是忽然想起來的,我問J,為什麼就是不肯好好的發揮這一點?是客戶覺得他太小?還是代理商覺得他太小?難道代理商沒有替客戶發揚小優勢的責任嗎?

J沒回我,也許是因為他不負責S牌的CF,也或許他也覺得S牌的這支廣告拍得很美,照理來說應該是所有廣告人都想拍出來的影片也許或是因為很多原因,他沒回應我這個問題。

 

我想,用女孩也許是因為,女孩都愛自拍,正好符合他的產品特色。

(當然,廣告後段有很多女孩邀男孩自拍的畫面,即使通通被前面的射門和爵士鼓或是他們大大的笑容給稀釋了….)

我想,用女孩也許是因為,想要讓一像男人味重的S牌也染上P牌XX機的女性氣息。

 

我想,用女孩沒錯,但故事錯了,看起來沉膩於對女孩心情的描寫,但卻跟本不管女孩們用相機的心情,不挖掘女孩們為什麼愛自拍將女孩們玩生活的態度硬是扣上用相機記錄生活的感動好多好多畫皮不畫骨的假感動,美則美矣,但我真的覺得還不如一個淺白的,也許毫無深度的,大字大畫面的宣告:"180度自拍螢幕"來的成立為一個廣告。

 

我忽然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去講這件事情

會不會講女孩然後扣自拍這一點?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想說的是:

我們總是看著世界,看著"眼前"的世界,那我們身旁的世界呢?

我們總是拍攝這個世界,把所有事情記錄下來,那自己呢?

我不只是可以看著世界,我還想知道:世界,是怎麼看我的?

 

世界,真的和我在一起

精彩,真的和我在一起

愛情,真的和我在一起

感動,真的和我在一起

 

這樣的視野,注視著我

女孩愛自拍,因為女孩好愛自己,好想知道世界中的自己是甚麼樣子

 

我會希望這些女孩教男孩的事,不是發生在第三者的鏡頭裡,而是發生在彼此的相機中,因為他可以做到,紀錄世界的精彩,和自己的笑容

 

就在我覺得自己拿日本廣代和台灣廣代角度做比較很偏頗的時候,我看到香港的S牌廣告,在香港,S牌走的也是女孩觀點,他們說:一拍,與我同在

 

很有香港旅遊局的繽紛的感覺,但相較於台灣推出假女孩真男孩的作品來說,是真的女孩;相較於台灣推出的假相機真偶像劇作品來說,是真的像機廣告….

 

 

和我十分不喜歡的銀行故事一樣,我和同行業朋友們之間對於廣告的歧見,就像是走失的羊,獨自消化著多筋割嘴的野草,我只是不願意,不做廣告只說故事而已...

我如果說我忍痛拋棄那些天馬行空的自我喜好,把持的只是一份專業和不願意浪費資源的心情而已,會太自我感覺良好嗎?

 

如果會的話,那我換成說:我不喜歡花數千萬打造樣品屋卻不願意好好設計獨創建築物的設計師。你會更同意我一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