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哲1009
隔了一週,終於補上了。寫得算是難得的認真,希望寫得還可以:")
今天下午後來還是落實陪讀說的「尊重」,去高中區的聚會,看WWJD影片,
每次看總是有不同的提醒。這次的分享是,
或許我應該多enjoy the moment, try to get the most of it,少抱怨生氣一點:D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但加油囉
教育哲學值星報告10/09
摘要
我從在教育意義的重建的第一章「教育、教學與專業實踐」中,歸納出三個討論的焦點:一是誰是學生而帶出「位格存有者」的概念,二是到底什麼是教育,什麼要納入教育,而提出教育採本有或外爍的價值判斷,而提出教育「非工具論」的立場,三則是教育(education)和學校教育(schooling)的辨別。
在第一部份作者首先區分了「學習者」及「可教者」的不同,舉例而言,狗可以被教玩把戲,但我們不會說一隻狗「受過教育」。但是若只取「生物上的人性」的「人類」定義卻會造成誤導(像是昏迷不醒的植物人或是嬰兒就不能算),因此我們取了一個新名詞為學習者的進行規範性的理念定義:「位格存有者」,他是理性能力、實踐能力與價值品格的擁有者。然而,此能力由於跟文化牽連,因此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學量化測量,但也不能以笛卡爾心物二元論對衍生出將心智視為完全「內在」的方式解釋;相反的,應當將之視為一種導入人類文化規範的教育成果。
那麼我們當給予這些位格存有者什麼樣的教育呢?是生產力?追求慾望?到底如何才能定義明確?從表面上而論,標準的學校課程包含「各種意義與價值不等的知識、學問及技能」,但是若仔細從「實用性」的角度來區分,卻會發現除了家政或護理這些比較實用的科目外,還有很多看似沒有任何實用意義的課程(像是體育和舞蹈),甚至與學生嗜好無關。那何必要把那些課程納入呢?作者提醒,從教育者的工具論邏輯中,我們常常被要求說明學科的目的,而忽略了藉由一些人文學科培養對人性價值向上提升給予的幫助。
那怎樣才算是「有用的教育」呢?因此,作者接著在第四節介紹工具性意義與目的性意義的區別,也就是戰後分析哲學家所提出的本有價值與外爍價值。並提出「沒有哪一個人是終生根據工具性動機活下去的,因為任何工具性證成在邏輯上必然要終止在某個地方」,換言之,工具性不當是終極的目的,同理可推,教育的重點不該只有內容的實用性而已。另一方面,課程也有不同的價值,包含教育以外的,像是歷史很好的人可以上政論節目旁徵博引,或是參與機制問答百萬小學堂都是以該科目專業為吸金手段,成為一個可以換錢的交易商品;但是歷史也有其「教育」的一面,包含藉由文化傳統的傳遞與瞭解,進而思考「我是誰?」等「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問題,這乃是除了掌握「背多分」外的深刻含意—這就是真正的「有用的教育」。因此,教育本身的價值,應建築在其「非工具性」的目的—教育應是其自身為目的,而非達成某目的的手段;或引用Arnold的觀點,「只要大家公認最具有非工具性價值的學科就應成為教育的重心」。
在強調教育的目的後,作者指向最常被混淆的schooling做比較,提出學校教育一方面只是教育的一部份,就如同終身教育中的一段樂章;但學校教育某種程度也包含一些不在「教育」領域中的部分。
心得
老實說,我覺得這本書真得要細嚼慢嚥,慢慢咀嚼去瞭解,否則真得有點難懂;這也是我摘要打了那麼多的原因。但是之後往往自己覺得好像懂了一點點,就突然充滿成就感,也未嘗不是好事。
我想作者心中仍認為教育的受體既然是萬物之靈的位格存有者,就應該有更高超的目標,來達成人之所以為人的使命,也因此教育不該只是為了「實用」而存在。值得一提的是,我理解到本文所提的實用比較是可以用來「找工作」,放在無論是工作履歷表或是未來結婚婆家看重的能力,像是護理、裁縫、excel軟體、英文溝通能力;也因此在此定義下,莎士比亞、歷史、公民、體育,除了把考科成績拉高以外,似乎沒有太大的「實用性」可言。但是若是為了生存,那不就和一般動物沒有兩樣,我們失去了person的特殊性,或說其實這些目的都太過膚淺,事實上我們可以斷言—他們絕對不是person長期動力的來源。所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不盲目隨著向錢看齊的世界,在唯「利」(實用)是圖的文化中,追求更高的價值,藉由文學、史學、美學、哲學、邏輯,甚至我覺得是宗教。
這不禁讓我想到這是很符合Maslow的人類需求理論金字塔的,生理的基本滿足只是第一層(就像我們仍不可忽略一些基本技能的培養,得到一技之長,找到工作),但每當滿足了一層,person就會再往上一層,最後到了自我實現。當然有人的夢想就是賺大錢,因此他的「有用的教育」就是致富的法則,但當然也有很多人不是;所以教育(尤其我認為越高等的教育),就不該只是一味的追求「實用性」的目的。
只是關於「實用」或說「工具論」的部分,作者有提到有些科目本身就沒有工具性,但是有些老師為了要讓科目能繼續保留,就繼續說服強加工具性的好處在科目上,其實反而忽略了本質的意義。這不禁讓馬上迸出幾個問題,「工具論」真得有那麼糟嗎?怎麼說這些目的是「強加」上去的呢?又怎麼能定義什麼目的是科目「本有的」?像是我們通常講到偵探小說,就會提到文學、邏輯和心理,但是如果今天有人的主題是「偵探小說裡的數學」,那是「強加」上去的嗎?或許只是用不同的角度去解析吧,而且這樣往往會有不同的新奇的發現。那同理的,怎麼會說以「工具論」的健康的身體來解釋「體育」是不對的呢?當然不完整,有例外,有人不運動但很長壽,但是那是不是就說有人沒吸煙但還是得肺癌,那麼我們就不用做禁煙的宣導?當然,這或許仍是很粗糙的想法,但是當下的感受倒是很強烈。
最後,我對本篇「歷史科」對應「實用性」的舉例印象深刻,他提到其實歷史能帶領學生探討人性的價值,但是我卻覺得這在現在的教學現場,至少是我自己過去學習的經驗,是很不可思議的。課程就是上不完,老師把進度趕完就不錯了,甚至讓我們有小考練習考古題講解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在考試掛帥的教育體制下,怎麼有閒時間談什麼人生大道理?但是這似乎就失去了歷史科教育本身目的性的特性。不斷的強調背,而背了就是為了考試,以後長大除非念歷史系,否則似乎好像真得「用」不到,或說也不知道要怎麼把科目背後更深層的理念「應用」在人性的發展或人生的旅途中,難怪會說不知道學了要幹嘛。「實用」或許除了「工具性」的用,也能在「目的」上的用,只恐怕目的比較高層次,並不是所有人一學都會或天生就會,更需要有「教育專業」的人來教導教育。但反而在追求「工具性/事業發展的實用性」的社會中,反倒是最被忽略的一塊;但是那又怎麼辦呢?考試又不考人生大道理。如果真得考,恐怕也很難計分;那又要怎麼說服家長這是對你們孩子有益的(難怪會被評為菁英主義,比較中下階級許多家長似乎覺得能吃飽、考及格不被退學比較重要),恐怕在教學實踐中仍有一段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