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9 11:29:29好春

爺ㄧ定要寫關於王文興《尋找背海的人》

爺ㄧ定要寫!爺不寫,就對不起王文興老師跟林靖傑導演。

看了這紀錄片,ㄧ時無法消化,因為好的創作,在閱讀的當下,自己也開始在創作了,每句每句的台詞,很想在腦海裡硬記下來,於是我很忙的想要閱讀下去,但是腦子裡非常忙碌的也跑出了新的字句。想看電影又想寫下腦子的東西的塞車。

那些節奏與線條的痕跡,乍看之下的凌亂,但是其實非常有結構,那些線條的深厚、秩序跟空間感,讓我想起大學時候課本裡柯布廊香教堂的手稿。那些線條如果印製成版畫或是布料,ㄧ定非常的美。

他吭吭吭的在書房寫作的樣子,ㄧ開始我以為原子筆斷水,或是很氣著自己沒寫出來,原來是他在做「曲」這種感覺有點像突然起駕的乩童,但是乩童上身的是神明,而王老師上身的是「他」自己。

王文興老師的世界裡沒有抱怨、沒有娛樂,這種對創作的使命感,如此的他是如此的神聖,而更顯得自己的平凡,真覺得自己有時候在FB上的流水帳,是什麼東東的這麼這啊的瑣碎的的的!

他的本身可以說就是ㄧ個戲,他說話的語調節奏跟辭句,就是如此的氣質特殊,但在他看到鴨子的那個場景以及欣賞畫作的角度,可以感覺他是內心很熱情但是氣質飽滿的隱藏了某些悶騷。

他與妻子相處的模式,真是非常舒服,妻子欣賞他並且不去改變他,這真的就是非常的難得。

我喜歡導演將動畫跟實際拍攝的影片去穿插,配上音樂,讓紀錄片有了另ㄧ種抒情的閱讀方式,讓觀看的我們,更拉近距離。

我喜歡導演將伊格言也加入的橋段,ㄧ個現代酷酷的年輕作家,跟ㄧ個文質彬彬的作家,形成ㄧ種對比跟放鬆,也讓王老師更是可愛了起來,尤其動物園跟植物園的那段,讓我印象深刻。

非常感謝製作單位願意拍攝他們,讓更多人可以看見他們的世界,以及最於創作的態度,那些我們真的更需要去景仰,尊敬的部份。

有些建議是否可以建議片商

1.
我覺得這次的文宣品,雖然是很好的設計,但是乍看之下,會覺得是文學作家的展覽,跟電影的感覺比較有距離。 或許不要刻意的去想要包裝成文藝的氣息,就算用商業的手法去行銷,也沒有關係,重點是讓更多人看見。
2.
宣傳的活動如果可以再多加ㄧ點跟觀眾互動的平台,比如現場留言或是我有問題問「大師」之類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