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9 23:23:30斷章

賞析《看不見的城市》—靈光乍現的氛圍2

(接續)。。

三、城市的時間

死亡之時間

死亡並非消失而不存在,而是存現在另一個範疇領域,以各種形式散佈在城市、語言及實際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是時間的斷續也是空間的隔離,記述著城市的世代遞承,因此對於活著,進行中的事物,「過去的」仍有形塑的力量。假使誕生使得存在有希望,那麼死亡便使得存在更為真實。

參與美拉尼亞(Melania)對話的人,一個個死去,又有另一個人來代替它的角色與之對話,有時候一個人又同時扮演著多種人的角色,暴君、偽善者,又複製各個角色,分派給其他居民,在歲月的流逝下角色以不再和以前一樣,儘管情節日益複雜,卻走向相同的結局,正如昔日的儒者,今日的學者。

在阿達瑪(Adelma)這個城市,所看到的是舊日己故之人的臉孔,相似的面貌,陌生的身影,它給予人一種對於死亡之人的懷念與想像,對於他們而言,或許剛抵達這裡的旅者,也像曾經他們所認識,某個已死去的人。當你達到生命的某個階段,認識的死人將比活人多,然而心靈卻距絕更多的面孔,更多的表情,在你遇上的每張新臉孔,你將為他戴上新面具,一個適合他的面具,就如同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常在某個人身上,找尋著「他者」的身影。

優薩匹亞(Eusapia)一個死人創造的城市,依照他們自己的意願而建,它影響活著的優薩匹亞,地下地上,形成了一個雙子城,據說在這個城市裡,已經沒有辦法分辨誰是活人,誰是死人。

阿吉亞(Argia)容納著死亡之城,身體停止了活動,泥土替代空氣,存在地底下,人們有各自的活動空間,偶爾從地面上吹來幾許微風,隨著雜草的搖攞,隱約中彷彿聽見阿吉亞的吶喊,飄盪在風中。

勞多米亞(Laudomia)一個包含著尚末出生、生活、死亡的三重城市,活人越是擁擠擴張,城牆外的墓地也越隨之蔓延。然而未出生與死亡的勞多米亞就像是不會翻轉的沙漏兩端,每次生死的交替就是穿越沙頸的一粒沙,而且將會有勞多米尼的最後一位誕生者,它仍在頂端等待著。是否達到飽和之城,終將使城市走向毁滅,而後重生,翻轉沙漏。

四、城市的空間

天空之空間

天空被視為城市(人世)的理想、慾望、與真理的存在,天體的運行構成人們無限的想像,形成人們組成城市的原則,天空被視為一種視野,偵測觀之可知我們處身城市織理中所看不到、察覺不到的事物或道理。

優鐸西亞(Eudoxia)居民的一生,與這個城市的空間交錯,散佈在每棟建築物與空間的街道,隱含著每位居民自己生命的故事及命運的交纒迴繞。

在比希巴(Beersheba)這個城市,流傳著這樣的傳說:有另一個比希巴懸在天上,城市最崇高的德性與情感都住在那皃,如果地上的比希巴以天上的比希巴為典範,兩座城市就會合而為一。對於天空之城人們總有無限的寄託與想像,在這個空間,熟不知對環境的污染與危害,早已使原來的天空之城變色。

對於席克拉(Thekla)這個城市的空間雛形,仍建構在木板圍籬與鷹架之中,是一個可以被期待的城市,它剛起步,佈滿星子的天空就是它的藍圖,有無限寛廣的可能性。

培林西亞(Perinthia)遵照著天文學家的精確計算而建立的城市,企圖得到天空的和諧、自然的道理與天神的關愛,塑造居民的命運,卻不知如此的做法早已違背天體的運行,街上廣場到處可見跛子、侏儒、駝背與長鬍鬚的女子..等,悲慘的景象隱身背後,任何違背自然規律的做法,天神的秩序將會絲毫不差地反應在這樣的一座怪物之城。

安德里亞(Andria)一個相信天體運行的城市,認為城市中每樣的創新,都會影響天空的樣子,在對城市做任何改變的決定前,他們會計算他們自己、這座城市,以及全世界的利害。對照著現代的都市,當人們在決定一項政策時,是否會考慮到大地能有多少的承載之心。


五、城市的意象

輕盈之意象

傳說、宗教、神話,若隱若現左右著城市的命運,城市因它而增添許多魅力,然而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並未深刻的感受到,他們建構城市,身處其中,依據著城市的形式生活著,落入城市的結構中,城市也因他們而喜悅與哀傷。

千井之城伊紹拉(Isaura),據說是建立在一個很深的地下湖之上,住在那兒的居民,不論在哪個方向,只要往地打個垂直的洞,就能汲水,但是汲水的範圍和城市的大小相同,再遠就沒有了。湖水是城市生命的意象,只要湖水不乾,城市將不死,水車轉動,居民的生命建立在當吊覽繩昇起時,滿盛水源的桶子帶著希望而上,城市也跟著輕盈,飛了起來。

詹諾比亞城(Zenobia)建立在高樁上,房舍是竹節和鋅板造成,由梯子與人行道連接,無從追問起,是誰賦予它這樣的形式?是否滿足當時創建者的慾望?在經歷許多歲月後,人世轉換,詹諾比亞城已非是它自己,它以另一個形式慾望轉換,或消抺於城市中。

阿蜜拉(Armilla)一個輕易被居民拋棄的城市,因為容易進出,流動快速,舊有的意象很快地被淘汰,在新的意象尚未誕生。

由一半歡樂,一半工作,組成的索弗洛尼亞(Sophronia),分割居民的生活,變成二個半邊城市,就如同現代人的生活一般。

奧塔維亞(Octavia)蛛網之城,它明白自身的建構,所以懂得珍惜,懸掛在深淵之上,奧塔維亞居民的生活,卻比其它城市安定,他們都知道這網只能維持這麼久。

貿易之意象

在貿易的城裡,金錢、貨物、記憶、慾望、身份、角色、生活..等,甚至整個城市,都可以進行交換,在交換的同時,各方也建立了關係,來往互動的關係變得多元與無窮。

在攸非米亞(Euphemia),這個城市中,交換的不僅僅只是金錢與貨品,而是招喚記憶交換的城市,年復一年。

克洛城(Chloe)充滿異鄉人,在目光中尋找著慾望,交換著男人與女人轉瞬即逝的夢,夢裡不須猶疑,只須感受。

進入優卓匹亞(Eutropia)看到的是許多大小相同的城,彼此沒有什麼不一樣,散佈在一個廣闊、起伏的台地上,是這些城市的總稱,當居民無法忍受生活時,全體市民便決定移居到下一個城市,像新的一樣的城市,每個人重新來過,選擇自已新的生活及扮演的角色,直至下一次的遷移。城市重覆著它的生命,居民重複著相同的場景,只是演員換了,他們以不同組合的音調,重覆著相同的台詞。

當爾希里亞(Ersilia)的居民離開爾希里亞,他們變得什麼都不是,爾希里亞也不再是爾希里亞城。離開原本居住城市的居民像是失去了根;而離開居民的城市像是失去了魂。

艾斯瑪拉達(Esmeralda)水之城,由運河網與街道網四處伸展,彼此交錯組成。從一個地方而到另一個地方,總是可以在陸行與船運之間做選擇。它是一個可以選擇與多重支配的城市。

連綿之意象

都市的蔓延吞噬著自然世界,它消費製造垃圾,將殘餘推擠至邊緣,景象重覆使得不同的都市,失去了都市名字的實質差異。最終都市成了沒有在外沒有自然,沒有一個可供逃離、脫身、反省觀照的對立面的龐然怪物。

李奧尼亞(Leonia),一個每天重新塑造自己風貌的城市,要估計它的富裕,不是去瞧每天製造買進了多少東西,而是看丟掉了多少東西,以便可以讓新的東西進駐,居民的熱情到底是在享受新奇與不同的物品,或亦是在驅散清掃自身重複不斷的不潔,才獲得歡樂?然而運到城外的垃圾圍繞著城市,隨著製造物品的精良純熟技術,更難腐化。城市每天更新,昨日的垃圾堆積在前天的垃圾,上也堆積在過去的日子與歲月的垃圾上,直至一次大災難的來臨,才能削平污穢,將一個總是穿著新衣的城市抹除,不留一絲痕跡。當廢棄物壓迫城市,無法解決時,城市只有走向滅亡。

楚德(Trude)一個沒有差別的城市,當飛機降臨後就想要離開的城市,然而離開後再抵達的城市就像楚德一樣,整個世界已被獨一無二的楚德覆蓋,無始無終,只有機場的名字不一樣。對照於現代,大概是到處可見的全球化景象吧。

普洛柯比亞(Procopia)過度生產的都市,人群填滿空間,難以移動,眼前所見不再是美麗的田野、小溪與綠草,而是一張張的臉孔,佔據了整個視線,儘管它很和善,仍勉不了等待死亡。

當城市不斷地擴大,掩沒了青草和綠地,牧羊人與羊找不到他們回家的路,成為世代街上的流浪者。在西西利亞(Cecilia)街道的安全島上,牧羊人的山羊認出了原來青草的味道。

潘塞西利亞(Penthesilea)一個只看得見城門的城市,走進之後腐蝕與破敗的建築物,鏽蝕的工廠,簡陋的商店街,讓人懷疑這裡是否是一個名叫潘塞西利亞的城市,走過一個又一個的郊區,你己經放棄去了解,在這些破爛環境的某個包包或皺紋底下,是否隱藏一個可供辨識與記憶的潘塞西利亞。曾經的繁華,在急速擴張後,只剩下殘破的景象,與一個看不見的名字。

隱匿的意象

潛藏隱匿而看不見的城市,不是目光所無法及,而是心神不在之處,是被忽略的地方。隱匿在想像、慾望、記憶、死亡的包裹之中,也許一直存在,看起來只在一瞬之間,或許在生活中的裂縫裡才能察覺到。以不同的眼光,懷抱著好奇,才能點亮心中的陽光,照耀這些隱沒的角落。

歐林達(Olinda)一個舊城與新城相交的城市,舊城隱匿在新城中,難以辨別,但是城市仍依它自己的方式持續成長。

在悲傷之城瑞薩(Raissa),有一條看不見的線,將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綁在一起一會兒然後解開,然後又再次在移動的各點間伸展,畫出了新穎又迅速的樣式,因此,在每個時刻裡,這座不快樂的城市,都包含了一座沒有察覺到本身存在的快樂城市。也許生活中的不快樂也隱藏著一種看不見的快樂,只是人們永遠難以察覺到。

隱含著兩種意象的馬洛吉亞(Marozia),今日如老鼠般的貪婪與未來如燕子般的飛翔,兩者都與時俱變,但是它們之間的關係卻不會變:後者正要從前者解放出來。

一個接一個,不能和城市共存的物種,都必須屈服,然後消滅。過份的屠殺物種,使得西朵拉(Theodora)這座城市,是動物王國的大墳場,在埋藏了他們的最後一隻跳蚤和細菌的屍體後,成為封閉的、無菌的城市。只能在圖書館中找尋傳說中的動物,它們甦醒重新佔據了牠們的城市。若不能珍惜本身城市的資產,最後只能落得在書中找尋昔日美好的意象。

真實的貝瑞尼斯(Berenice)是不同城市在時序上的承繼,正義與不正義交替輪流。一切未來的貝瑞尼斯,都己經在此刻出現,一層層包裹在一起,拘限、填塞在一起,無法脫身。浮沉在城市中,有時已無法分辨什麼才是真正的正義。

結論:
試想作者在選擇馬可波羅的故事,作為陳述城市之佈局,會是有怎樣的意涵呢?除了義大利威尼斯這個讓人有無限想像的永恆隱喻之城外,東方總給西方一種浪漫的幻想,正如西方也塑造一個想像的世界給予東方,馬可波羅在歷史的定位上是一個溝通東西方的旅行家,做為一個說故事者,他是一個飄移的論述編造者,不僅在時空旅行,也在他的心靈旅行,更在每一個讀者的心中遊歷,飄移的住置,正對應了漂移多變的論述。在說故事者的講述下令人感動的不是說故事者本身的博學多聞或是奇異經歷,而是在他經歷每一座城市中所散發出來的人文關懷與用心,它無法冷酷地分析現實社會,卻以一種幻想和感情帶領我們去思考城市的未來,給予我們不畏挫折,勇往前行的動力。「一個城市就像一個人一樣;如果我們不與它建立真正的關係,它就只是一個名字,一個很快從我們頭腦裡消失的外在形式。要建立這種關係,我們就必須觀察這個城市,理解它的特性,它的『自我』精神,它的身分,在時間和空間的演變中形成的它的生存環境。」(《布拉格精神》伊凡.克里瑪)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斷章 2010-02-22 22:59:09

謝謝劍客的捧場~~

看這本書的當時雖然心得寫完了,但一直覺得仍未好好的完成它...想修改...只是想..一年一年過去了..就這麼擱置下來...

呵呵~^^

殷墟劍客 2010-02-22 09:41:45

春節假期將結束,呵呵~~我得開始練習收心操~~^^

"看不見的城市"個人認為是一本很好的書,每個城市彷彿是一種人生的經歷,又如似乎存在於現實生活城市的角落縮影,又像是歷史上的城市,好像看見又好像看不見,蠻有思考性的,而且每個人從文字中的閱讀,所看見的又不太一樣,是一本很有趣的書,但要花些時間與它對話閱讀,提供參考^^

台長回應
寒假回來,有回不完的留言,趕快來把"看不見的城市"下篇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