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與超越—讀『于丹「莊子」心得』之三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除了利,人最看重的就是名,名利二字成為人最基本的人生支點。莊子又如何看待名利呢?〈于丹《莊子心得》之三p.37〉
《莊子.逍遙遊》: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于丹p.183 黃錦鋐p.5〉
這個故事說的是「聖人無名」,藉由堯與許由的對話用反證的方式說明「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的道理。『莊子』中八次提到許由,其中六次堯都要讓位給他。堯要把天子之位讓給許由,是出於對許由的佩服。你看他多誠懇:「太陽與月亮出來了,如果火炬還不肯熄滅,它要想顯出光芒來,不是太困難了嗎?及時雨降下來了,如果還在引水灌溉,要想滋潤莊稼,不是太吃力了嗎?您登上王位,必定天下大治,而我卻還佔著這個位子。我自己感到能力不濟,希望您能夠答應出來治理天下。」許由回答他說:「你已將天下治理得很好了,要我來代替你,那我是為了聲名嗎?名是實的外在,難道我要追求的只是外在嗎?鷦鷯在林中築巢所佔的不過是一枝,偃鼠到大河邊喝水也不過裝滿肚子罷了。算了吧,先生,我治理天下做甚麼用。廚師雖然不願意烹飪,主管祭祝神主的人也不能超越權限來代替他啊。」
在這裡身為帝王的堯雖是聖人,卻遠不及許由這個隱士,因為在莊子眼裡真正純淨的心靈是淡泊名利的,萬物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生活更是自然的表現。所以,擁有寧靜致遠的淡泊心智比擁有天下更來得自由和快樂。但是誰又能真的做到不沉湎塵世生活,無覺於外在的紛擾和無視於大千世界的誘惑呢?莊子所追求的——無待、無累、無患的「逍遙」,是一種理想性的主觀與客觀無任何對方或矛盾的個人的自由自在的存在,一種無任何人生負累的心境。但這種自由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可能真實和完全地存在的,只能以想像的形態在觀念世界中以文字表現出來,所以莊子想像的翅膀翱翔在人之外(遊身世外),而理性直覺則總是著眼于萬物根源之上(游心於道),所要表現的「逍遙」,其實只能是一種情態的自由。
旁礴萬物—大的境界大的感悟
「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致於忘了因何而出發。」--紀伯倫
自生活的細微之處發現處世的道理,需要的是不僅是智慧的眼睛與恬靜的心靈,寂寞也可以是一種境界,我們在寂寞中更有意想不到的體悟。
《莊子.逍遙遊》:
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連叔曰:「其言謂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吾是以狂而不信也。」連叔曰:「然,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惟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猶時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將磅礡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于丹p.184 黃錦鋐p.5〉
肩吾問連叔:「我聽接輿的言論,大而無當,不著邊際,我驚異於他的言論,像河漢一樣沒邊沒際,大為欺誕,不近人情啊!」連叔說:「他說些甚麼呢?」肩吾說:「他說遙遠的姑射山,有一個神人居住在那,神人的肌膚像冰雪一樣潔白,美好文靜如處女般溫婉,他不吃五榖,只吸清風喝露水,乘著雲駕馭飛龍,在四海之外遨遊。他的精神專一,能使農作物不受災害而年年五榖豐收。因此我認為他欺誑而不相信他所說的話」連叔說:「是呀,對瞎子無法告訴他五彩的美麗,對聾子無法告訴他鐘鼓的聲響,豈但是形骸有瞎和聾呢?智慧上也有啊!這兩句話,是針對你說的呀,那個神人,他的道德將包羅萬象於一體,世人祈求他來治理天下,何必辛勞來管理天下俗事呢?這種神人,任何外物都無法傷害他,洪水滔天也不會被淹溺,大乾旱時金石融化、土山焦枯他也不覺得熱。他的餘緒像塵垢秕糠也可陶鑄出堯舜,他哪裡肯以世俗事物為意!」
人的經歷和悟性決定一個人的眼界,而心境的形成是一切感性、理智的昇華,不同於一般的思維認識過程,他是一種特殊的、對萬物根源“道”的直觀體悟。常人所說的悟並非是徹悟,而是在道理上的一些知解,無法真正在事理窮盡處找到源頭,而只有獲得真正的悟道,才能到達「旁礴萬物」的境界,才能讓心靈得到真正的滿足。莊子此篇說的是「神人無功」。
道無所不在—屎溺中的拈花微笑
「因為理解,所以寬容,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
《莊子.知北遊》: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于丹p.272 黃錦鋐p.296〉
東郭子問莊子:「道在甚麼地方呢?」莊子說:「道無所不在。」東郭子說:「請指明一個地方吧。」莊子說:「在螻蟻身上。」東郭子說:「為甚麼這樣卑下呢?」莊子說:「在稊稗裡面。」東郭子說:「為何更卑下呢?」莊子說:「在瓦壁裡面。」東郭子說:「為何卑下得更厲害了呢?」莊子說:「在屎尿裡面。」東郭子不再說了。
人們往往把「道」看得十分尊貴,實際上「道」卻是無形、無相、無色、無味…不是語言或文字能夠形容的具體型態。「無」是「道」的本體,它精微奧妙、不可思議,也就是《楞嚴經》中所言的「罔象虛無微細精想」者。當「道」產生作用的時候,萬物隨之而「有」,這作用是廣大無邊、妙不可言,故曰「天地之根,眾妙之門」。所以當我們認為「道」高不可攀、難以企及,就跟東郭子一樣說的是道的本體,而莊子說的是道的作用:遍一切處、無所不在。人們總是往美好的地方覓道,可是「道」若有美醜之分就不成其為「道」了。善惡與是非,美醜和成敗這些都是頭腦裏產生的東西,在「道」裏面,在「自性」裏面這些根本不存在,人們對世界和自身的認識確實存在著難以超越的侷限,堅持分清這些是認識上的迷障。人其實和草木螻蟻並無甚麼差別,一樣會死亡、腐爛、歸於塵土,所以對萬事萬物我們都該要存慈悲之心,只有認識到了這些,我們才有可能返回人的本真自然,才會無憂無慮,無喜無懼,入火不焚,入水不溺。這就是逍遙。所以莊子說「道在屎溺」,「道在屎溺」不過是「活著」的代名詞。
活著並不是難事,真正的智慧是能看明白一切假象,明白煩惱的根源,不為名利,但求淨心---這才是莊子教我們「活著」的積極態度。
其實有時候不需想太多 何為道?
老子 道德經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是廣義的,也就是所謂的大道,可是我們這種俗人既不修丹鼎,也不論天心,只求修身那就只需法自然 順本心吧!
心理學上分析一個人的情緒的產生,是因為一個人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因為周遭之人加於自身的評價而去產生情緒的變化,周圍的人誇講了你,你便認為這是受到肯定的,於是你感到自信,開心.然而當周圍的人否定了你的行為,你就會覺得沮喪不安.
仔細想其實你的情緒都是因為周圍的影響而決定自己的行動,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規範,就是所謂道德觀吧.
人要順應本心是非常難的,因為有太多加諸於身上的枷鎖,可能是社會的既定傳統,可能是周遭的議論紛紛.
於是為了迎合眾人的期望,社會的規範,自己的心就產生了矛盾.如此又何以言道,如何言道.
道家說 得意忘言,意為道之本,言為道之末,所以老子才會說,道可道,非常道,道之為道,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你講了之後聽的可能就誤解了,也有可能詞不達意.陶淵明說過一句話: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佛家論禪也說:不可言說不可說。充滿一切不可說。
已俺活了二十餘年的看法,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懂你的人,你不用說他也懂,不懂你的說破嘴他還是不認同,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何需強求道,道就在自心而已,觀自在即為道,不可說,不到道.
俺打了這麼多字,手也痠了,結論呢就是求道先問心罷了!
像我就覺得 道 即為狗屎!狗屎亦可成道!(哈哈哈我突然覺得我人生就像一坨屎!改天如果去結髻的話,法號狗屎道人也挺不錯!)
有點笨笨呆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