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吃筍燒肉,借筍鮮以肉而肥(食筍後記 之4/完)
林語堂吃筍燒肉,借筍鮮以肉而肥(食筍後記 之4/完)
@秦 島
春夏秋冬我都酷愛食筍,沒新鮮的便吃筍乾,它也是閩西八大乾之一。筍燒肉,可以說是實現了古今夢幻聯動。眾人皆知當年蘇東坡有多癡迷於竹筍配豬肉,而如今說起吃筍時很多人仍然首選這個搭配。出生於閩南平和縣坂仔鎮的鄉賢、文學大師林語堂,也曾一語道破其中的精髓:“筍燒肉是一種極可口的配合,肉借筍之鮮,筍則以肉而肥。”
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所以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現代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無論是鮮筍還是筍乾,用來燒豬肉都是良配,當筍的清鮮與肉的醇香在齒間相撞,甜鹹兼具,爽糯彈牙,好不快意。逢年過節,客家人的飯桌上一定不能少了肉,一道筍香紅燒肉就是這時最受人歡迎的料理。
近年我敢吃五花肉了,在香港家裡偶爾會做這道菜。將五花肉洗淨切成塊狀,青蔥切大段,蒜頭拍扁,薑切片,筍子洗淨切片。鍋热下沙拉油,加入蔥、薑、蒜、八角與桂枝爆香,接著放入五花肉煎香,加入冰糖炒至糖溶後,加入醬油、紹興酒煮3分鐘至五花肉上色後,加水至快要蓋過肉即可,然後放入筍片,加適量鹽調味,中小火煮約30-40分鐘出鍋。
最近和江浙友人春茗吃滬菜,當然要點名菜醃篤鮮,也是春季最不容錯過的一口湯,幾乎成了春筍的名片。春筍切薄片,和鹹肉一起小火慢燉,滋味清鮮,稱“醃燉鮮”,這便是醃篤鮮的原型。要想熬出亮白的湯,只能慢慢“篤”。行家會在煮至半程時將鹹肉撈出,臨出鍋時再放進去,如此肉的口感和湯的鹹淡會把控得更為精妙。
一煲滾燙鮮香的醃篤鮮,靈魂在於能鮮到咬舌的筍。冬的況味和春的生鮮,全然交付給了醇白濃厚的湯汁。一碗熱湯下肚,乍暖還寒之時,瞬間暖到心底。
筍,也能擔硬菜大樑!油燜筍大概是筍的一場獨角大戲。不僅沒有其他食材作陪,而且用到的調料也十分簡單樸素。取最鮮嫩的春筍筍肚,切寸段,焯水去澀;熱鍋寬油,將筍煸至微微焦黃,加入老抽、鹽和白糖繼續翻炒,小火燜至水分收幹,筍塊金黃透亮,即可出鍋。筍,也能擔硬菜大樑!瞬間暖到之處。此時來上一碗米飯,當真是金不換。
苦筍煲苦中帶甜,真是高級滋味!是客家的名菜,憑藉苦中回甘的特性贏得了一眾老饕們的喜愛。這道菜主要的原料就是苦筍、五花肉和客家鹹菜。整體甘苦可口,回味無窮,對於吃不了苦的人來說也是很友好的“吃苦”選擇。
筍的吃法還有太多太多……比如竹筍雞湯、春筍雜醬、冬筍片兒川、雲筍燴鱸魚,甚至剁餡做成包子、餃子,筍還有萬般吃法,樣樣都美味而特別。
臘肉炒冬筍,也是絕配。如此想來,為何文人墨客從愛竹詠竹到愛屋及烏,對竹的萌芽——“筍”愛得熱切,倒是有跡可循了。也難怪清初美食家李漁會將筍位列“蔬食第一品”, 讚其如同“藥中甘草”,做菜時無論葷素,皆需以筍之味來調和方才能成氣候。
有食家說得好,沒有哪種蔬菜能像筍這般,藏得住春鮮,捂得住冬美,四季都能哄得住饞嘴。
202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