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05:00:14秦島

「在生一粒豆,卡贏死後拜豬頭」(二師兄別傳2)

「在生一粒豆,卡贏死後拜豬頭」(二師兄別傳2)

@秦  島

 

 

中國畫史上,有「豬不入畫」之俗。1934年徐悲鴻却打破传统,為豬年畫一幅豬。

 豬在中國家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從金文到楷書的「家」字中,寶蓋頭的下面均為「豕」。一般人將此字認為是會意字,從豬在屋下,因此認為在中國古代,家裡養豬,無豬是不成家的。但實際上,根據《說文解字》:「家,居也。從宀,豭省聲。」,因此,家實際上是形聲字,下面的「豕」是聲旁「豭」的簡寫,而豭念jiā,意為公豬。這種觀點得到甲骨文的驗證

甲骨文的「家」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屋子下面的圖像明確表示是一頭公豬,並不是普通的「豕」字,而是「豖」字,肚皮下很清晰地添加了一個表示雄性生殖器的符號。另一種寫法則是將該字簡寫為不帶生殖器的「豕」字,成為後世通用寫法。

在台灣,閩南語中也有許多和豬有關的俗諺,例如「死豬全家福,死牛全家碌」,其意思為「豬死掉的話,宰來吃全家有口福;牛死掉的話,全家做農事時就會變得比平常還忙碌」;另外還有「在生一粒豆,卡贏死後拜豬頭」的說法,意思是說孝敬父母要趁父母還活著的時候進行。

《爾雅·釋獸》記載有:「彘,豬也。其子曰豚。一歲曰豵。」,所以「彘」、「豬」、「豚」、「豵」都是指豬。最初表示豬的漢字是象形字「豕」(粵音:ci2(始);拼音:shǐ)。形聲字「豬」字則是後來造的,從豕者聲。而中國大陸的簡化字將左邊表示豬的「豕」旁改變為「犭」,作「猪」。象形字「彘」本義指野豬,下方的「矢」字和兩邊的符號表示箭射入了野豬。

在「豕」左邊添加肉月旁的「豚」字,本義指專門為屠殺吃肉而蓄養的小豬,日語主要以此字稱呼家豬,日語中的「豬」專指野豬。

在民俗方面,逢年過節,到了豬年,民間有豬年吉祥話如下:福相如豬、諸事順利、豬年吉祥、豬事大吉、諸事吉祥、豬入門,百福臻、金豬獻吉、金豬賀歲、金豬獻瑞、竹報平安,豬肥人富、春花百朵開,珠豬引金福、吉祥如豬、喜從豬來、豬豬平安、諸事如意、朱帨迎祥、豬年好運、金豬頌春、豬年旺旺來、豬年到,好運到。

 因為人們對農場飼養的豬肥胖且骯髒的刻板印象之故,因此在漢語中,「豬」一詞有一定的負面含意,並常被用以羞辱他人;而其他一些和豬有關的詞彙,像是豬圈等,也有一定的負面比喻。

近代,在台灣「母豬」一詞更被部分男性用以指稱行為受到自己厭惡的女性,並因而衍生出「母豬教」一詞。

在漢語中,「豬」、「豬頭」、「豬頭炳」、「豬頭三」有時用來比喻、指稱一些想法或做法被認為較為愚蠢的人。另外「豬」、「肥豬」常被用來指或身形肥胖或貪吃的人。像例如南朝宋的宋明帝劉彧,在登基為皇帝前,曾因體型肥胖之故,而被前廢帝劉子業給冠上「豬王」的稱號,並曾被劉子業當成豬一般地羞辱。

          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