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為四大「海味」,海參筋亦作桂花蚌
視為四大「海味」,海參筋亦作桂花蚌
@參 島
中國可食用海參大約20種左右,分刺參和光參兩大類。泡發好的海參可以馬上烹煮,如要存放超過2日才食用,應存放在攝氏-18度以下冷藏,保存期與一般凍肉無異。結冰並不會對海參的質感造成多少的影響,十分方便食用。海參腸也是寶,為海參的神經束和肌肉組成。稱海參筋,可入饌,亦作桂花蚌,為理想火煱料。在國外,尤其是日本人,則把海參的腸和卵利用到了極致.
01.
泡發海參,是烹煮海參最重要也是最花時間的工序。 乾貨海參在烹飪須用水泡發,泡發後體積將會變大3至8倍,視乎海參品種及品質而定。一般廚師用清水加以大塊冰塊泡發,並存放在攝氏4度的低溫下浸泡。在攝氏4度泡海參是為了避免海參在過程中受細菌污染變壞。海參浸泡時必需完全被水浸沒,以利完全汲水。以後,每6至12小時更換泡浸的水。以上方法浸泡,一般需時約7至14日。當海參泡浸至半軟身時,就可切開海參,清除內臟,然後繼續浸泡至完全汲水。
泡發時切勿用熱水,否則海參外表會被煮熟而內裏汲不到水,或部分溶化。另外泡發期間切勿沾染油脂、鹼、鹽等,否則會降低海參吸水膨脹率,可使其變質,甚至會溶化掉。泡發好的海參在長時間高溫環境下會溶化,烹煮時應留意海參下鍋的時間控制。
部分現代家庭會採用較先進的真空燜燒鍋來做泡發處理:先以拍鬆的生薑塊、蔥段放入清水裏煮,當水燒至蝦眼溫水時,關火,放入海參,然後放入真空燜燒鍋內過夜(約12小時)。生薑、蔥的作用是去除海產的魚腥味。取出海參,換水換生薑塊、蔥段,重複以上泡浸工序3至5次,其間同樣要清除內臟。
並非所有海參皆可吃,事實上多數海參不能食用,只有40種可以,當中約20種有在中國分佈,而這20種中又有一半較為美味。
02.
傳統上華人視海參為四大「海味」:鮑、參、翅、肚的一種,會醃以石灰等物後曬成乾貨,是一種名貴食品。近年由於交通發達,海參的產能提升,乾貨海參的售價已大大下降,餐館裏海參的售價依然高企,主要原因是處理海參工序繁複。
研究表明,海參的消化道在體內迴轉兩次,靠著腸繫膜連接體壁,腸的末端擴大為泄殖腔,在泄殖腔旁常分出一對枝狀器官,為呼吸樹(水肺);有些水肺基部有許多細盲管構成的有黏性的器官(居維葉氏器),是海參特有的防禦器官。 海參有一個生殖腺,位於腸繫膜的一側或兩側,一條總管在背中線的觸手之間或稍後方開口。 海鮮市場售賣的「珊瑚蚌」,其實就是這些腸臟清理過後剩下來可吃的部分,是火鍋食材之一。
有意思的是海參與隱魚是「偏利共生」的關係,隱魚藉著「躲」進海參體內來躲避危險,且以海參的部分臟器為食料。部分海參被捕獲時常發現有隱魚在其體腔內。
一般來說,經乾製後的海參在烹煮前還要先行泡發;煮的時候也要有技巧。由於海參本身香味、味道單薄,但質地爽口或軟滑(視乎品種及烹煮時間);廣東菜處理海參一般以燜、煮等為主,配以高湯、上湯煮成的湯羹或清炒小菜烹調。時下亦流行配排骨、冬菇以小砂鍋(煲仔)處理。即使日常湯麵也可以加入食用。魯菜一般用蔥爆炒為蔥爆海參。
03.
中醫認為其有補腎,提高免疫力功效。但沒有經過藥理、病理及化學成分分析。以下依據只來自民間。
海參含膽固醇低,脂肪含量相對少,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對高血壓、冠心病、肝炎等病人及老年人堪稱食療佳品,常食對治病強身很有益處;海參含有硫酸軟骨素,有助於人體生長發育,能夠延緩肌肉衰老,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海參微量元素釩的含量居各種食物之首,可以參與血液中鐵的輸送,增強造血功能;近年美國的研究學者從海參中萃取出一種特殊物質--海參毒素,這種化合物能夠有效抑制多種黴菌及某些人類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食用海參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糖尿病、胃潰瘍等均有良效。
儘管絕大多數海參物種均不能食用,牠們在整個生態圈還有一定的價值:科學家在檢驗底棲海參的排泄物時,發現裏頭除了沙泥以外甚麼也沒有。由於被吃進海參肚裏的有機物都被消化掉,所以有科學家提議利用海參來清理污水中的過量有機物。
現時全球有記錄的海參綱物種有約1250種[6]到1700種[7],當中絕大多數都在亞太地區生活。即使單單是海參屬本身,也有28個亞屬, 數百個物種。而這千多個海參綱的物種當中,可供食用的只有約40種,除了由漁民從海底撈捕,亦有在水產養殖場養殖的。
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