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不是麥 卻是糖友養生知己
蕎麥不是麥 卻是糖友養生知己
@秦 島
01.
中西醫的醫生都會對高血糖病人說,少吃大米麵粉質食物,燕麥麵和蕎麥麵沒問題。實際上,蕎麥根本不是麥子!雖然在中文名稱有個麥字,但蕎麥和其他糧食作物不同的是,它不屬於禾本科。
蕎麥,亦作普通蕎麥以跟其他同屬物種區別,是蓼科蕎麥屬的植物,也有人將其分入蓼屬,它是一種雙子葉植物。普通蕎麥和同屬的苦蕎麥、金蕎麥都可以作為糧食,蕎麥是從小野蕎麥演化出來的,野生蕎麥是一種藤本植物,而栽種的蕎麥亞種的莖卻是直立的。蕎麥種子呈三角形,被硬殼所包裹,去殼後可磨麵食用。
有行家給糖友分享了一款青菜豆腐蕎麥麵。蕎麥粉和麵粉按的1:1比例混合。在混和粉中加入雞蛋並和成麵團,醒上個半小時,然後再揉一下,擀成麵皮切成麵條。提前將蕎麥麵煮至5分熟,撈起備用。配好薑、蒜、生抽、鹽、小米辣、泡椒水,備用。鍋裡放少許油,油燒熱後將五花肉炸乾,倒入配好的料,翻炒出香味;加入一碗清水煮開,放豆腐煮5分鐘;放入蕎麥面、小青菜,煮一分鐘。起鍋,散上香菜末,一碗青菜豆腐蕎麥面大功告成。
02.
中國人心目中傳統的麥,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子實主要作糧食或作精飼料、釀酒、製飴糖等。《詩經·王風·丘中有麻》云:丘中有麥,彼留子國。明宋應星《天工開物·麥》:“凡麥有數種。小麥曰來,麥之長也;大麥曰牟,曰穬;雜麥曰雀,曰蕎。皆以播種同時,花形相似,粉食同功,而得麥名也。”
一般認爲,蕎麥和苦蕎麥起源於中國,尤其是西南部的四川、雲南、西藏交界的地區,因爲甜蕎和苦蕎的近緣野生種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然而通過化石和微化石(主要是花粉)硏究,發現最早可信的栽培甜蕎出現在公公元前5000多年的中國北部黃土高原地區。蕎麥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已傳到歐亞大陸各地,可能是通過喜馬拉雅山南麓向西傳到高加索地區及歐洲。
普通蕎麥佔全世界種植蕎麥的90%以上,主要分佈於俄羅斯、中國、日本、波蘭、加拿大、巴西、南非和澳大利亞,美國種植蕎麥在近些年已經銳減,1918年有4000平方公里,到1964年僅剩下200平方公里。
蕎麥麵粉比小麥麵粉的顏色較深,法國人用於做黑麵包;日本人做蕎麥麵,朝鮮人做一種涼糕,波蘭人直接用未磨的去皮種子做粥,此外歐洲人還用來做粥或做澱粉使湯增稠。蕎麥麵中含有蘆丁,可以緩解心血管疾病,由於其含醣蛋白量很少,可以被對醣蛋白不能吸收的人食用。但蕎麥也是過敏原之一,有些人食用之後會發生過敏反應。
03.
蕎麥麵是一種日式食物,用蕎麥、麵粉和水,和成麵團壓平後切製的細麵條,煮熟食用。在日本,除了正式麵館以外,在火車站站台等也有供應蕎麥麵條的小麵攤,也有乾麵和保麗龍杯裝的即食麵條出售,可以在許多種不同的場合吃到蕎麥麵條。
俄羅斯人發酵的蕎麥麵做烙餡餅,法國人做小薄餅,有一種類似蘑菇的味道。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高寒山區居住的彝族居民將蕎麥當作主食之一。彝族居民將蕎麥區分為「甜蕎」和「苦蕎」兩類,「甜蕎」大致相當於中國大陸和日本等地普遍種稙的各類品種,而「苦蕎」則是適應當地高寒氣候的特殊品種。雖然「苦蕎」有一定的苦味,但彝族人向來非常喜愛。在彝語北部方言地區,一般婚禮上都會準備蕎餅,當地漢族人稱之為「蕎粑粑」。據說必備蕎餅的原因是當地彝語方言裏「蕎麥」和「思念」諧音。
蕎麥還是一種蜜源植物。但蕎麥的莖葉有毒,食用會造成蕎麥中毒症,皮膚會對陽光過敏,尤其是淺色的牲畜和膚色淺的人反應更強烈,但其嫩芽無毒且營養豐富,芽菜族群食用它們的嫩芽「蕎麥苗」。
04.
蕎麥種皮可以用於填充枕頭和坐墊,蕎麥皮比較堅固,不傳熱和反射熱。尤其對那些對羽毛過敏的人,蕎麥皮枕頭比羽絨枕頭要好,所以蕎麥皮也作為一種商品買賣。現在正在研究蕎麥皮枕頭對人類健康的益處。
近些年來,用蕎麥取代其他糧食來釀造啤酒,可以降低啤酒中的含糖蛋白量,生產「無糖蛋白啤酒」,適合對糖蛋白敏感的,患乳糜瀉的人飲用。有一些手工雪糕店,模仿一般雪糕的口感,使用蕎麥製作出不含乳製品的蕎麥雪糕,零膽固醇,熱量較低,全素可食,屬一種獨特的冰品。
將苦蕎進行加工後,可作為茶來飲用,被稱為「苦蕎茶」。味微苦,但十分香濃且廉價,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小型餐廳中極受歡迎。
食用蕎麥麵時加上各式不同的佐料,如熱吃的湯麵可用柴魚片、海帶、醬油、清酒等澆製的湯和蔥花、七味粉等,涼式麵或拌麵,用比熱吃時較濃的醬汁,加上蔥花、山葵糊、生鵪鶉蛋、紫菜絲等。也可以配上許多不同的菜,如天婦羅、紅燒油炸豆腐、生雞蛋、蘿蔔泥等等。比較特殊的也有紫菜卷、咖喱蕎麥麵條等不同風味的食品。
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