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2 14:19:26且人

有关李敖的三段论

一个不断读书的人,在智识层面是由浅及深,积少成多的,而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我的阅读历史中,对我最有影响的一个人,是台湾的李敖先生。07年李敖已淡出了电视,淡出了喧嚣的传媒。在他创作具有永恒意义的世界名著的时候,我想谈一谈他对我而言,对不断成长的我而言,有哪三段特殊的意义。我相信,经由我细心的书写,会让有心人得到共鸣——共鸣太重要了,它能让你不确定的某些判断,逐渐明晰与坚持。

我是高中时代接触到李敖的,那时的李敖对我而言,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让身处制式教育中的我,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力量。窒息的制式教育对某些特殊的个人来说,是不良的。而年轻人往往在这个时候,感到迷惘:是来自权威的教育错了,还是自我错了——年轻的一代成为迷失的一代。对于十八、九岁的我来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迷失以后要怎么办”,是因为迷失而消极而厌倦而对这个世界失去了积极的态度,还是要熬下去要熬出头要乐观的树立另一种知识的结构。很幸运,我认识了李敖,而李敖通过他的著作也散发了魔力。我没有悲观,我坚挺的走了过来。是李敖在我最迷惘最失落的时候,带给我心灵的力量,使我在不断的否定、对抗、重构中,顽强的成长起来。毕业之后,我发现与当年那些制式教育中的佼佼者相比,他们与我最大的差距,是缺乏思考的深度,缺乏创新的能力,他们存储了那些人云亦云的东西,心灵与智力却日渐枯萎。

以上可以说是第一阶段,李敖用他的传奇生命,影响我顽强的成长。对一个读书人而言,成长的意义不是长胡子了,不是喉结突出了,而是你如何面对、处理、汲取人类的知识。只看李敖的书不够的,你还需要读其他优秀的书。有益的读书,应该是可以理解书中谈了什么,隐含了什么;你又学到了什么,你在什么情景下可以做出什么。“学以致用”说来容易,但真到实行的时候,是需要极好的智能的。在把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的时候,又是李敖帮到了我。是通过读李敖的五花八门的书,分析书里面各种各样的情景,掌握他是如何处理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培养自我转化知识的能力。书呆子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读书人是可以示范“知识就是力量”的。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书呆子,而是具备了一定驾驭知识能力的人。

未来是这样一个世界,拥有极高的创新思维,而且是有价值的创新思维的人,会成为竞争社会中的优胜者。如今李敖对我而言,是一个尚在人间的鲜活案例。当他神州行又捧又贬GCD的时候,当他成为V怪客的时候,当他竞选台北市长的时候……我在用心思考着他的每一个“行为艺术”。李敖的每一次“行为艺术”,背景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过程是什么,效果是什么,一个最有力量的个人如何在约束条件下创造对社会最有价值的事情,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人怎样维持不为人知的境界与水准,一个出世而又入世的人如何均衡自己的人生选择……我希望通过李敖,能找到这个时代中最敏感最核心最有意义的东西。

从成长的迷惘中解脱,到有能力转化不同领域的知识,再到学习人类最有益的创新行为,我从中得到方向,得到乐趣,得到升华,也逐步使自己更强大,更有破坏力和建设力。

Alam 2007-03-28 14:47:55

看来大师在台湾岛内还是挺吃得开的……

你是氓流 2007-03-20 05:10:04

内容不错拉,只是那个标题,有某种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