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4 22:42:26李董

光陰的故事 --- 敬寫兒童作家 林良先生

記得有一次,專程去看兒童文學家林良先生,那時候,是在他國語日報的辦公室裡。

那天,話題是由小時候談起。

林老師說起小時候住在廈門,家的隔壁正是廈門市中山公園,公園有歐洲款式的彎鐵圍牆,有悠幽的人工湖,還有青青而立的小山,是孩提時代林老師的快樂天地。每天放學回家後的第一件事,便是翻牆進公園。

「當年最喜歡翻牆,不但天天翻,並且還有一個非常老練的翻牆身手!」林老師一邊說著,還一邊用手比畫著。

每每都由公園的最裡面玩起,然後慢慢地向著牆邊玩近。

當傍晚夕陽西下時,只等母親隔著牆喊「吃飯了」,公園裡那一條條遊玩的小身影,在暮色中,倏地一翻而就。個個兒老練地翻下牆,回家吃飯。
很喜歡這樣聽故事班般諦聽人們說起小時候。說起讀書。說起從前。或者說起人生中的苦痛與歡笑。

所以,在當年辭下雜誌社主編工作時,唯一不願,也捨不得放棄的正是「採訪報導」,並且以「人物」為主。

古人說得好,「做事容易做人難」,要想作個人人敬愛的「人」,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現下要教自己眼前的「小人」兒!



還記得當時,與林老師談起「寫自己喜歡的東西」這樣的子題,林良老師當下說起少小時候,他總愛在母親查過房熄燈入睡後,偷偷摸摸的起床寫那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他說:小時候的寫作,其實寫的多是「學習觀察」的心得和記錄。尤其房間是在居高臨下的三樓窗戶邊。林老師可以清楚的看見,在皎潔的月光下,在明亮的路燈中,走在靜悄悄的公園中的夜裡,時間,「他」是如何完成「夜的工作」。
「有時候,我會在窗邊看著一隻狗,看著狗在夜裡的四處翻找實物。牠總是很有經驗的一會兒這邊聞聞,一會兒那邊嗅嗅,邊聞邊嗅時的尾巴,也會隨著聞嗅出不同的氣味,而有著不同的姿勢,著實令人看著興味。」

「我也很仔細的觀察著『夜』。關茶的夜在黑暗裡的種種情況,種種細節,也一直努力地把『他』寫成一種具有文學趣味的紀錄,而不僅僅只是隨意的寫寫。」

寫到這裡,心中的快樂,我想一點也不亞於當時觀察「夜」的那位住在廈門中山公園旁的小男孩。

每次逢到有這樣快樂的故事,我便會隨處講起,告訴著我眾多的學生朋友與學生的媽媽們。

很自然的說著這樣一個「小小觀察家」的故事,最後也不忘附加上:「小小觀察家」後來成為「大大的作家」,而更要緊的,卻在那份靜靜的觀察及細細的紀錄中。
我一直之道,父母能疼子女的時間是那麼短暫,給孩子一個豐富的童年,已經是這一代年輕父母的心願,更何況,愛要即時,才有意義。今年多下幾場豪雨,並不等於補償了去年的苦旱!

林良老師在他以「子敏」為名寫的「小太陽」書中說:

有一篇童話,說一棵松樹在某一天夜裡,忽然動念屬起自己身上的年輪,屬完了,就嗚嗚的哭了----不是為了傷心,也不是為了興奮,而是為了歲月所蘊含的多少「光陰的故事」,所以感動。

歲月是神聖的,歲月也是莊嚴的,我們都正努力為自己譜一個「光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