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22 12:29:33PUZZLEZ

舊稿0001 七巧板的回憶

七巧板的回憶

怎麼也忘不了,在夏日的午后,與父親一起拼七巧板的時光。

在我七歲,那個陽春麵還是名副其實地賣十塊(註1)的時候,由於家境清寒,沒有多餘的錢買玩具,平時不是癡癡望著學校裏,那幾位有錢同學的眩耀,不然就是遠遠站在玩具店外,企圖用一種強烈而渴望的眼神,對那些玩具做精神上的佔有。

「小弟弟,你想要什麼呢…?」店裏的漂亮大姊姊走了出來,

「…是不是這個遊樂器啊?沒有關係,不要客氣進來看嘛!姊姊會算你便宜一點的喲!」

奇怪,電視不是都這樣演的嗎?怎麼我每次站了半天都沒有人理我…

因此,小時候我總是希望能長大成人。不是為了賺錢孝順父母,也不是為了報效國家,而真的只是為了買一件玻璃櫃裏的昂貴玩具。

不過,窮人有窮人的玩法。小時候除了一些價格便宜的玩具,例如面具、折紙、泡泡水、彈珠、囝仔鏢、紙玩偶、貼馬賽克(註2)、黏砂畫、鉛筆擦圖(註3)之外,也常常利用身邊的道具來玩,例如鐵罐高蹺、鐵罐燈籠、竹筷槍、勾酢醬草、跳稻草人、踢砂盒(註4)、編草蜢等等,照樣玩得不亦樂乎。

而七巧板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父親很喜歡美琪香皂。這個香皂很特別,因為它整身是漂亮的翠綠色,所散發的香味也不會太過黏膩,我個人也很喜歡。所以我父親經常買這個牌子的香皂,而且一買就是六塊。可能是因為多買比較划算的緣故吧!

六塊香皂是用塑膠膜封起來的,而且為了增加強度,香皂底下還墊了一塊紙板。而紙板的背後,就畫有七巧板,供人裁下玩樂,倒也算是物盡其用。所以當時的七巧板並不是花錢買來的。

每次我總是等不及把舊的香皂用完,就迫不及待地把新的拆了,再用剪刀將七巧板剪下來。然後我和父親就坐在門前的桌椅上,比誰排得多、排得快。不知道是父親讓我,還是我天資聰穎,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我贏。有些較難的題目我就交給父親,然後自己站在旁邊看,然後再適時提出意見。每次解開一個,心裏的興奮就增加一分,所以常常一玩就是一個下午。也不知不覺忘記炎熱的天氣、無聊的功課、與家境的清寒。

如今,我長大成人,玩具店裏的玩具標籤上印的,不再是無法實現的夢想。然而我卻不再眷戀。即使現在只要花幾百塊,就能買到切割精準、漂亮精美的七巧板,然而我仍舊懷念那張附在香皂後面的七巧板。

「爸,你還記得嗎?這就是我小時候常玩的七巧板啊!」

父親沒有回答,只是專注於手上的七巧板,頭也似應非應地晃了一下。如今的他,已經沒有像以前那麼犀利,當然也不再是我的對手了。一張我一分鐘可以拼好的圖,他要拼30分鐘以上。就算他學會了,隔幾天再拼,他也會忘記他以前曾經拼過相同的圖案…

「爸,這一塊只要換個角度,答案就快出來了!」

望著父親手上與額前的皺紋,我輕輕把手搭在他的肩上,就像小時候他對我一樣。



PUZZLE
90/10/15

◆多此一舉的附註◆
註1
以前陽春麵之所以叫陽春麵,是因為它只有十塊。因為十月是所謂小陽春,意思是指雖然入秋但天氣仍然炎熱。所以後來的人就將十元的麵暱稱為陽春麵。不過現在陽春麵早就不止十塊了…。

註2
貼馬賽克就是一張圖案被分割成一塊一塊的正方形色塊。然後玩者再將對應的方格小貼紙貼齊格線。這需要很大的耐心,不過完成之後的圖案相當漂亮。

註3
鉛筆擦圖是指,原本看來是空無一物的白色區塊,用鉛筆塗一塗就會出現美麗的圖案。怕用鉛筆塗起來太醜的人,還可以用銅板刮。

註4
踢砂盒是指,把沙子八分滿地填進吃完的森永水果糖後剩下的扁圓小空盒裏。然後依序踢進2X4的方格中,腳與盒子都不能踩到格線的一種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