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念佛說 (二)完
.
.
般若心經念佛說(第二集) 檔名:09-018-0002 (請按入看全文)
.
節錄
.
這個地方,這部經第一個就是觀,『觀自在菩薩』。接著底下就跟我們說『行』,唯有行,後面才有『照見』,照見就是證。觀這個裡面就是教、理,在實行當中你才能夠照見,才能夠發現事實的真相,這個真相就是「五蘊皆空」,這個時候一切苦厄都沒有了。一切苦厄是迷在五蘊裡面才有苦,才有許多的煩惱,我們講生死輪迴、無盡的痛苦是迷於五蘊。向下的經文就是前面這一段的解釋。當然經文少,解釋都是從綱領上來說,細說都在《大般若經》裡面,那就說得非常詳細了。綱領對我們修行非常重要,對於理論認識了解它,那是大經好,說得很透徹,說得很詳細;可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抓綱領是最重要的,就是愈簡單,我們做起來就愈方便。
.
『照見五蘊皆空』,這句話實在講就是明心見性,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這是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見性,也就是教下所講的大開圓解,我們淨土宗裡面所講的理一心不亂。『度一切苦厄』,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大涅槃,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滅,四諦裡頭苦集滅道,涅槃就是滅,滅什麼?滅煩惱,滅生死,滅苦厄,都沒有了。這一句就是證大涅槃。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證大菩提,菩提是智慧,圓滿的智慧。可見得整個佛法,一句話都說盡了。有人說佛教經典太多,你給他講,不多,你看,就這麼一句,就講完了。細說呢?細說那很多,說不盡;簡單的說,一句話就說完了。
.
修行人到照見五蘊皆空,這是什麼地位?天台家判教:藏、通、別、圓,照見五蘊皆空在別教裡面講是初地菩薩。你只要修到照見五蘊皆空,你就是初地菩薩,在圓教裡面講就是初住菩薩。《華嚴經》上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是屬於法身大士,也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照見五蘊皆空就是證一分法身,破一品無明,無明不破,沒有辦法照見。所以我們從這段經文裡面,這是大乘的真正成就了,超越三界六道生死輪迴。
.
對我們來講,我們的業障很重、習氣很深、煩惱很多、妄念很多,再加上現在社會,現在真的,古人講花花世界那是形容詞,現在是真的花花世界,每天都在受污染,電視就是一個最大的染缸,在那裡污染。報紙、雜誌、廣播,我們六根所接觸的這個環境,比起從前不曉得嚴重到多少倍!
.
再往以前來設想,愈往前去,人口少,生活簡單,心地純厚。在古時候,古大德教學,在那樣的社會狀況之下,還怕有妨礙,把道場建立在深山裡面,交通不方便,到道場去要走個三、四天,走路上去,沒有交通工具。所以俗話常講,「無事不登三寶殿」,誰有工夫到那邊去?那樣的社會都還想方法來防止污染。祖師大德們要是生在現在這個社會裡,那不曉得做何感想了。現在這個寺院建在深山,不行,交通工具太發達,車一開就上去了。電視、廣播無孔不入,擺個電視機,深山裡頭打開,跟現在社會,沒有離開社會。你就曉得現在修行,比從前難到什麼程度。所以現在難,不容易得定,開悟就更不必說了,不容易得定。
.
淨土法門的好處在哪裡?不要照見,不要照住,只要有觀照功夫就行了。觀照在淨宗裡面就是功夫成片,這個我們努力一下確實可以做得到。什麼叫成片?這是昨天跟諸位說了,我們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其他一切憂慮牽掛統統捨掉。諸位要記住,是叫你心裡面不要有牽掛,不是叫你事上沒有。在事上,你有家庭,你有事業,你要認真努力去做,心裡面不要牽掛,心清淨。所以佛家講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是叫你什麼事都不做了,那你就把佛的意思錯會了。佛教你身心世界放下,是從心地放下,不是事上放下,事沒有妨礙。諸位要知道,《華嚴》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事沒有妨礙,妨礙是心,是從心地放下,這個就對了。
.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到這裡是一小段,這一小段是講五蘊的空相。『色』是物質,物質不是真的;『受想行識』是心理現象,也不是真的。「受」是享受,「想」是思想。「行」是念念不住的意思,行就是不住,它不停,不能夠停住,這個叫行;譬如我們一個人,從生到老,不是一年比一年老,不是一月比一月老,剎那剎那老,它不停。「識」,唯識裡面講的阿賴耶識。這四種都是屬於心法,識是心之體,受想行是心的作用。所以這個心,就是你的妄念一個一個生滅不停,這是屬於行,妄念生滅不停。為什麼說它是假的?佛法真跟假的定義,簡單的說,真它是永遠存在,永遠不變的是真的;如果它不是永遠存在,它是暫時的存在,它是剎那在變化的,這個就不是真的。
.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如果這個空解釋什麼都沒有,那是錯誤的。所以空不能把它當作無講,空是有,有形相、有作用,沒有自體。所以從體上講是空的,從相上、作用上講是有的,空有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空就是有,有就是空,這個是比較上難懂一點的。底下這四句說明物質的真相,『色不異空』,不異是色跟空不是兩樣的,是一樣的,『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說明它的的確確是一不是二。古德常常用金與器做個比喻,把金比作體,體是空的,器是相。我們用黃金做一個佛像,佛像是個相,金不變,相可以隨時變,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色就好比是相,空就好比是金,所以說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不離開器,器也不離開金,用金跟器做比喻,這句話的意思就比較好懂了。從這個比喻體會宇宙的實相,真實相,它是這麼一回事情。心理的體用也是這樣的情形,像底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果我們把句子念完整來,那就是「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這說明了宇宙人生,色法是宇宙,心法是人生,這把宇宙人生的真相道破了。夢幻泡影,有什麼好分別,有什麼好執著的!
.
所以佛在《般若經》裡,《金剛般若》就講得比這裡多,「佛不度眾生」。眾生是誰度的?自己度的,你自己悟了,你自己得度,佛不能幫助你悟,佛也不能度你。眾生,一切眾生都是自悟自度,到你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你就悟了;度一切苦厄,你就度了,這是自悟自度。實在說,諸佛菩薩不過是把他自己自度自悟的經驗告訴我們而已,提供我們做一個參考,讓我們有一個榜樣來修學,佛對我們的幫助只限於這個階段。所以開示悟入,佛只能做到開示,悟入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他沒有辦法幫助我們悟、幫助我們入。
.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一段把世間一切諸法說盡了,也就是宇宙人生真相全盤托出,說盡了。眾生根性不相同,這就是對於一切法迷悟淺深不一樣,有些人對於色法迷得深,對於心法迷得淺,迷得深那就要細說,迷得淺的,稍微提一下他就明瞭;有些人對於心法迷得深,對於色法迷得淺;有些人是心法、色法統統都迷得很嚴重的,這是舉例而說,大別有這個三大差別,佛說法就不一樣了。譬如講五蘊,我們一看,他心法說了四個,說得多,色法只說了一個,這一定是迷心的人很重,迷色的人淺。如果是相反的,心迷得淺,迷色迷得重的,佛就講十二處。十二處講六根、六塵。如果兩者迷得都重?佛就說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心法裡面說了七個,六根裡頭意根是心法,六識是心法,意根加上六識,心說了七個,色法說了十一個,兩邊都說得很詳細。這是完全看聽眾對於色心迷的淺深,佛說法就不一樣。這一段裡面講了十二處、講了十八界,我們明白佛為什麼這樣說法。實在說,盡虛空遍法界,包括一切諸佛剎土,也不出這三大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佛講三科,不出這個範圍。
.
這些法的真相是什麼?佛在此地講『諸法空相』,這一句是綱領,一切法的真相是空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不生不滅。其實這一句是底下這幾句的總綱領。什麼叫做生?生是從前沒有,現在忽然有這個現象,這生了;滅,滅是從前有,現在沒有了。我們看到這個現象叫生滅。佛說我們沒有見到真相,只看到現象,沒有看到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他老人家告訴我們,是緣聚緣散。這個道理很深,假如我們真的搞明白、真的清楚了,我們會得一個很大的快樂,什麼快樂?生死沒有了。一般人對於死很恐怖,這恐怖沒有了,遠離一切恐怖。下面講「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恐怖真的沒有了,曉得什麼?曉得我們沒有生死,沒有生滅。
.
我們現在要說明什麼叫緣聚?什麼叫緣散?佛給我們講,一切萬法都是因緣生的,因緣所生的就不是真的。《中論》裡頭說得好,「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我是佛說的,那就叫空。譬如毛巾,這是個相,它是緣生的,我們看到是有,佛看到是空。怎麼是空?把這個線頭打開,一拆開一條,拉長時它是一條線,原來是一條線聚集成一條毛巾。線再一分析,裡面是纖維;纖維諸位再分析,現在科學家分析,就分成分子、原子、電子,分的時候他看到是那些東西。這是緣聚,才有這個相,哪有生?拆開來的時候,毛巾沒有了,滅了,是緣散了。這是緣聚散而已,並不是這個東西真的有生滅。《金剛經》上說「一合相」,一就是我們現在講基本的一個物質,是這個基本物質排列組合不同。我們現在講方程式,排列的不一樣,這樣組成分子,分子再組成物質,一切物質統統是這一個基本物質組合的現象,所以這一切相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的。在佛眼睛裡面,這一塊石頭、沙土跟我們講的金剛鑽,佛看完全是一樣的。
.
宇宙萬有從哪裡來的?是從我們自己心裡面變現出來的,心是能造,宇宙萬法是所造;心是主宰,佛菩薩不是主宰。所以,宇宙人生是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現在我們同在這個境界裡頭,這個就是說明變現有相似的,我變出來的境界,跟你變出來的境界,現在有相似的境界,其實絕對不是一個。譬如這兩盞燈放的光,我們看的光是一樣的,其實各是各的光明,你這個燈熄掉的時候,它這個燈光就沒有了,彷彿是這個情形。所以世界是自己變現的,十法界是自己變現的,一切諸佛是自己變現的,一切菩薩也是自己變現的,一切眾生還是自己變現的,除了自己之外,無有一法可得。這是真相。
.
這是說明為什麼『不生不滅』,就是緣聚緣散,緣聚的時候沒有生,所以緣散的時候也沒有滅。我們講生滅都是一個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實際上沒有生滅。生滅既然不可得,『垢淨』當然也沒有。『增減』,佛法裡面常說「無明減一分,菩提就增一分」,這不就增減了嗎?實在說,這是佛的方便說。換句話說,「生滅、垢淨、增減」這些現象,迷的時候有,悟的時候就沒有了。在六道裡面講、在十法界裡面講能講得通,它有這個現象存在;在一真法界裡面沒有了,統統都沒有了。一真,真!十法界、六道是妄。
.
迷妄裡面講有,真實裡面講就沒有了。《心經》是照見五蘊皆空的境界,換句話說,他是圓教初住菩薩以上的境界,他們境界裡面沒有,因此五蘊就沒有了。『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五蘊沒有了。五蘊沒有,這是講人我空,破了我執。『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句講的是六根;『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句講的是六塵;『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是講十八界,這就是說的法也空了。我執破了就超越六道,三界裡面生死沒有了;法執要是破了,變易生死也沒有了,變易生死也了不可得。下面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這是說到法身大士。法身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的。『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明既然沒有,那哪裡會有老死?生老病死俱不可得。
.
【無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包括一切大小乘佛法,都離不開這個四諦的範圍,所以四諦不完全指小乘。【無智亦無得。】這一句是從能證、所證上說的,能證是智,所證的是菩提涅槃。清淨心裡頭有個菩提,心就不清淨了。所以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如果還有個菩提、有個涅槃,那就有二物,二物就不是真心,就不是本性,真心本性裡頭什麼都沒有,那才是真正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佛法教學終極的目標,恢復自己本來面目。【以無所得故。】世間人都重視這個所得,這個虛妄的,不是真的,是假的,大錯特錯。覺悟的人,悟什麼?悟無所得。他覺悟了,他明白了,因為一切法無所得,世間法不可得,出世間法也不可得。
.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究竟涅槃,就是菩薩之所以成為菩薩。『菩薩』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的有情眾生,換句話說,他的情識還沒有斷乾淨,但是他雖有情識,他覺悟了,他覺悟個什麼?他覺悟到世出世法俱不可得。一切法都不可得,這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多』,要用現代的話說,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就是一切法不可得。你要是真正體會到、真正明瞭、真正做到一切法不可得,那就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了。他照見五蘊皆空,他當然心就沒有罣礙了。度一切苦厄,他當然就沒有恐怖了,生死的恐怖,得失的恐怖,輪迴的恐怖,統統都沒有了。『遠離顛倒夢想』,顛倒是執著,夢想就是妄想,遠離妄想執著,所以他得的是『究竟涅槃』。究竟涅槃是菩薩證的,偏真涅槃是阿羅漢證的。
.
【三世諸佛。】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重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是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古人把它翻作無上正等正覺,我們用現在的話講大家容易懂,究竟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把般若功能說到極處,菩薩、佛都是依般若智慧證得圓滿果報。
.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咒』,翻作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這個意思就像現在人所講的綱領,總綱領。咒是總綱領的意思,我們掌握它。這個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這咒到底是什麼?底下有咒語。咒語是密說,經文是顯說,顯密不二。你要問咒的意思是什麼?前面這個經文就是咒的意思,佛用密語做一個總結。密語只有佛知道,佛跟佛才懂得裡面的意思,菩薩也不懂這裡頭的意思。所以佛用個巧妙的方法,密說,沒得意思,你就不打妄想了,你只照這個去念,念到什麼?念到心清淨,念到心平等。心果然清淨平等就開悟,智慧就生起了。密咒通常不解釋的,只是照這個去念,不去解釋。我們會歸到淨土,這個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的的確確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無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
.
上一篇:楞嚴經 0001 ~ 0005集
下一篇:般若心經念佛說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