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06 05:05:55pulp

Choose the Life

往紐約的飛機再過四天就要起飛,剛剛整理行李到一半上網收信,
赫然發現信箱中多了一封從英國寄來的信,內容是Bristol 大學的
MA in Film and TV Production決定給我入學許可。

頓時只覺得頭皮一陣發麻。如果是去年此時的我收到這封信,也許
會興奮地從椅子上跌下來;而現在的我除了埋怨這個結果來得太晚
,更多的是對於人生際遇的不解與無奈。比起上帝,我們實在太過
渺小。

大學時一心想去英國念研究所,朋友都笑說我是一個被英國蠱惑的
人。房間牆上貼滿著英國樂團的海報不說,連喝水用的馬克杯、鑰
匙圈、桌布,都是從倫敦帶回來的印滿著英國米字旗圖案的紀念品
。而Bristol和倫敦的Royal Holloway,則是心目中的唯二首選。

退伍前心想碰碰運氣,反正英國學校不用申請費,胡亂準備了一些
資料,連Ielts也沒考就把這兩間學校的申請包裹給寄走了。 結果
當然是毫不意外地被拒絕,原本以為可以矇到 Conditional Offer
的美夢也泡湯。

退伍後去了紐約一趟,回國之後懷抱著紐約帶給我的美妙印象與申
請英國學校的挫敗經驗,霎時志向一改,原本將赴英留學視為一生
職志的我,竟然開始準備起托福、調查起美國學校的入學標準。曾
經迷戀著曼城、格拉斯哥、倫敦紅色郵筒的我,和英國的距離不知
不覺間漸漸拉遠了。

由於美國的申請目標只放在紐約,可以選擇的學校數目也很少。所
以仍然申請了幾間英國學校做為備胎,其中當然包含這兩間去年拒
絕我的學校。

四月開始陸續接到回音,而Royal Holloway竟然也給了我Offer 。
但經過各種考量,加上紐約的學校願意給我獎學金,所以還是放棄
了英國的機會。而Bristol至始至終沒有任何回音。

時隔四個月,在我已經訂完機票、申請完美簽,幾乎準備完一切赴
美事宜,而且早已忘記還有一間英國學校沒給我回應時,竟然接到
了他們的來信。

雖然我知道即使他們早點給我回音,我可能還是會選擇紐約,然而
讓我真正感嘆的是人生的不可預知性。我們的一生就在不斷地錯過
、追尋、意外、選擇之間渡過。大學時坐在房裡孵著英國夢的我,
如果知道三四年之後的一個晚上當我收到夢想中的學校寄給我的同
意信,而我竟然得寫信回絕他,那時比現在年輕的我會作何感想呢


以前的我會不會替現在的我感到慚愧,還是他也可以理解這種變節
其實也是一路走來的各個變因交錯之下的產物呢?我真心希望能夠
得到他的諒解。

選擇一個人生,選擇不同的道路。我們總是站在分隔線上,當我們
揮手向另外一端道別時,也許代表著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選擇一個人生,選擇不同的道路。當我們認為現在是最美好的狀況
時,也許我們正偷偷壓抑著過去的自己對於美好的定義。

選擇一個人生,選擇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