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02 05:46:14稻草人

台灣最後的海岸--阿朗壹古道(二)

聲音,其實也是景觀的一部分
以前旅行沒有真正查覺
這次的阿朗壹之行,倒是體驗深刻
 

 
就在行進困難時,
風呼呼地從崖底灌上,腳底頁岩刷刷地剝落,
沿路沈重的礫岩伴隨旅人,
隨海浪拍打岸沿
 
喀落~喀落~
滾擊聲
忽大忽小
夾藏在風聲中 
悶悶的,有點悲壯
 
隨潮來潮去,好像有故事梗在喉間,咕嚕咕嚕地嗚嗚咽咽....
像在這陳述這條古道,數百年來的歷史陳跡一樣:

平埔族馬卡道人躲避漢人追擊,走此險峻海岸線進到花東平原另覓生機
卑南南王部落追擊聖山下的漢人聚落,知本人循此海線逃離原鄉西返
而牡丹社事件,日本人在西南登陸地,駐紥進擊
殺戮聲往四方起落
更早之前,清廷就以海崖山嶺做為瑯僑往台東的戰略道
 
僅容單人通過的山崖上,眺望,太平洋無盡無垠地開展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
也許它太美麗,所以古今過多紛擾
 
 
 
在到達高繞頂點後不久就進到一片密林
看樹藤看枝幹的粗細,判別應是百年以上自然演生的熱帶林地
由於該處由南洋菲律賓等地北上的洋流行經,
是以植被應有很大的獨特性
但限於才疏學淺,這部分真難以涉略
抱此假設是因為下切山徑後的細黑礫灘為椰子蟹的棲息地
且漂有從南洋海域才有的棋盤腳種子(恆春亦有)
 
 
過全線唯一一處密林後 怎麼上來怎麼下去 且更難攀爬 
僅能手握繩索垂降
 
(真不曉得大家怎麼將單車扛上來..勇~)

 
總編大人少出遊,連手套都準備好了

 
 
那麼高 摔下去可不得了(本人耍寶中~危險不良行徑 不得模彷)
 
 
真的落差很大

 
烏鴉嘴就是烏鴉嘴 會摔還是會摔 
摔跤前一秒

 
摔跤了~

 
太窄小的山溝 連爬都很難轉身 沒爬起來

 
幫忙拿開相機袋

 
 
辛苦後看到開闊海洋 心情頓時輕鬆起來
海岸的石頭比起台東南田村段小 但巨大落石卻隨處可見

 
爬完辛苦的一段 大夥玩心亦起 在體能還沒耗盡前 開始一連串耍寶 只見摩西劈紅海
 
 
對海擲鏢鎗

 
作勢攀爬過山崖
 
 
快樂拍照啦

 
總編大人別打我 有違您專業嚴肅的平時

 
(待續)
菜包 2009-02-13 22:38:10

落山風的囂張季,能來這一段古道行,你真行啊!!
菜包當接駁輕鬆多了,雖然開了一天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