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的尺寸下繼續挑戰機構工程極限, Sony RX100 III 動手玩

Sony  RX100 的出現,可謂讓可交換鏡頭相機興起與手機普及後沉寂許久高階隨身相機市場再度活絡起來,尤其將 1 吋元件以及等效 24-105mm 的光學結構濃縮在能收納進襯衫口袋的尺寸內,讓不少採用 1/1.7 吋元件但體積大上不少的同質性相機汗顏。

當然這世上沒有完美的相機, RX100 在推出一年左右發表第二代 RX100 II ,在體積幾乎未改變的前提下,將感光元件由 Exmor CMOS 改為背照式的 Exmor R CMOS ,並且加入翻轉螢幕以及機身熱靴供以安裝閃燈與電子觀景窗,另外導入 WiFi 與 NFC 功能,改善高 ISO 表現以及拍攝的彈性。然而光是這樣還是未能滿足玩家對它的期待,尤其是最大僅 f4.9 的遠端光圈。

於是 Sony 再次推出 RX100 III 這款第三世代的 RX100 ,雖然外觀幾乎與前兩世代相同,但 Sony 的工程團隊彷彿哆啦 A 夢一般的在這第三次的進化,設法將先前消費者的願望實現在如此緊湊的機身內,雖然結構有所取捨,但換來的是整體的大進化。

跳轉開始介紹

RX100 推出時,就已經讓人對於 Sony 能把如此複雜的機械結構塞進一台僅有口袋大小的相機內感到驚訝,而 RX100 II 則在略為增加重量與體積小幅增重下增加翻轉螢幕,而到了第三代的 RX100 III ,外觀與尺寸也大致延續前兩作,但卻是一次較大幅度的改版。

RX100 III 的物理結構改良的地方有三個重點,首先是全新設計光學焦段略減的光學鏡頭模組;其次是把可翻轉 LCD 結構改變;最後則是機頂機能的重新配置,取消熱靴並將內建閃燈轉移至此,而原本的內建閃燈的位置則給了一個大驚喜。

(廣角)

(望遠)

RX100 III 放棄了原本的等效 24-105mm f1.8-4.9 蔡司鏡頭模組,改用全新的等效 24-70mm 模組,如果光看焦段的數據會很難理解 Sony 為何會做出此決定;然而有捨必有得,這個全新的 Vario-Sonnar T* 24-70mm 九群十片鏡頭模組並非降級,反而獲得 f1.8-2.8 的光圈值,原本被詬病的遠端光圈雖無法與廣角端同樣,但 f2.8 的光圈則提供更好的望遠端可用度。

先前的 RX100 II 開始導入翻轉式 LCD ,不過結構如同 NEX6 、 NEX7 一樣,僅能提供上下翻轉的拍攝模式,雖然已經比起固定式 LCD 有較多的使用彈性,但對一些不能翻轉自拍就馬上列入排除選單的朋友來說就有些抱歉,故這次 RX100 III 的翻轉機構可以向上翻轉 180 度提供自拍功能,滿足愛自拍的玩家的需要,翻轉後也會提供倒數 3 秒的機能提醒即將自拍。

至於機頂的重新配置可謂 RX100 III 的重點,此次捨棄 RX100 II 的機頂熱靴設計,將內建彈出式閃光燈的位置移到中央,至於原本的閃光燈位置則加入一個相當驚人的設計,就是彈出式的電子觀景窗結構。

為何會採用彈出式設計?這也是因為不想改變原本的尺寸大小,若要採用固定式電子觀景窗設計,機身勢必會變大,且 LCD 可能也無法翻轉自拍,所以乾脆把電子觀景窗融入原本收納內建閃燈的位置。

這個電子觀景窗採用 0.39 吋 144 萬畫素的 OLED,預設彈出與收納會與相機開關連動,使用時需要把觀景窗拉出才能正常工作,另外屈光調節也藏在拉出後的機構上,而且這個電子觀景窗也與鏡頭同樣採用蔡司的 T 鍍膜,可減少眩光的情況。

至於 RX100 III 機身的電子性能大致延續 RX100 II ,採用同樣的 20.1MP 1 吋 Exmor R CMOS 元件,不過搭配更新一代的 BIONZ X 引擎,除了加速照片處理速度外,也導入高感光局部降噪的新機能,可針對雜訊較多但細節較少的暗部進行明顯的雜訊抑制,而明亮處則盡可能在不破壞細節的前提下進行降噪處理。使用介面大致延續 RX100 II 。

至於非連續對焦連拍達 10fps ,連續對焦下為 2.9fps , ISO 範圍為 125-12,800 (可擴充至最低 ISO 80 ),並且也導入針對高畫質錄影可保留較多資訊的 50Mbps 高流量 XAVC S 格式以及同時記錄 XAVC S 或 AVCHD 搭配 720p MP4 的雙格式錄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