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17 14:33:44Profiler

GAY PRIDE大遊行!

2002年,profiler因緣際會地來到美國舊金山,短暫離開了10年的職場生涯,在下一段工作轉變前,獲得了一個心靈淨空沈思的機會,也留下了一段人在外地的日記。
6月30日是Profiler抵達San Francisco的第二天,在市內正好碰到一年一度的Gay Pride大遊行。

那天在舊金山算是少有的好天氣。這個都市的溫度對台北人來說,顯然不太難適應,難的是一天當中得經歷極大溫差(攝氏12度到23度),以及一個都市裡同時在兩個地方有不同的兩種天氣。

許多美國各地的同性戀者,雙性戀及變性者會來此地進行一年一度的大遊行。來說明同性戀不是羞恥的事,而且要大聲地站出來為自己說話。

除了昨天以為有的消防局、警察局中的同性戀者,組隊出來遊行,還有知名藝人、媒體工作者、民意代表,甚至在同性戀仍被嚴重排擠的軍隊,一樣有人出來遊行。

現場突然聽到舞龍舞獅的鑼鼓聲,對了,中國裔的同性戀者!接著還有戴著形狀特殊帽子的菲律賓裔美人,或是四十年前即已出櫃的老同性戀也坐在車上,向觀眾揮手。還有號稱自己是一般性向(straight)者支持同性戀者權益的團體。至於底下的觀眾,也出現許多「男男」、「女女」的組合手牽手,或摟在一起出來觀看,為遊行者喝采。

同性戀並不奇怪,但其中許多的同性戀者觀眾及遊行隊伍的裝扮卻實在奇怪。這個音樂大聲播放,人群喧鬧的時刻,其實反而使我相當為之感動,因為你身處在群眾當中,聽到他們發自內心的與遊行隊伍喝采互動,會充分感覺到舊金山這個都市對於少數團體的包容,對於人類差異的尊重自覺,雖然每個都市都有其陰暗面,但是舊金山城市性格的基本調性是個極為友善的都市。

然而在難眠的凌晨,我讀到免費週報The San Francisco Bay Guardian寫著在Gay Pride的活動中,竟也有一個同性戀組織叫做Gay Shame,專門要跟這個活動唱反調,搞反動,為什麼呢?他們認為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必須要對抗資本主義。許多大廠商如Budweiser、Smirnoff、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出來贊助花車,使他們覺得同性戀被「同化」(assimilation)
了。就連今年的大會標語「Be Yourself, Change the World」,似乎脫胎自Budweiser啤酒的廣告詞「Be Yourself, Make it a Bud」。

我覺得開放社會的特徵是百家爭鳴,對立的意見在爭論著,但是在不消滅對方的前提界限下,豐富著社會的多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