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7 00:06:41adao

4990M106 找來陳妍希,客服就能變沈佳宜?

作者:唐崇達

  每一次只要有部電影深深受到大家的喜愛,或者是票房居高不下,那麼那對主角們就會變成各大廣告爭相邀請的對象。為了能延續電影中的熱門,總會有廠商快手快腳的搭起便車來,找到片中的男女主角,拍起與劇中人物相同或場景近似的「聯想廣告」來。

  像是幾年前爆紅的一部電影『海角七號』,在當時爆紅而餘溫還在的時候,主角茂伯和田中千惠可說是當時炙手可熱的廣告代言人,恆春在一夕之間也成為最熱門的廣告景點,不過等到海角效應過去之後,劇中的梗或人物的邊際效益,被消耗到如同殘渣,再也榨不出利用價值時,這些在熱潮時搶破頭踴進的商人,也可以如退潮般快速湧退消散。

  在前年最夯的國片『艋舺』也是如此。從電玩廣告到漢堡廣告,那陣子連轉台都可以看的到『兄弟』的影子,也不管裡頭的廣告內容適不適合自家的產品,硬是要和兄弟兜到邊。

  像這篇文章所討論的沈佳宜,也是去年國片最夯的女主角,她代言了一個匯豐銀行的廣告,內容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男女主角,以客服人員和卡友之間的對話所展開,到後來卻因為聲音在職場上相遇。不只這部廣告,打開電視常常都可以看到女主角沈佳宜的影子,最近還有一部是燕麥牛奶之類的廣告

,裡面的內容是採用《那些年》電影裡的台詞對話,老實說,我覺得廣告內容其實根本就和那些台詞串連不起來,讓我覺得有點突兀,不過整體來看卻也讓人認為模稜兩可。

  以這篇文章所討論的匯豐銀行廣告,作者說如果撇開因《那些年》而走紅的柯震東與陳妍希的寄情因素,老實說,除了「柯先生,下次去上海,皮夾別再弄丟了」那句俏皮的對話之外,這支片子大半的對話是有些枯燥無味而乏善可陳的!充其量,只是請了一對因電影,而讓大家對著過去的高中歲月,有著緬懷回憶的男女主角,來講一段銀行客服人員與卡友間,行禮如儀的對話而已。

  這篇文章提到,匯豐銀行的企圖,是想用甜美的陳妍希,讓消費者把每一位客服專員都想像成《那些年》中的沈佳宜,進而變成話題,固然因此而達到吸睛目的,只不過一看到從頭到尾斧痕斑斑,充滿著不遮「演」的置入味,又讓人覺得就跟以前許多搭便車的廣告主一樣,只是趁著熱潮在消費電影而已。

  其實看過他的分析之後,再仔細思考廣告內容,好像真的是如此,那些搭上國片熱的廣告如果都去除掉主角的話,廣告內的對話甚至內容真得都變得枯燥乏味。不過這也是代言人為什麼夯的原因吧,因為有了主角們的加持,才會有觀眾們的目光阿,這也就是代言人為什麼那麼重要的關係吧。

 

出處:http://www.brain.com.tw/Famous/FamousContent.aspx?ID=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