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2 15:58:12powang

阿砲講古 晁錯真的錯了否??忠心的下場?? 掛了一次唷

歷來的古聖教訓教我們說,忠君愛國為第一。
但是是真的嗎??看了今天播的大漢天子後,有了一個不一樣省思啊。
晁音同「ㄔㄠˊ,朝」錯,西漢時期的人物。
大約是介於漢文景兩代間的人物~~,悲劇的性格啊唉
他是穎川人氏,早年於文帝其間。文帝為了選才寫了一篇求才文「收錄於古文觀止」
而他被選於其中,立論正確和犀利,他作人太剛練剛強了,和同僚們相處不佳。
也造成了日後他被砍了的一個因素之一。

當時匈奴仍強,加上諸候王的勢力大,晁錯上書寫了許多有用的建議和立論。
文帝沒有盡數聽之,但仍然採用其建議,對他嘉許有佳。
大凡有才幹的人,個性多為怪異。所以雖然才華盡顯,受到肯定。
可是卻被袁盎為首的一群人所排擠,世所皆知。
但是太子卻很善用他的計策,後來的景帝很挺他。 他也樂於有個明主而努力辦事~~

先說明一下當時的情勢吧,漢朝高袓初期時。一統全國後,曾一度想要將困擾
漢朝多年的北邊匈奴一口氣掃平,無奈卻被困。後賴 陳平的計謀而退回
自此對匈努改採和親政策,而當時劉邦為了怕異姓王取代劉家天下。
自已把一堆老將給拔了,韓信、英布、彭越、盧綰 等等人士皆被其一一清除掉。
為了力保劉家天下,便大封劉氏宗親為王,殊不知也為後來帶來禍患。

諸候王擁有各自的領地,連官員含稅收兵力也是個自已的。
完全不受中央的節制,所以常常造成中央的困擾。尤有甚者更不把皇帝放在眼裏~~
長此以往下來,自然是不可取的,所以文帝時採取一些相關比較和緩的政策。
慢慢把權力要回來,文帝死後。換了景帝上位後,晁錯知民所苦和國家的未來發展
他立刻上書三十篇,書中盡把削藩、軍事、民生影響各方面所及盡書其中。

景帝看了大喜,可知和當權利益著強碰是大呆瓜的。誰願當鳥鴉呢??
當然造成了諸候王對他的超賭爛,連一點點的超口愛都沒有的。




所謂棒打出頭鳥,要出名的代價很大的。
晁錯應該是有老爹的種才是,老爸知曉他上書後,召他回家幹古。
說道:你認為帶頭要求去削滅這些人的領地,加強中央是對的嗎??
殊不知這是取禍之道嗎??弄不好的話連家人也給你一塊當陪葬品了。
這是劉家的天下,皇上對你再信任。對象畢竟是劉家自已人,關鍵時你會被犧牲的。
不如趁勢下野,回家種田卡安全。
晁錯真是硬漢子,說道 我不能放任 國家如此被輕賤,長此下來宗廟不安。
晁爸爸說了:唉 劉家安,我晁氏亡矣,我不願見我身後如此之慘。 便服藥而亡

自此七日後,果然七王相續判亂,宣佈脫離國家管治。
這些個劉氏宗親王早就有反景帝的異心了,只是缺乏一個藉口而已。
便以清君側為名,上書說晁錯有二心、離間劉氏宗族感情,削藩只是一個藉口而已
強力要求把他給卡嚓囉、景帝此時心中也困惑了~~~~

加上整個朝野對當時所謂的七國聯軍高達二十多萬、被其勢力給驚嚇倒了。
朝野的輿論皆對晁錯不利,皆認為這次的亂事都是由他而已。
景帝本來對他的信任,受到這些人和情緒的影響到。
讓他也動搖再三,最後更由晁錯的政敵抓準時機袁盎上書說道。
只要把晁錯給結果了、一切亂事皆會平定下來。
景帝最後只好接受了意見,把晁錯處以東市腰斬。
景帝以為就可以就此平息此亂,殊不知 吳王劉濞 早就不爽他很久了。
根本沒有停止反而更形加大亂事,景帝自此才知錯殺人材。

後來亂事請出了 太尉 周亞夫,周亞夫以「聲東擊西」之計,僅短短三個月
便把亂動全國的七王之亂全數平亂,再次將漢朝的天下穩定下來。
我說為什麼忠心的下場是錯的,我一直以為書上寫的 文景之治是西漢中興明君。
可我錯了,晁錯認真為國設謀。努力於將分散的權力透過這些方法給集中起來。
不是為自已,可景帝關鍵時期不能有力的給他支持,懼怕諸王勢力。
竟然將忠於國、忠於已不會自已的晁錯給斬於東市,自斷臂膀。
而周亞夫的下場也不好過,在漢朝最危急之勢,他站了出來為了保衛中央和皇權。
在勢最差的情形下,硬是把勝負轉於自手之中。讓漢朝轉危為安~~~

你以為他的下場是什麼,唉 自古功高震主。 亂平後,竟被景帝視為眼中釘。
竟然在其在世期間說了一句傷他的話,言道 周亞夫一副不滿足的態度,實在不適合於做為我這年輕皇帝的臣子。景帝不曾細想嗎??當真要反的話 當時加入諸王的位子
豈不更有贏面,何苦來哉的加入局面最不被看好的中央呢??

竟然說出如此傷人的話語,後來周亞夫的兒子早逝。
按照當時習俗,生者要為亡者購置大量兵器陪葬。
景帝聞之竟然趁其不備,派出官員將其捕入獄。
審判官問何以判亂呢?? 他答曰,這些兵器都是陪葬用怎麼判亂呢??
審判官回答,沒錯就這些武器無法使用,但等你掛蛋了就是最好的反判武器。
周亞夫聽後,超級生氣五日不食,最終吐血而亡。
可以想見他心中的不滿和憤恨啊~~~
忠君愛國的下場竟是如此之慘~~ 為了心中的道和義為國盡忠換來如此結局
想到豈不後悔流淚搞心酸呢??

大丈夫不可以輕易的許諾和許身於人,一定要好好的思考此人是否為你值得忠心
否則在你用盡心力,努力辦事後換來的下場卻是這種讓人難堪的結局。
能怪的了誰呢??只能想想自已的笨吧 ~~
世上的事總之很難讓人判斷清楚,所謂的忠義兩字很難一一說明。
向來所謂的忠奸只有當時人說了算,假使當時七王成功的推翻了景帝呢??
歷史又該如何的改寫呢?? 有聽過明朝的明成袓朱棣吧
他也是為了反抗其姪子建文帝的削藩政策起兵反擊。
成功地易主明朝後,就被寫進了明史裏。後來的鄭和下西洋也是他的主意
所以說啊 忠義,真的很難被辦別啊~~ 在當時和後代的說法是無法取得一致性的。



附上歷史 資料
七王之亂
是因為由被封為吳王的劉濞「音同 ㄆ一ˋ] 為中心的七個諸候王國所發起的
楚王 劉戊
膠西王 劉卯
膠東王 劉雄渠
濟南王 劉辟光
淄川王 劉賢
趙王 劉遂

途中吳王劉濞還曾經聯絡過
齊王 劉將閭
濟北王 劉志
淮南王 劉安

不過那三個王因為國內局勢而沒有答應出兵

匈奴方面
趙王劉遂的確是有連絡匈奴部族打算南北夾擊長安
但是因為談判不合而導致匈奴沒有在七王之亂中率軍南下


以上資料 奇摩子知識家 加上 我虎爛而成



圖片說明
圖1:漢景帝劉啟少年時當太子的時候,曾因六博爭道,以博局相擲擊,誤殺了 吳王 濞的太子,種下了未來「七國之亂」的禍根

圖2: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的真英雄。周勃之子可惜下場不太優就是了。
圖3:漢景帝死後的家陽陵
圖4:不知那撿來的 晁錯削藩封面
圖5:景帝之後的繼位者,漢武帝也不是全然的好帝啊唉啊啊
mi ya ko 2006-07-02 22:30:29

難怪現在ㄉ職場都提倡老2哲學..
果然是有道理ㄉ

版主回應
老二不夠
至少要當 老四老五老六 吧 ^^
2006-07-02 23:22:08
瑪友友 2006-07-02 17:18:46

嗯~我很仔細讀了這篇晁錯諫言~功高震主我也曾有過~後來就要調整自己的工作態度~以及對待老闆的方法~~~要想辦法不樣讓老闆認為你是在諷刺罵他笨~~~~然後還要想辦法讓老闆聽我的
這樣在職場上才算是成長~
這樣才算是贏過老闆~也算是幫自己保住腦袋的一個忙

氣到吐血而死嗎? 這當然是要避免的啦~~正所謂~~~~
君子報仇 三年不晚~~Don’t get mad.... Get Even...

版主回應
兼然 鋒茫不外露,藏於內
是對的~~

裝呆呆過自已日子比整天出頭好多了^^
2006-07-02 19: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