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16 13:44:52pkl

[拳擊雜談]-從Jimmy Cannon看體育專欄作家的「真相」觀

[拳擊雜談]-從Jimmy Cannon看體育專欄作家的「真相」觀

體育記者的職責,就是把「全世界帶進那道漂白和加工的圍牆內。」

-Jimmy Cannon

《Jimmy Cannon的寫作觀》

談到國外的體育專欄「作家」,筆者最崇拜的專欄作家是Jimmy Cannon,這位具有東岸知性風格的古典型體育記者,他在60年代幫《New York Post》(《紐約郵報》)寫專欄的時候,堪稱是最能影響運動界傳播的人物,雖然不免有「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毛病,但其重視選手尊嚴以及塑造運動「典範」的素養,卻是無人能及。
Jimmy Cannon的寫作風格,往往帶有很嚴重的「知識份子」感傷色彩,他寫Joe Louis的文章中甚至有「Louis是他的族群-所有的人類-的榮耀」這樣的句子,他是全美第一個週薪1000美金的記者,當他1959年來到《New York Post》的時候,已經是這一行呼風喚雨的人物,但呼風喚雨的背後,也是老化和守舊的開始。他對於新事物的接收能力不甚高明,尤其是當時在圈內流行的用佛洛伊德心理分析來解釋選手的表現的風潮不以為然,雖然他不免成為一個傷時感懷的老者,但他的才氣和語言能力確實是藝冠當代,堂皇而不晦澀,相信體育的力量,當是Jimmy Cannon文風的最佳寫照。


像Cannon這種古典型的記者,反映在採訪的態度上就像是欣賞藝術品,對藝術本身可以批評,但不會踐踏藝術,反映在採訪的動作上,就是欣賞彼此的「對話」,極少會有搶了麥克風,然後對著選手嚷道「你剛剛被打了全壘打」,或是「你在一回合被擊倒」的感想如何如何的動作,因為這種「花栗鼠」式的體育記者,都是所謂美國「美好時代」記者的大忌。


按:所謂的花栗鼠云云,以Jimmy Cannon的說法,就是當電視轉播興起,報紙和廣播不再是獨占媒體時,所產生的記者群像。其採訪標準的動作也很簡單,就是選手一結束比賽,馬上一窩蜂的擁上去,把該問的問題,以及該鞭屍的對象羞辱完了後,又趕快去找下一個對象。這種搶快的「現代型記者」其思緒和所寫的東西往往未經沉澱,Cannon當然不以為然,更令他詬病的就是,記者有把自己的權力無限上綱的傾向,一個小報的新記者,只要有機會掌握記者會的發言權,都可以恣意以尖銳的問題羞辱選手,但筆者以為這種尖銳的發言,往往也可以採訪到昔日古典型體育記者所不能發掘的新聞。這倒是Cannon所未及的了。


《Jimmy Cannon對「真相」的觀點》


他和Jack Newfiel等新一代體育作家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在「真相」這一個準則方面。

新一代的記者勇於去扒糞和揭發運動場上的黑暗,而這一種態度卻為Cannon所不取,他一樣也痛恨那些臭名昭彰的惡棍,但絕不會輕易的去毀掉「一個城市的希望。」

現代的格鬥迷可能很難想像,在Cassius Clay(Ali的本名)以前,拳擊手的主辦和催生,都和各州的黑道脫不了關係,現代拳擊雖然也有所謂的「黑道」(就是吸血不嘗命的拳賽經紀人),但比起黑影幢幢的1930-1950年代,算是比較上正軌了。

在那個大牌體育記者可以自由出入大聯盟休息室的年代中,頭號大牌Cannon不可能不知道Joe DiMaggio的冷漠與驕傲[1],也不可能不知道當棕色轟炸機Joe Louis因為濫用藥物導致精神分裂與錯亂[2],但這些東西能夠寫出來嗎?記者究竟是要拼命抓出隱私,還是要報導這些人非凡的體育表現?Jimmy Cannon無疑的是選擇了後者。

按:Joe Louis是歷史上在位最久的世界重量級拳王,其簡歷如下:

姓名:Joe Louis

生卒年:生於1914年5月13日,死於1981年4月12日。

外號:Brown Bomber

身高:6呎1吋半。

體重:197-214磅之間。

生涯戰績:66戰63勝3敗。

拳王在位時期:1937-1948,25次防衛成功。有史以來在位最久的重量級拳王。
Joe服的是二次大戰的兵役,和Ali那個聒噪的傢伙可不一樣,他1942-1945年加入陸軍殺敵,為了向這位偉大的拳王致敬,這段期間是「unchallenged」,無人向他挑戰,但他也付出了重大代價,他戰後復員重返拳壇,再也沒有辦法重現他之前優秀而輝煌的表演,只好在1949年第一次宣布從職業拳壇退休,之後也曾經想要重返巔峰,但1951年老拳王在被Rocky Marciano痛擊以後,[3]Joe Louis終於淡出拳擊圈。這場和Rocky Marciano的比賽對Joe的創傷極深,諷刺的是這種世代交替的戲碼,不久之後在Ali和Larry Holmes又再上演了。這是一位偉大的人,筆者以寫他的簡歷為傲。
(被Rocky Marciano擊倒的Joe)

《筆者的運動寫作觀》

Jimmy Cannon的寫作觀放在今天的標準來看,當然有些過時,因為21世紀,筆者以為是「運動明星衰落凡間」的世紀,他們也是人,當然也會犯錯,但吾輩一定要跟著運動明星的惡魔尾巴起舞嗎?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只需要追星族,不需要運動記者,也不需要運動作家。因為在「Stars」以外還有更多東西需要集體意識的覺醒,更多東西需要主體意識的書寫,筆者認為這些東西往往更可貴。茲舉數例如下:

一、 以「摔角」為例,與其像化名「Mister 高橋」,大寫《流血の魔術 最強の演技―すべてのプロレスはショーである》(講談社刊)這一種全面掀底牌的專書,或是大寫力道山死於小混混的刀下(也有可能是他受傷後還無所忌憚的大吃大喝所致?)的內幕,不如把重點放在「摔角」這一個「表演」的論述上,或是力道山對戰後日本的影響還比較有價值。[4]

二、 以Pride為例,與其去痛斥高田道場包攬把持的內幕,不如把重心放在Pride的選手型態的轉變上還比較有意義。

三、 以K-1為例,與其去大爆佐竹雅昭當年與K-1的齟齬內幕,不如去探討後石井館長時代的K-1究竟會怎麼走為宜。

四、 以筆者最愛的Boxing為例,與其去炒Don King當年抽了Michael Spinks多少佣金[5](可能是1300萬美金的5成)的內幕,不如去探討四大拳協在1980-1990年代各立山頭,對美東、美西、中南美洲、歐洲、遠東、南非等各自著重領域的影響為宜。

台灣「競技記者」這一行,保證餓死沒人理,筆者只是個Fan,本行是文史研究,距離真正的記者和作家還差的遠,聊發數語,謹以此與諸位先進前輩共勉之。


[1] Joe DiMaggio雖說是繼Babe Ruth和Lou Gehrig之後Yankees最偉大的巨星,但其個性是又冷漠又疏離,光鮮而紳士的背影下,器量著實不大,甚至當他生涯晚年Mickey Mantle加入時,還被DiMaggio狠狠的排擠。
(手持Joe Louis的拳擊短褲的Malcolm X,身旁的是小野洋子和John Lennon)

[2] Joe Louis在黑人心目中的地位,其實不見得比Ali低,Cassius Clay其實是一個又聒噪又討厭的傢伙,他「排斥」越南兵役的動作,筆者以為只是符合了那個時代的主流氛圍而已,因為這位Ali仁兄的宗教以及政治判斷能力很有問題,他摒棄偉大的Malcolm X(這部片1992年有拍成電影,台灣中文片名叫做《黑潮-麥爾坎X》,由Denzel Washington主演,算是不錯的傳記電影),而去擁抱一個有性侵害和侵占嫌疑的Elijah Muhammed。Joe Louis則選擇去服二次大戰兵役,選擇沉默的面對他的膚色,加上他本身不純粹是黑人,主流媒體封給他棕色-「Brown」這個字,其實不無嘲弄之意,但他都坦然面對,非裔美人對他的尊敬無以附加,甚至有黑人死囚在被處決時,最後唸的不是「Jesus」拯救我,而是「Joe」拯救我的說法,Joe Louis在拳壇的活躍期很長,到了37歲還在頂級拳賽中出賽,但晚年深受藥物和運動傷害所苦(他退出拳壇後甚至有去打摔角的紀錄),嚴重的精神官能症讓他懷疑國稅局和FBI官員都是要謀害他的兇手。

[3] Rocky Marciano,生於1923年9月1日,卒於1969年8月31日,戰績是49戰全勝,6次防衛成功,拳王在位年數1952-1956,他打敗Archie Moore以後就突然宣布退休,數年後猝逝,對此媒體和拳擊評論家有許多的傳言,一般認為是Rocky自己已經發現他身體有異常,才在高峰時退休。Rocky的身材算是小號的,只有5呎10又1/4吋,體重大概只有185-190磅而已,其雙拳像開山機一樣有力,堪稱是近代美國「白人」當中最具天份的拳王。Jimmy Cannon說他是「拳擊這大垃圾場當中遺世而獨立的玫瑰。」(”Rocky Marciano stood out like a rose in the garbage dump.”­)

[4] 這本書現在有出文庫版了,才700多日幣而已,算是全面大爆職業摔角「結果事先預定」內幕的書,有興趣的同好自己去挖來看。

[5] 即Michael Spinks對當時WBC、WBA、IBF統一拳王Mike Tyson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