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11 09:57:53尚未設定

【試答】讀中文系的人02

  古代的讀書人,基本上就是一般人認知的中文系,但是古人所讀之書卻遠遠超過今日中文系課程所設計的架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略知岐黃,粗通輿地,多才多藝者,甚至水利、軍事、器械知識無一不碰,哪裡是經史子集四部架構的中文系課程所能侷限的呢?尤其是翻翻歷代士人的讀書筆記,那才叫博學。中國文化是一大寶山,中文系的學生往往因為課程、教科書的慣性而把路子走小了,要麼如大春老師那樣「輕挑而危險的質疑」(參亂世之學一文),才能看破「層層積累的古史傳說」,原來不過是文獻逐漸層累地相互詮釋造成的現象。
  教現代思想的歷史系老師說中文系的學生就是愛把文字神聖化,作者神聖化,好像一字一句都不可以質疑。當然,把每一字都質疑了、考證了,這功夫清儒做得多了,現代考古學家、出土文獻研究者,依舊繼續再做,繼續思考思想史、上古史重新修訂的可能性。

  讀中文系,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活潑的心靈,對於知識有開放性的態度,清儒不似漢儒多講「師法」「家法」,清儒很多是「轉益多師」,所以很難說某某人是某某人的真傳,學術交流對話豐富時,知識不是壟斷於一家之言,而是在相互切磋討論中逐漸逬發激烈的火花,點亮了學術思想史的遼闊天地。

  今日不可能再走回三四十年前,師徒相傳,拘守一人一書研究題目,永遠在小圈圈打轉的生活,中文系要走出來與歷史系、哲學系乃至社會學系、人類學系各領域相互對話,對於知識採取開放的態度,對於理論要知道其侷限性,理論只是一個筏子,不是終點。更重要的是:不可以有偶像崇拜,一有偶像崇拜,腦子就僵化了。隨著閱讀經驗的累積,對於知識的判斷能力應該與日俱增。我想,人難免會有一段時期崇拜某某學者,我也曾有過那段日子,但我見識到崇拜者喪失知識的獨立性而說出類似神化那位學者的話時,我就已經走出來了。

  做學術研究,要不斷在知識場域探索新的議題,新的空間,中文系其實大有可為,只是需要補強更多不同領域的知識,而不能劃地自限,有自我滿足的一日。這一代的研究生,需要做得只能更多,不能更少。至於不做學術研究,在中文系所學所習,也可做為自己往後人生再學習的能量,以及較為淡然處世態度。實用型知識填滿了我們的生活,但日子不能永遠像繃緊的弓弦,要適度的放鬆,「一張一弛,天之道也。」空白,也是一種美。

**今天身體狀況好多了,正好可以回應一下網友的問題,其實可以細談的還有很多,但是還有報告要準備,所以就先擱著吧,日後有機會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