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7 23:23:23長不大的彼得潘

流水帳日記之第一章節……爸爸的職業

P.S.這篇竟然忘了從舊交友版移過來,因為娘家要搬家了,他們拿了一大堆接頭去賣,不曉得還沒有留……

 

小時候(每次都寫小時候,但到底是多小的時候呢?都沒有人知道,就像童裝故事一開場白,永遠都是「很久以前……」,再不然就是「很久很久以前…」,沒有人曉得究竟是多久以前),家裡做的行業(說穿了,就是爸爸的工作)是和電器有關。所謂電器不是家電,而是工廠用的。

 

以前我好可憐喔!每逢同學、朋友、別人問起:「你家在做什麼?」,我都側著頭、歪著腦筋想破頭,支唔其詞,因為它們不像〝老師〞可以具體地描述;也不如〝醫生〞那般能清楚呈現。有時候我回答:「我爸爸是商人,做生意的。」人家追問:「那他在賣什麼呢?」這下可苦了我,我又欲言又止地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老爸胡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亂用成語),總不能瞎掰我家在賣麵包吧?!

 

電器有很多類,我印象所及,還記得很清楚的有三種:

 

電器箱:偶爾房子的走廊會擺好幾個電器箱,為什麼要放在走廊呢?可不是我家是路霸,惡意佔用路權,因為它們太大了,即使立著也挺占空間。至於有多大呢?我們常躲在裡面玩捉迷藏遊戲,由此可知,那鐵箱的龐大對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我是巨無霸的體積了!

 

?:不知道叫什麼東西的東西,只覺得它怪模怪樣的長相像大一號的家庭式水龍頭,其實是工業用途專用。國小一二年級時,有一次社會課本出的習題,要小朋友畫爸爸的職業,我二話不說,也沒問過爸爸和媽媽,就憑自己的理解程度畫出圖來,旁邊還加註解說明:我的爸爸在賣水龍頭。後來媽媽檢查看過後,又把它當成一則笑話流傳下來了。只可惜,這本課本早扔了,否則留下來可是回味無窮的事。

 

接頭:從我很小會雙手並用栓東西的記憶開始起,我們全家(除了爸媽,還有我們四個小孩)就常聚在一塊圍成圓圈鎖接頭。真命苦!我們家孩子很早就是台傭,還是免費的童工!這個古怪的東西在一般家庭很難見到(基本上,是應該根本看不到吧),它們有很大的尺寸,也有較小的尺碼。都是固定請一家工廠代工生廠,噴上金色的漆後,一大袋一大袋用塑膠麻袋裝妥送到家中。要把一個長得像控船的方向盤的小零件,沿著螺旋方向慢慢鎖進另一個圓柱體。每鎖好一個,就像疊羅漢推疊在之前的上面。每5個成一組,如雙子星大樓的高樓大廈。數量愈來愈多時,不能往上套,就朝橫的發展,黃金巨柱逐漸排成、變形方形結構的建築。只是偶爾細長的柱子會像疊疊樂偏移,如比薩斜塔傾倒,只要一不小心,一座柱塔碰撞到另一座,便會產生連鎖反應,骨牌效應似連番倒下,還要再花時間把它們恢復原狀,重新整好。最後每二十個或二十五個再用紅色塑膠繩串起來(可不是在賣香腸),才終算大功告成!不過最後的步驟都是爸媽負責的工作,和我們可扯不上任何關聯。


(↑這就是接頭,可是笨妹拍太遠了。)

鎖接頭是一件很累的工作,要蹲著或坐在小凳子上微彎著身體脊椎,可沒法舒服坐著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是個苦差事!一旦連續二、三個小時,站立起來時恐怕背桿都挺不直了!這種現象發生在已屆中年不惑之齡的爸爸媽媽身上最明顯。萬一急著要交貨,還要挑燈夜戰,連夜趕工。稍大一點,我曾浮現為何不改善工作環境的念頭?只要請人家設計專門訂製一張夠大夠堅固如打麻將的桌子,必然有所改變,只是我也沒提出來。後來越長大越少鎖頭,一方面需求量減少,爸爸漸漸轉行;一個原因是我們上了國中高中,忙著念書補習;第三個因素是正值青春期,大家都偷懶不想做。

 

後來爸爸漸漸不做電器的生意,因為越來越難做,改做投資的生意,終究離不開商的本職。古時商人的階級地位最低,從「士農工商」這短短四個字的排列次序,便可由此得知。國小階段某年的父親節,我親手做了一張卡片,除了擅長的圖案和祝福字句,我又自作聰敏地加上旁白說文解字,唯恐人家看不懂似的,本以為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其實是畫蛇添足的多此一舉。我寫的是:有一個人想到外太空尋寶,但這只是一個夢想,因為他只是一個商人。如今回顧頭來,會覺得小小年紀幼稚得可愛,只不過「只是」這兩字太礙眼,用這種口吻好像商人是階下囚。倒是最常形容商人本色的「無奸不成商」,真的將他們視為(看作)很下賤。時空轉移,現今世界各國的經濟發、成長,哪一不是靠他們操作縱橫,有的還富可敵國;「政商名流」這句話的出現,更凸顯出能夠和政治名人相提並論,並足以抗衡的,也唯有商人之子。

 

現在家中地下室仍存放大量的?和接頭,以及粗壯的電纜線與電器類。踏進去時,會有誤以為進入哈利波特的密室錯覺,存放著小時我對這些不明物體的神秘回憶。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