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年代抒情美文──黃仲琮(羊令野)散文集《感情的畫》
【作家第一本書】 《感情的畫》/紅藍出版社, 1955年初版 (14/50)
1977年台北源成出版的《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裡,羊令野是排名緊接在「紀弦」之後的「第二大詩人」。就算是「依年齡排序」吧,同樣證明他多年來在台灣文壇以「寫詩」知名。但他來台後的「第一本書」卻是散文集,散文風格還是「張秀亞型」的抒情美文,這只要從書名:《感情的畫》四字,即可體會一二。作者於「後記」寫道:
「六年來在台灣,我仍舊一襲綠制服,一桿槍,一支筆,默默地工作著,戰鬥著,面對著國家民族的苦難,…我畫出了我要畫的感情」。
即使是拿槍桿戰鬥的軍人,一樣需要以筆桿抒情,或吐露心中感情。而作者以「散文畫情感」的手法,大部分採書信體。「書信體散文」可說是台灣早期文壇流行的文類,讀者熟悉的例子如: 陳之藩《旅美小簡》,張曉風《地毯的那一端》等,無不暢銷書市,叫好又叫座。本書以抒情文筆,或關懷碉堡裡生病的同袍,或思念家鄉親人,悼念死去的朋友…,字裡行間承載濃濃的思鄉情感。軍人坐在碉堡裡細心雕琢文字,寫新詩散文或構思小說,這樣的寫作身影在1950年代島嶼文壇,應是處處可見的畫面吧。
前面說了,早期寫散文的「黃仲琮」(1923-1994)便是後來的詩人「羊令野」。而1955年散文集初版時,「原野上一隻羚羊」的筆名尚未啟用或剛用於寫詩。某次接受訪問時他提到,早年寫散文多用本名,主因是:「總想藉著本名能尋找一些親友」。這句話透露了戰亂年代,知識份子背井離鄉來到海島的某種苦悶心境。他與同一年也在「紅藍」出散文集的魏子雲同是安徽人,年紀小五歲,兩人同因家學淵源從小受過中國古典文學的薰陶。
羊令野1949年來台後,在軍中服役長達二十七年。編過詩刊,1967年國軍成立戰鬥文藝工作隊,被選為「詩歌隊隊長」,他來台後一直單身未婚直到去世。除了編詩刊、創作新詩,擅長書法也辦過展覽。曾以「必也正」的筆名在副刊寫方塊雜文,有《必也正雜文集》於「水芙蓉」出版。
引幾句作者寫在《感情的畫》裡的抒情美文:
「寂寞,像蝙蝠的褐色翅膀飛滿了黃昏,半彎兒帶血的破月亮,懶洋洋掛在棕櫚樹上…」,這是散文題目〈晚禱〉開頭的句子,濃墨重彩畫出他在南台灣所見所感。難怪作者曾說:我寫一篇散文,乃是一首詩的錘鍊。他的散文觀是「陳言務去」,推崇「文學性高的散文」。
上一篇:廖鴻基: 《討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