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21:03:05Dumb Familiar

東坡詞札記 2

  [東坡詞札記 2]

靜聽穿林打葉聲

        Dumb 

  日前運動於黃昏,進度約一半時,窸窸窣窣的聲音傳入耳腦,甚是輕脆好聽,以為是身旁小樹林中有校狗闖入玩耍,或黑冠麻鷺正在覓食,又或者只是風兒吹過樹葉,但再仔細瞧,才發現,原來是天空開始降下小雨點,地面上確實有明顯雨跡。

  我戴著運動帽不怕下雨,其實淋點雨也無妨,離住處頗近,等會兒回到房間立刻洗個熱水澡便好。幸好最後也只是一陣小小雨罷,不久便停了。

  然而就在這短暫吉光片羽間,我立刻想到蘇東城〈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他的這闕名詞,令許多後代粉絲包括我,都著迷不已,不經意便會默唸起。

  熟讀古典詩詞的我,每每在慢跑或快走時,約莫70分鐘,會想起許多文人雅士的名詩或名詞,神遊於字裡行間,遙想其當年風流故事或困頓流離,於是時間常過得飛快,身體也就忘卻運動的疲累,天氣很熱有大太陽,流汗多時,「冷卻效果」更明顯。

  其中蘇軾的詞我最常神遊,每每在他「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的」行雲流水文思泉湧處,我也喜歡創造自己的雲水,有時是一段即興旋律,有時則是構思起歌詞。

  而今日突然想到,咦,這首〈定風波〉大家都照著東坡詞的原字句及當時創作背景賞讀,但,若不再以人類為觀照中心,也就是轉成專注欣賞大自然的美,正視自己的渺小,那麼前兩句我想不妨可改成:

  「靜聽穿林打葉聲,蟲鳥吟嘯且徐行。」

  原本想再加上兩句的,把它變成一首七言絕句,但轉念一想,何必呢,兩句即佳,毋需蛇足。

  這麼一改,就變成很符合我長期運動的親身經歷──相信也是許多人相同的......

  我住處附近很幸運有這麼一個校園,校園大致方正,有外環道路正好繞校一圈,全程距離約為2K,也就是2000公尺,恰能一覽校園各角落美麗花草樹木及建築,我有時清晨來,有時黃昏來,有時也會中午來,快走或慢跑,偶爾也走慢些,多則繞校園四五圈,少則三兩圈,總時間大概就70分鐘上下。

  總是輕裝來,身上不背小包,也不戴耳機聽音樂,當然手機也絕不帶著,我喜歡舒服安靜地,邊跑或邊走時邊聆聽大自然天籟:風聲、雨聲、樹葉磨擦聲、流水聲、各種鳥叫聲、蟲聲、蛙聲、松鼠移動或覓食聲、湖畔鵝鴨叫聲、遠處狗叫聲、籃球場的聲音、排球場的聲音、學生宿舍傳來的笑聲、樓上教室傳來的上課聲、汽車開過聲、外面馬路車水馬龍聲、樹葉及草地搖晃的聲音……噢,還有我自己的腳步聲。

  有時跑快一點時,渾重均勻的「呼吸聲」,也很迷人,因為那等於「健康」。

  而我當然也欣賞著別人各自個性的腳步聲及呼吸聲,因為總有其它的運動者,有幾位碰面幾次了,較友善的碰見時會互相道聲「hi」或「你好」或「早安」。

  「靜聽穿林打葉聲,蟲鳥吟嘯且徐行。」

  是呀,我們人類何不更謙虛一點呢?蘇軾原詞當然意境甚高,展現超然及隨遇而安的胸襟,鼓舞天下所有失意人,但總是仍為人類中心主義;我們畢竟俯仰大自然才能生存下去,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甚至連無生命的風雨日月沙石空氣等,我們人類都必須隨時依賴它們,缺一不可,不是嗎?

  而我這兩句,更比蘇詞原句多運用了擬人、一語雙關、白描及誇飾等修辭技巧唷。

  謝謝蘇東坡,他的詩詞總能在不同時刻撫慰我的心靈,並啟發我生生不息的文學靈感,如同這麼優美迷人的〈定風波〉,啟迪我這雖只是小巫見大巫、但也確實是生命真心誠意體悟的兩句借用。

  也謝謝這場超及時的小小小雨。

    2020.2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悄悄話) 2020-02-12 2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