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1 13:06:56Morris
健全銀行體質 從風控著手(上)
■蔣沛霖
台灣銀行業過去七年來之資產報酬率都沒有進步,甚至還退步,與國際性銀行之水準有一段差距,除民國93年之ROA為0.63%略高於0.5%外,其餘年度都低於0.5%,91年及95年則因國銀大打呆帳而出現負數。值得一提的是,國銀損失準備一向提存不足,若將此負面因素併入考量,則國銀與國際性銀行之差距將更大。(見表一)
台灣銀行業過去七年來之資產報酬率都沒有進步,甚至還退步,與國際性銀行之水準有一段差距,除民國93年之ROA為0.63%略高於0.5%外,其餘年度都低於0.5%,91年及95年則因國銀大打呆帳而出現負數。值得一提的是,國銀損失準備一向提存不足,若將此負面因素併入考量,則國銀與國際性銀行之差距將更大。(見表一)
究竟台灣銀行業與國外銀行在經營表現與績效之差距有多大可從跨國資料之差異分析窺知一二,筆者採用Bankscope之資料庫,從九個國家中挑選2005年財報總資產大於10億美元之銀行,分析1,993家銀行(見表二)可知,台灣銀行業在表現經營績效的兩個重要指標「平均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verage Assets ,ROAA)及「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Average Equity ,ROAE)敬陪末座,與日本堪稱難兄難弟。 在平均資產報酬率方面,42家國銀之ROAA為0.21%與最高的美國1.36%差距6.5倍;在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方面,國銀之ROAE為-0.22%,而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韓國等國之ROAE皆有兩位數之水準,國銀與第一名之韓國ROAE差距高達23.82%。 在放款損失準備佔貸款總額之比率方面,台灣居於第六名,至於末二名之澳洲及美國之銀行所提之損失準備則偏低;資本適足率及成本收益率方面,國銀的表現則處於中下水準。
■過度競爭釀風險
造成本國銀行經營績效不如他國之主要原因,在於國銀因過度競爭而忽略授信訂價及風險管理之重要性,一窩蜂低價搶生意而缺乏風險意識、同質性過高而不思風險分散,在存放款利差越來越低之情況下,導致金融界「時而企金風暴、時而消金風暴」,雖然最近之雙卡風暴讓銀行開始收斂業務及深思風險管理之重要性,但若不採取實際行動,如建立信評模型、信評系統建置、風險資料收集、風險基礎之績效管理等,恐怕過陣子又要重蹈覆轍。
■告別「三三制」時代
民國80年開放新銀行設立之後,前「三三制」時代(利差3%、下午三點陪客戶打球、壞帳低、損失準備低)正式劃下句點,後「三三制」時代來臨(民國80~91年,利差接近3%、下午三點仍陪客戶打球、壞帳接近或大於3%-無利可圖、業務主管撐不過三年)。 民國92年至今,筆者戲稱為「不三不四制」時代(利差離3%越來越遠—賠錢生意還繼續做、下午三點找不到客戶打球──都到大陸去了、壞帳高、損失準備提存不足、半夜三點驚醒業績達不到四成),95年第三季之利差跌入歷史的新低點1.85%。 而外商銀行的表現也是每況愈下,近10年來外商銀行的利差一直以鶴立雞群之姿高過本國銀行,兩者利差之差距最大在90年第三季曾高達3.07%。(見圖一) 但隨著外商人才外移至本國銀行、金融創新差異縮小,外商競爭力下降,其利差從民國90年第四季的6.03%,一路下滑到95年第三季的1.91%,而94年第一季及第二季的利差甚至低於本國銀行。 由此可知外商銀行在「利息收入」這塊業務領域,也開始占不到便宜了,無怪乎部分外商銀行已經撤出台灣市場,或是重心漸漸移往大陸發展。 持續且長期的低利差意味著國內銀行業之間的競爭已處於「為達業績,不管風險訂價」的境界,似乎有些銀行仍深陷此泥沼而無法自拔。
(作者任職於金融機構、FRM)
【2007/04/01 經濟日報】
造成本國銀行經營績效不如他國之主要原因,在於國銀因過度競爭而忽略授信訂價及風險管理之重要性,一窩蜂低價搶生意而缺乏風險意識、同質性過高而不思風險分散,在存放款利差越來越低之情況下,導致金融界「時而企金風暴、時而消金風暴」,雖然最近之雙卡風暴讓銀行開始收斂業務及深思風險管理之重要性,但若不採取實際行動,如建立信評模型、信評系統建置、風險資料收集、風險基礎之績效管理等,恐怕過陣子又要重蹈覆轍。
■告別「三三制」時代
民國80年開放新銀行設立之後,前「三三制」時代(利差3%、下午三點陪客戶打球、壞帳低、損失準備低)正式劃下句點,後「三三制」時代來臨(民國80~91年,利差接近3%、下午三點仍陪客戶打球、壞帳接近或大於3%-無利可圖、業務主管撐不過三年)。 民國92年至今,筆者戲稱為「不三不四制」時代(利差離3%越來越遠—賠錢生意還繼續做、下午三點找不到客戶打球──都到大陸去了、壞帳高、損失準備提存不足、半夜三點驚醒業績達不到四成),95年第三季之利差跌入歷史的新低點1.85%。 而外商銀行的表現也是每況愈下,近10年來外商銀行的利差一直以鶴立雞群之姿高過本國銀行,兩者利差之差距最大在90年第三季曾高達3.07%。(見圖一) 但隨著外商人才外移至本國銀行、金融創新差異縮小,外商競爭力下降,其利差從民國90年第四季的6.03%,一路下滑到95年第三季的1.91%,而94年第一季及第二季的利差甚至低於本國銀行。 由此可知外商銀行在「利息收入」這塊業務領域,也開始占不到便宜了,無怪乎部分外商銀行已經撤出台灣市場,或是重心漸漸移往大陸發展。 持續且長期的低利差意味著國內銀行業之間的競爭已處於「為達業績,不管風險訂價」的境界,似乎有些銀行仍深陷此泥沼而無法自拔。
(作者任職於金融機構、FRM)
【2007/04/01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