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3 09:06:49彼德
想法不同,最後的結果就不一樣
想法不同,最後的結果就不一樣
人的行為往往都在一念之間,而這一念之間,卻會讓形成不同的結果,如果將事情分成緊急與重要性兩大塊,自己內心會自動將自認為既緊急又重要事情擺在第一位,其他的優先順序就會自然而然的往後排序。
有這麼個有趣的寓言故事「一頭獅子很努力的最草原上追逐著一隻羚羊,結果因為羚羊使命的逃跑,獅子最終沒有抓獲牠的獵物,旁邊看笑話的獵豹取笑獅子已經老邁,沒想到獅子回了一句話『對我而言只是在追逐我的一頓午餐,但是對羚羊而言,牠卻是在保命啊,當然結果會不同』」,換種角度想想,如果這頭獅子最後因為連續幾天都沒有獵食到任何食物時,也許牠追逐羚羊的速度與技巧就會非常的成熟,因為這時候如果牠要是在沒有任何獵物可以進食,就輪到牠面臨到保命的問題了。
在職能模型的學理來看,人內心深層的態度與特質,如果要被改變,最佳的方式就是讓已經習慣的舒適區給移除,讓人面臨最強烈的挑戰與壓力,這時候內心的潛力就會被激發,也就比較容易改變,這樣的作法在心理學稱做「刺激」,當然,人遭遇到強大的「刺激」之後,會產生兩種極端反應,一個就是正面的改變,一個卻是極端的負面行為,像自殘或是傷害別人都是這樣類似的行為;而我所要談的重點在於,行為的產生全都跟自己內心對事情的認知程度,有極大的關連性,如果當自己認為事情是很緊急且重要的,個人一定會使出全力來做改變,反之就會意興闌珊,放著不去處理,而慢慢的等到這件事情再次提升到不得不去面對時候,他就會集中全力努力去處理。
這些年自己在幫很多好朋友、同仁在做職涯規劃與輔導時,常常看到有些人當我也如時的,將他優缺點與未來可能面對的發展限制與狀況,都已經明確的分析出來時,最後卻都因當事者不願意面對問題而無疾而終,但是,很好笑的是,過了一段時間等到問題嚴重到不得不面對時,他確反過來很積極的求我幫助他,只是有時候浪費掉這麼多時間,時機與機會都早已流失,雖可做一些補救,不過結果已經跟當初的計畫差距太大了。
想想人的生命中一定有很多次這樣的體會,因為當初沒有及時去做好與做對一件事情,而讓自己懊惱的經驗,甚至都會非常悔恨的期望「如果再來一次,自己一定會把這件事情看成是最重要的」;人看待一件事情與處理的態度,往往決定的就在於一開始對這件事情的想法而已。
人的行為往往都在一念之間,而這一念之間,卻會讓形成不同的結果,如果將事情分成緊急與重要性兩大塊,自己內心會自動將自認為既緊急又重要事情擺在第一位,其他的優先順序就會自然而然的往後排序。
有這麼個有趣的寓言故事「一頭獅子很努力的最草原上追逐著一隻羚羊,結果因為羚羊使命的逃跑,獅子最終沒有抓獲牠的獵物,旁邊看笑話的獵豹取笑獅子已經老邁,沒想到獅子回了一句話『對我而言只是在追逐我的一頓午餐,但是對羚羊而言,牠卻是在保命啊,當然結果會不同』」,換種角度想想,如果這頭獅子最後因為連續幾天都沒有獵食到任何食物時,也許牠追逐羚羊的速度與技巧就會非常的成熟,因為這時候如果牠要是在沒有任何獵物可以進食,就輪到牠面臨到保命的問題了。
在職能模型的學理來看,人內心深層的態度與特質,如果要被改變,最佳的方式就是讓已經習慣的舒適區給移除,讓人面臨最強烈的挑戰與壓力,這時候內心的潛力就會被激發,也就比較容易改變,這樣的作法在心理學稱做「刺激」,當然,人遭遇到強大的「刺激」之後,會產生兩種極端反應,一個就是正面的改變,一個卻是極端的負面行為,像自殘或是傷害別人都是這樣類似的行為;而我所要談的重點在於,行為的產生全都跟自己內心對事情的認知程度,有極大的關連性,如果當自己認為事情是很緊急且重要的,個人一定會使出全力來做改變,反之就會意興闌珊,放著不去處理,而慢慢的等到這件事情再次提升到不得不去面對時候,他就會集中全力努力去處理。
這些年自己在幫很多好朋友、同仁在做職涯規劃與輔導時,常常看到有些人當我也如時的,將他優缺點與未來可能面對的發展限制與狀況,都已經明確的分析出來時,最後卻都因當事者不願意面對問題而無疾而終,但是,很好笑的是,過了一段時間等到問題嚴重到不得不面對時,他確反過來很積極的求我幫助他,只是有時候浪費掉這麼多時間,時機與機會都早已流失,雖可做一些補救,不過結果已經跟當初的計畫差距太大了。
想想人的生命中一定有很多次這樣的體會,因為當初沒有及時去做好與做對一件事情,而讓自己懊惱的經驗,甚至都會非常悔恨的期望「如果再來一次,自己一定會把這件事情看成是最重要的」;人看待一件事情與處理的態度,往往決定的就在於一開始對這件事情的想法而已。
下一篇:「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