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1 09:54:03彼德
從「馬太效應」來談「大者恆大、贏家通吃」
從「馬太效應」來談「大者恆大、贏家通吃」
這幾年台灣的個人所得已經產生很強烈的M型的狀況,而會造成這樣的情況也就如經濟學所談的「馬太效應」,大者恆大、贏家通吃的邏輯,其實不管是經濟與個人所得,職場的工作與競爭,「馬太效應」的情形也不斷在我們週遭不斷的發生。
所謂「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在1968年由美國科學史的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所提出,所謂「馬太效應」是指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羅伯特•莫頓闡述這一觀點是引用了「聖經」在「馬太福音」第25章中的兩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搶奪過來」,「馬太效應」是十幾年來經濟學界經常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也揭示一個不斷增長個人和企業資源的需求原理,關係到個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響企業發展和個人成功的一個重要法則。
有兩位同時從某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第一位是甲君、第二位是乙君,兩人剛到公司工作沒幾年之後,甲君因為得到主管的賞識,因此被派送去接受某種專業技能訓練,而乙君則仍留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做自己原本的工作,很奇妙的變化就從這時候悄悄的開始發生了,甲君從此在工作與職務歷練的成長快速的晉升,薪資所得也已倍增的方式在增加,沒幾年甲君個人的成長早已超越了乙君好幾十倍,最後變成了乙君的主管,而相較於乙君整體的成長跟開始時的自己來做比較幾乎是停留在原地;這兩人之間的變化就是所謂的「馬太效應」所造成的。
人生的社會跟職場其實都是很現實,「大者恆大、贏家通吃」的道理在我們日常生活與週遭幾乎時常可見,可能幾個成功的關鍵點就會造成自己跟對手之間的差異性,這些差異點我在自己的部落格幾乎都曾經陸續撰文介紹過,在職場裡很多人往往輕忽這些成功的關鍵要素,結果跟他人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等到有天一天猛然驚覺發現時,這才懊惱的發現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因為「馬太效應」的累積速度不是相加、也不是相乘、而是平方,也因為剛開始的差異不大,不容易讓人覺得差異很大,等到彼此差異拉大到很大的距離時時,已經無法追趕。
我們用數字的例子來看看這彼此之間的差異變化;2的平方是多少?答案是4,因為2加2或是2乘2也是4,因此,開始時這樣的變化大家不覺得怎樣,那4的平方呢?答案是16,而4乘2等於8,而4加2等於6,感覺好像也還好,只差這麼一點嘛,接著16的平方為多少?答案是256,而8乘2是16,而6加2只等於8,這時候你可能已經發覺彼此之間的差異性了,也想開始急起直追,決定將被加數與被乘數提高為4,但是,更可怕的事情卻在後頭,256的平方是多少?答案是65,536,而16乘4也只有是64,而8加4更慘只有12而已。
可能有朋友認為這時候我並不一定都是要用乘法啊,我也可以開始使用平方來追趕啊!我們可以在沿用上面的例子來看看,當65536一樣平方之後得到的數字是4,294,967,296,而64的平方卻只有4,096,而12的平方也只有144,各位從數字上就可以看到這種可怕的變化,也就會知道「馬太效應」為何被經濟學家稱為恐怖的魔術,想想如果在職場上自己跟別人或競爭對手是像上面這樣數字變化的差距在拉大彼此的距離,您認為自己還會有任何的勝算的可能性嗎?除非等到對方犯下很大錯誤,那就像是原來使用平方的人開始改成使用乘法或加法,不過,大概這種機會很渺茫,在「大者恆大、贏家通吃」遊戲規則裡,大概對方已經獨占了這整個市場,能被佔據的已經全被對手所擁有了,最後你只能去爭搶市場的第二名、第三名了,而其餘的就必須退出這場競爭比賽,這也是行銷學常說品牌如果排不到前三名,就喪失競爭權力的道理。
因此,如果你沒能具備職場上的拉大與他人競爭距離的「馬太效應」,這將是一場非常困苦與艱難的競爭,也許最終可能會讓自己鬱鬱寡歡,而相對的要是自己覺得為何與他人之間的競爭輸贏越來越大,相信這就是「馬太效應」所產生的結果。
這幾年台灣的個人所得已經產生很強烈的M型的狀況,而會造成這樣的情況也就如經濟學所談的「馬太效應」,大者恆大、贏家通吃的邏輯,其實不管是經濟與個人所得,職場的工作與競爭,「馬太效應」的情形也不斷在我們週遭不斷的發生。
所謂「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在1968年由美國科學史的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所提出,所謂「馬太效應」是指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羅伯特•莫頓闡述這一觀點是引用了「聖經」在「馬太福音」第25章中的兩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搶奪過來」,「馬太效應」是十幾年來經濟學界經常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也揭示一個不斷增長個人和企業資源的需求原理,關係到個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響企業發展和個人成功的一個重要法則。
有兩位同時從某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第一位是甲君、第二位是乙君,兩人剛到公司工作沒幾年之後,甲君因為得到主管的賞識,因此被派送去接受某種專業技能訓練,而乙君則仍留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做自己原本的工作,很奇妙的變化就從這時候悄悄的開始發生了,甲君從此在工作與職務歷練的成長快速的晉升,薪資所得也已倍增的方式在增加,沒幾年甲君個人的成長早已超越了乙君好幾十倍,最後變成了乙君的主管,而相較於乙君整體的成長跟開始時的自己來做比較幾乎是停留在原地;這兩人之間的變化就是所謂的「馬太效應」所造成的。
人生的社會跟職場其實都是很現實,「大者恆大、贏家通吃」的道理在我們日常生活與週遭幾乎時常可見,可能幾個成功的關鍵點就會造成自己跟對手之間的差異性,這些差異點我在自己的部落格幾乎都曾經陸續撰文介紹過,在職場裡很多人往往輕忽這些成功的關鍵要素,結果跟他人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等到有天一天猛然驚覺發現時,這才懊惱的發現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因為「馬太效應」的累積速度不是相加、也不是相乘、而是平方,也因為剛開始的差異不大,不容易讓人覺得差異很大,等到彼此差異拉大到很大的距離時時,已經無法追趕。
我們用數字的例子來看看這彼此之間的差異變化;2的平方是多少?答案是4,因為2加2或是2乘2也是4,因此,開始時這樣的變化大家不覺得怎樣,那4的平方呢?答案是16,而4乘2等於8,而4加2等於6,感覺好像也還好,只差這麼一點嘛,接著16的平方為多少?答案是256,而8乘2是16,而6加2只等於8,這時候你可能已經發覺彼此之間的差異性了,也想開始急起直追,決定將被加數與被乘數提高為4,但是,更可怕的事情卻在後頭,256的平方是多少?答案是65,536,而16乘4也只有是64,而8加4更慘只有12而已。
可能有朋友認為這時候我並不一定都是要用乘法啊,我也可以開始使用平方來追趕啊!我們可以在沿用上面的例子來看看,當65536一樣平方之後得到的數字是4,294,967,296,而64的平方卻只有4,096,而12的平方也只有144,各位從數字上就可以看到這種可怕的變化,也就會知道「馬太效應」為何被經濟學家稱為恐怖的魔術,想想如果在職場上自己跟別人或競爭對手是像上面這樣數字變化的差距在拉大彼此的距離,您認為自己還會有任何的勝算的可能性嗎?除非等到對方犯下很大錯誤,那就像是原來使用平方的人開始改成使用乘法或加法,不過,大概這種機會很渺茫,在「大者恆大、贏家通吃」遊戲規則裡,大概對方已經獨占了這整個市場,能被佔據的已經全被對手所擁有了,最後你只能去爭搶市場的第二名、第三名了,而其餘的就必須退出這場競爭比賽,這也是行銷學常說品牌如果排不到前三名,就喪失競爭權力的道理。
因此,如果你沒能具備職場上的拉大與他人競爭距離的「馬太效應」,這將是一場非常困苦與艱難的競爭,也許最終可能會讓自己鬱鬱寡歡,而相對的要是自己覺得為何與他人之間的競爭輸贏越來越大,相信這就是「馬太效應」所產生的結果。
上一篇:「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談機會成本
下一篇:想法不同,最後的結果就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