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1 12:08:08小草N號志工

《情人的眼淚》2014.10.30國立臺灣博物館

 

 

雖然中年大叔的哭點愈來愈低,可是另一方面,見識過無數充滿策略、計算、操作、渲染的展覽後,卻已經很少會在展覽場地激動不已,所以昨日﹝2014.10.30﹞真是完全意外,在一個並非是純粹藝術創作的展場,居然流下了大叔忍不住的眼淚!﹝只是大叔的眼淚很不值錢啊!哈!﹞

起因為仍有一些小貨需要補,所以連續第二天到國立臺灣博物館洽公,由於時日尚早,加上沒有其他行程,因此買了張很便宜的門票真正進入博物館內參觀﹝每次洽公雖有進到博物館內,但幾乎洽公完便立刻又退出﹞。沒有事先安排地隨機看了一樓兩側的特展「彩虹與蜻蜓-泰雅服飾與排灣琉璃珠的對話特展」,這個以泰雅織布與排灣琉璃珠為主題,搭配珍貴的老館藏實物,再穿插當今野桐工坊與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傳承創作的展覽,兼具古與新,其實蠻精彩好看也特別有意義﹝縱然創新的部分,敝人認為「火氣」仍大,還需要時間的不停洗練與沉澱﹞。

然而若不是「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施秀菊女士及其逝去夫婿,現在仍在共同持續未停的創作─《情人的眼淚》,大叔也不會在展場中跟著流下淚來!

請恕我直言,「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的展出品,多半仍不脫工藝品的層次,「火氣」也還很大,但《情人的眼淚》不僅已非工藝品,甚至比大多數被認定的藝術品更直擊心坎、叫人動容。施秀菊女士絕對珍藏的《情人的眼淚》原件,這次有難得展出喲!或許「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的琉璃珠,若要脫離「工藝品」層次的徘徊﹝就以我在展場所見﹞,應該是要往《情人的眼淚》般的故事情感方向發展吧!﹝昔日的排灣族琉璃珠,不就是因為充滿著流傳千百年的神話傳說,絕非只是「工藝品」。關於《情人的眼淚》,在此不多介紹,請直接看在三立「在臺灣的故事」影片!﹞

因為《情人的眼淚》,在展場留下的大叔淚,現在仍於眼眶濕潤圍繞打轉著,僅管再次強調大叔淚很不值錢,卻也因為這塊土地「眼淚」的力量,讓我寫下這篇小小文,盡己所能超強力地向各位朋友推薦國立臺灣博物館「彩虹與蜻蜓-泰雅服飾與排灣琉璃珠的對話特展」‧‧‧﹝一定要去測試會不會流淚啦!﹞

 

我就是先被這個解說牌吸引,才進一步知道《情人的眼淚》故事

 

附上在現場螢幕所拍施秀菊女士手持《情人的眼淚》畫面,回家後有在Youtube找到完整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