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5 12:28:54丫豪仔

我的叮噹,再見了……

【明報專訊】「大雄」離我們而去了﹗資深配音員盧素娟上周六因腸癌逝世,她在無铫電視20多年的配音生涯中曾為不同動畫片的男女主角配音,最出名是演繹動畫《多啦A夢》(筆者按:前譯《叮噹》)男主角大雄。她離世的消息昨日傳出後,在以青少年為主的高登討論區引起震動,有逾200人留言表示懷念,有人留言﹕「感覺就好像童年好友離去一樣。」





當筆者在網上看到這則新聞真的有點愕然,雖然這位配音員小姐的名字還是第一次聽到,可以說完全不認識,不過她的聲音是陪著香港青少年長大的,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我輩有誰沒有看過《叮噹》?沒聽過大雄和叮噹的聲音?就筆者而言,曾經希望過能擁有叮噹的神奇工具,也夢過叮噹和大雄來我家作客,我們並成了「死黨」。現在是否因為再也聽不見熟悉而親切的大雄聲音,代表一個令人懷念的童年時代終結呢?筆者並沒有悲傷,更加沒有流淚,只是有點覺得惋惜和感到茫然若失。

相信大部份的小朋友都喜歡看卡通,尤其是當電視遊戲機、電腦,以及千奇百怪的玩具等娛樂尚未風行的時候,卡通就成了我們一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記得放學、補習後回家,第一時間一定是開電視(現在已進化成打開電腦),我可以不換校服,甚至鞋子也不脫,到冰箱拿一瓶飲料就坐在或躺在沙發上目不轉睛地看電視。功課?溫習?看完再說吧!

這樣的舉動當然很容易受到媽媽的注意,甚至「積極地」干涉,一開始當然是先會在遠處唸一下,例如:「夠啦,快點去換衣服啦。」「是做功課的時候啦!」「家裡缺XX,快點幫我到樓下超市買回來!」但對於一個正在聚精會神地做一件事的白目小孩來講,通常回應都不大,公式的回答是「哦!」「很快啦」「等一下先」。在這個時候媽媽通常開始失去耐性,並對「滋事份子」作出警告,當對方還是沒有做出相應的反映時,就很可能將行動升級,對「滋事份子」進行大規模「鎮壓」。這樣白目的小孩當然經常被揍,俗語說得好,這就是:「初則口角,繼而動武」的另類範例。

筆者不是每一種類的卡通都喜歡看,好像太女生的就不太喜歡看,例如:《小甜甜》、《我係小忌廉》等等;不過太男生也不喜歡看,例如:《聖鬥士星矢》、《變形金剛》等。筆者比較喜歡看一些比較溫和的卡通,而且某一類畫風的卡通也滿喜歡,雖然不知道怎樣形容那種畫風,不過《叮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回憶《叮噹》剛剛在香港播放的時候,配音是很本地化的。在對白裡加插了很多香港特有的東西、或詞彙,記得我有一次我翻看很久以前的《叮噹》卡通,發現了片中角色會稱他們的所在地為香港,稱自己的語言為廣東話,我對這個印象很深刻,當然以後也慢慢較為遵循原著的內容和發生背景。

九十年代末的某一天,發現《叮噹》漫畫、電視、廣告公然地換了日本原著的名字──《多啦A夢》。我第一個的感覺是滿反感的,陪伴成長的同伴在一夕間改了新名字,感覺倍覺陌生,好像忽然間多了一層隔膜似的。首當其衝的是叮噹,他不再叫叮噹了,改以日文翻譯名為名──多啦A夢,大雄還是大雄,但靜宜、阿福(牙擦仔)、技安、叮鈴卻變成了靜香、小夫、胖虎和多啦美了。可能是日方要求香港方面改變沿用十幾年的名字,其實從他們的角度來說正名也無可厚非,不過卻忽略了我們的感受,剝奪了我們的集體回憶。

新一代開始全盤接受了新的一套,也開始矯正我們老一輩的舊思想了。不過雖然角色的名字改變了,熟悉的聲音卻依然沒變。可能今天長久陪伴我們的聲音的結束,也為我們的《叮噹》時代畫上一個的句號

上一篇:準備進入倒數

下一篇:生命無常

筠筠 2006-07-26 21:40:42

我今天才看到相關報導, 心裡非常不好受呀~

他是十分出色的配音員, 以後都不能聽到他的聲音, 感覺若有所失。

寶貝小V 2006-07-25 16:34:45

剛看到你的新聞台時,還嚇了一跳,後來查了一下,盧素娟是香港的配音員,台灣應該就不是她配的音了?查了之後,心裡升起一股"好加在"的情緒。不過也很替你覺得惋惜跟遺憾。

我也忘了什麼時候開始,應該是我在五專二年級開始接觸日文的那時候吧,我放學回家來的及看多啦A夢(我們以前叫小叮噹)(我自己把它簡稱多啦啦)那時為了加強自己日文聽力,特意按搖控鍵上的"雙語"鍵,所以我後面這6年幾乎都是聽日文的配音,有時候別的電視台重撥多啦啦,只有中文的配音沒有日文的,聽起來還有點不習慣呢。 想想 多啦啦應該陪著是7。8年級生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