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12 10:08:43優沛蠻

甘えるでしょう?!

記得曾在上次冬休回家時, 在“春のお花見”短文中,討論了關於日本人的精神與文化相關的雜想, 主要是源自文化人類學者Ruth Benedict的 作品"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菊花與劍)"。 而,同樣在相關領域,佔有相當份量--新渡戸稲造 (Inazo Nitobe) 的 武士道 (Bushido)一書,由於並不是出於一個旁觀者清的角度,個人覺得Nitobe相形失色了。

生活在東京都一段時間了,發現了另一個有趣的日本人的精神文化。一直想找個機會跟人聊聊,今天總算得已如願以償。

出自心裡精神學者,Dr. Takeo Doi 的”「甘え」の構造” (The Structure of Amae; The Anatomy of Dependence)中所提出的 ”甘え”(amae),在東洋人與人互動中,人與社會的連結中,處處可見。

Doi他所討論的”甘え(amae)”的概念,粗略來翻,英文應該可以叫做 “indulgence”,中文或許就是 “溺愛”吧。 簡單的作一點定義:“Expressive of an emotion central to the Japanese experience, "amae" refers to the indulging, passive love which surrounds and supports the individual in a group, whether family, neighborhood, or the world at large.”

作者把日本人的群性,以互相依賴的心理狀態來詮釋連結。用”甘えamae”來表達,非常有意思,值得玩味。

而在我看來,”甘え”是一種雙向或多向的循環慣性,而不是只有單方出發而已。 也就是說,施予的一方若是indulgence的初衷,那麼接受的一方,是不是也有expect to be loved,正所謂”撒嬌”的心理呢?! 有待觀察檢驗…..

去過日本觀光的遊客,或許都會為他們的服務週到,以客為尊的多禮感到印象深刻吧! 是不是也可以從”甘え”的角度來看呢?! 一種不論是人與人, 或是人與社會,相互依賴的動機,發生了從西方看來近乎溺愛的互動型態。

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上,就親子關係而言,我發現到戰後到現代的父母,極少會在小孩子犯錯時,嚴厲責備體罰的景象,對小孩子寵愛溺愛的程度,甚於台灣或是美國。 在一個專題節目中,也看過日本幼稚園教育對小朋友的放縱,老師會在一旁引導,但絕對不會獨裁式的發號師令。在孩子們發生衝突時,老師是從不會扮演一著仲裁者的角色的,解決紛爭的通常是同儕或是年紀較長的先輩。就這點我跟石老師討論過,他覺得這可能是日本 hierarchical culture 從小的養成。

而就對外的人際關係而言,日本人的客氣程度,的確不僅在語言與輩分的分明上展露無疑,就心理來說,日本人似乎過分重視雙方是否有台階可下,而導致曖昧不明的表達。 即便她們極度討厭一個人,也會表面上表現得很客氣,私底下怎麼咒罵我們就不清楚了。 但這是不是所謂 ”甘え”的例證,我有點懷疑。

就人與社會的關係來說,我想可以舉些例子來說: 電車公車上總不忘叮嚀乘客,不要忘了帶走隨身物品; 銀行的門口,會有一堆歐巴桑歐吉桑,過分熱情地引導客戶領取號碼排,填寫表格等…之類極度簡單的動作; 飯店的服務生,會鉅細靡遺的案內細節; 日本語能力試驗的報名表,畫上了一堆卡通註解,可愛得像給幼稚園小朋友看的童話書…….

這些動作,在很多出於非日本文化中人的眼裡看來,似乎都把客人都當成了沒有獨立判斷能力的小孩子似的。 也似乎,也在日本這樣的社會中,才會引發人不斷追求"裝可愛"的潛力吧,東亞圈的文化也有類似之處,而台灣的哈日族似乎為此趨之若鶩, 但卻似乎是講求及早獨立成熟自主的西方人,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吧?!….

有位來自北京的楊姑娘曾跟我開玩笑說,有些日本人似乎都黏在一起了,肯定是怕地震來時,把整個小島給震得沉下去了,所以不得不要緊緊地抱在一起。 話語中,隱約透露出蔑視東洋島國心理的傾向,依稀可見。 不過,算是相當傳神的描述了…

所以,似乎”甘え”的行為模式,還是跳脫不掉焦慮的源頭,又再次讓我深信Anxiety is the origin of human behaviors.

齁….寫得有點紊亂,單純是個人心得分享,大家多包含囉…..


圖:合掌屋。 文化在視覺上發酵,甘えるでしょ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