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16 13:26:19花生

我決定了!


思考了很久 做了一個決定 
從今天起到投票日 
不在公開場合談論政治! 

同時 這是我在報台的最後一次表態~

...
我一直都覺得 
在身邊人多是藍軍的環境裡
盡量低調 少談政治 
我們支持的對象可以不同 
但我希望友誼不會因此改變

曾經 拿著話筒 講了一個多小時 
和一個長輩(支持二號) 也是一位老師 
互相交換我們為何而投 為何不投的看法 
最後 並沒有誰說服誰 但是過程平合 
也都互相肯定對方某些看法 
與提出一些不同角度的意見


我想說的 peanut是一個"能討論"的人 
前提是-真的是討論
當自己在聊天 以輕鬆姿態談話 
被某個教室另一端的人 用挑釁的語氣插斷
重點是: 
[沒 有 人 在 跟 你 講 話] 
今天我的不悅 
來自有人不懂談話的基本禮貌-叫做"尊重"

...
從哪兒說起好 來說為何激動掉了幾滴眼淚好了
現在回想起來 真是不堅強(笑)
...

跪-古語說 男兒膝下有黃金
長這麼大 除了奶奶過世 我沒見爸爸和叔叔向誰跪過

盧修一委員 是個令人敬重的政治家 為民喉舌
從沒聽見人對他的詆毀 甚至是藍軍輔選陣營 
也沒有人把他和宋先生的跪 拿來相提並論 怎麼說 也是逝者為大 

他自黨外運動時期到擔任立法委員 成績有目共睹
是那時民進黨囑意北縣長候選人最佳人選 不幸的 罹患癌症 
在最後一夜 選情緊繃 在加護病房的看護人員阻止下
還是堅持要為蘇貞昌輔選 希望北縣民眾能把對他的支持
轉而支持他也信賴的人選 蘇貞昌 給他一個機會 

回過頭來看 盧委員錯了嗎?衝衝衝連任縣長 在北縣成績去問縣民就曉得
那一跪 不是激情 是發自生命的懇求 不為己而為了他人

...(用個區隔線 著實不想把這兩個大相逕庭的人放在一起)

再看宋先生 四年前
脫黨 另組親民黨 成國.親.民三大陣營角逐第二次民選總統
他一跪 希望大家讓他有機會->並沒有得到總統之位

還是出來了 當初攻訐最厲害的兩黨領袖 手拉手喊凍蒜
他再跪 雲林縣長張榮味->無黨籍執政首長的支持
 
313 換總統救台灣大遊行 
他三跪 親吻台灣土地->求國親順利當選
 
一跪再跪 都是為了自己 
希望能每跪一次 就有大量選票流入
我看不到 一個男子漢的氣概 
同時看不起 將這兩位天差地別的人 類比在一起的說法
...
為什麼支持阿扁?很多人都問我 
很多事情 用講的 不想聽的人還是聽不進去
他的政績 上網搜尋清清楚楚 不想看的人還是看不到 
最後一次 這是我最後一次的聲明 
從這天開始 噤聲 
至少 面對非理性的對手時 我選擇沉默

[一個弱勢總統 你能期待他四年有多大作為?]
他贏了 台灣八十多年來 一黨獨大的政治結構 終於有了輪替的開端
可是面對國會在野黨過半的壓力
有多少政策被杯葛 預算被刪減 
陽光三法 立委減半 都是到了大選前夕 
在民意的壓力下 國親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出來面對 

可他還是很努力 盡期所能的在做 
從金融改革 打銷銀行呆帳 股市也漸漸好轉 房地產景氣回春 
我相信經濟正在復甦中 
對原住民 客家文化的保存不遺餘力 在桃竹苗鄉親的支持度大增可見端倪
中部科學園區 南部科學園區廠商的進駐 對台灣競爭力有極大提升
南北城鄉的平衡 政府資訊的透明化
在面對國際情勢的旁打壓力下 執意公投 
然後引來國際媒體對台灣的正視與注意 使一心一國兩制的對岸不輕舉妄動
太多 我不想條列式的列舉 
因為 不想看的人還是看不到 他很辛苦的在掃除舊黨國政權的腐爛根基

因此 踩到別人痛處了 
對農漁會長期由國民黨掌控的地方勢力的大力改革 引發員工走上街頭 
對大高雄水質的改善 讓賣水商人抗議 
對金融改革的大力執行 讓經濟通緝犯隔海放話
連全球經濟不景氣 股市重挫 都可以算到他頭上來 

本來就是一體兩面 想做些什麼大改革 就勢必影響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好處 
我說個真實的小故事 
...
一個阿姨 本身也有投資股票 當股市重挫至三千點 
資金全套牢在那兒 
她說這不是阿扁執政的錯 因為整個國際情勢就是降
之前的萬點 懂的人就曉得 那是股市不正常操盤的情景
玩股票 就要有一定要承擔的風險 會賺錢就得想到賠錢的時候  
會這樣 她並不意外
事實證明 慢慢爬 也爬到了現在七千點 

無獨有偶的 一個學姊的爸爸是高雄賣水商 
當政府大力整頓高雄水質 水質也慢慢變好的同時 
這個爸爸接到了電話 說是要一起遊行抗議 
他 拒絕了 
他當然明白 可能會讓自己生意變差 甚至失業
可是爸爸說 這是對多數人有益的事情 我沒有理由反對
      工作機會這麼多 不能賣水 再找就好  

我想 即使是平凡無奇的小市民 
也是有值得學習的精神與敬佩的地方  
在他們身上 我看到台灣人的草根韌性與堅強毅力
...
一個弱勢總統 即使是連宋當選 也有可能會發生在國民黨身上
當初得票率遠高過國民黨陣營的宋先生 為何屈於副手 至今仍是個謎
在選前 國親陣營 大規模的動員訴求是"換總統救台灣"
是以將打下陳水扁 作為競選主軸嗎?
兩個陣營 在選後的利益分配呢?沒有人敢提 因為高層下了噤口令
一切的一切 在當選後再來討論

我灰心了 在當初國親合盟的時候 在提出連宋兩位競選人的時候
因為 沒有一個民主強國 (英 美 日等) 會提出兩個不同政黨的一組候選人
在印尼和菲律賓就有前車之鑑  
瓦西德 埃希特拉達 當選 碰巧都有一位來自不同政黨的副總統
後來呢?總統都被拉下了位 副總統取而代之
 
我可以坦白的說 如果在野四年的國民黨 能痛定思痛
提出馬英九 王金平為候選人 
我可能會很猶豫 非常猶豫 
因為我看到他們急欲重振 且世代交替的決心 

但 很遺憾…這組2號 這兩位候選人 怎麼樣我都投不下去
因為我太憂心 不想台灣走了好艱辛的民主之路
交給同床異夢的"盟友"
...
最重要的 是兩條截然不同的國家立場路線
我只知道 台灣 一直是我的國家  

什麼一國兩制 看看香港 為了這幾年的經濟衰退 不能直選特首 
五十萬人民上街 爭求自由民主 
再對照鄧小平當年回歸強調的:馬照跑 舞照跳 
令人心驚 

一個始終強調主權獨立的政黨 
一個兩國論 邦聯制 一中架構都談不清楚 還要主權暫時擱置的總統候選人 

我支持陳水扁.呂秀蓮
相信阿扁的改革理念 蓮姐的海洋策略 
期許在未來四年 沒有了連任壓力 你們能揮灑的更自由

我的這一票 投一號 
公投那兩票 投台灣
...
最後一次的聲明 這是我自己的看法 沒有想要影響任何人 
只希望 320過後 不論是誰當選
都能以人民的福祉為出發點 
帶領台灣走的更好 
不論執政或在野
在選後 都能屏棄這段日子暫時性非藍即綠的色盲 
一起為我們的國家打拼
是綠地是藍天 
台灣-我們的母親 都能笑的一樣燦爛 同樣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