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9 23:45:59Chaos and Order

無薪假你放了沒

 
order

哀鴻遍野的電子新貴與金融新貴,裁員風波從大廠吹到小廠,從年薪百萬傳奇變成一文不值的失業勞工,以前是人人爆肝賣肝賣到大家都要吃「保肝丸」來愛肝,現在竟然是遊手好閒的無夜遊民,肝想賣都沒處賣,無薪假放的唐突,也讓人迅雷不及掩耳,被雷擊到的不乏學經歷豐富的常勝軍與佼佼者,最近最流行的問候語:「你們公司也在放無薪假嗎?」、「你們公司裁員滾滾,裁神到了沒? 」、「Fire」、「人事凍結沒?」、「Cost-Down」,新聞話題一轉變成「坐領乾薪的公務員」、「台電在不景氣的寒冬仍年領4個月的年終」、「各個公營行庫仍有2個月年終」、「掀起微型創業風」、「宅經濟正夯」,筆者每天看新聞播報的新現象內心都忍不住想要問:「那不景氣到底是爽到誰呢?」筆者想在後面的問號加上的答案是「資方」 ,沒錯,就是大家在過去各種財經雜誌上面寫「某某企業家又創造股價的奇蹟」或是號稱有「幸福企業家」之稱的奇特管理哲學,或是素有「交易之神」之美名…….等,過去媒體對他們的作為讚不絕口,媒體報導的篇幅與替他們舖設的傳奇性的自傳與剖析過人的性格與智慧時,很少人能從中冷靜分析這些浮誇的文章是否有真實性,還是只是憑著記者的印象與當時蔚為風潮的捕風捉影,其實只要是人,不管擁有在顯赫的事蹟,他還是平凡的人,面對整體的大環境錯亂,系統性風險時,沒有人能僥倖躲過災難,但是,資方仍是會憑著過去留下來的權力直接判勞方死刑,不管勞工過去有多辛苦,對公司有多少貢獻,資方將所有的貢獻當作自己辛苦的付出,而賠錢的成本一律由勞方付出,就像筆者某位朋友的名言:「當你幫公司賺1億時,公司絕對不會感謝你;但你讓公司虧損1萬時,公司絕對叫你買單,叫你賠到脫褲子。

 

筆者並不是要說企業應該當慈善企業,讓勞工白吃白住,而是筆者想用經濟學「誘因」的概念解釋資方有「更多的隱性權力」來擺佈「勞方」的權益,因為資方總是少數,而勞方總是多數,民主政治的投票方式並不適合在講究效率的企業運作,資方標榜的是菁英政治,講究Smart的獲利運作模式,老實說這種運作模式是建築在政府放任勞工權益被資方剝削的前提,因為資方可以資遣勞方的理由太多了,「績效」主義掛帥其實是騙人的名目,舉例來說,ㄧ個企業的績效好不外乎來自兩方面:極小化成本追求利潤極大的兩個古典笨命題,這兩個笨命題的缺陷在於極小化成本可能鼓勵資方在許多名目上講究cost-down(舉如省去員工退休金費用、縮減勞方成本、不給勞工加班費,但實際上企業家精神擁有道德瑕疵,投資眼光有問題),名目上的cost-down並不能改變實質生產力的提升,而利潤最大化的命題隱含只要壟斷產業就能造成最大利潤(舉如國家考試由考選部命題、搜尋引擎只由googleㄧ家提供),而最大的愚蠢並非是相信這兩個命題的人,而是以為「民營化」的市場機制能解決所有遺留下來的問題,這種笨邏輯是執政者常常屢犯不顯得錯誤,舉如銀行不能由國家壟斷,所以要開放民營銀行來促進競爭,等到銀行氾濫到大家都分不清楚時,又鼓勵以合併成大銀行來當作解方;或是沒有三通,台商就在中國立身,只有直航才是打開兩岸商機與經濟高點的處方;或是教育不應該由單一的師範學院提供,而是各所大學都能提供教育課程,等到流浪教師充斥街頭時,又急促促成師範大學改制成教育大學,然後鼓勵大學互相整併;或是當金融海嘯後,兩兆雙星產業岌岌可危時,政府開始說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笨邏輯

 

筆者可以大膽用這種白癡的政府邏輯(一開始反對壟斷,鼓勵競爭,最後還是以合併收場鼓勵壟斷)預測以後可能的危機如1.公教人員退休金提領無法給付(一開始說政府操操作退休金基金績效太差,然後鼓勵民營企業競標來操作基金,最後退休基金破產,民營企業直接把問題丟回給政府,因為是政府的公教人員);或是2.全民健保財務大黑洞(一開始社論猛烈抨擊健保局不應該用公權力壟斷這個醫療資源,然後鼓勵健保局將部分的醫療資源下放到民營醫療機構,最後等到健保基金入不敷出再由政府全民做保);或是3.某金融機構發生大規模金融擠兌(輿論一開始大力抨擊政府不能金融壟斷,於是將營業證發下給民營企業,等到市場有over-banking,最後由政府自己舉列金融重建基金來收拾爛攤);或是4.不動產市場集體下修市價,引發建商與不動產經紀商連鎖倒閉(一開始抨擊政府不應該壟斷國有土地,與民爭利,於是鼓勵建商利用便宜的銀行資金大肆炒作土地,等到房價高檔時,民眾實質所得薪資與房價脫鉤時,不動產市場集體毀滅);或是5.「一開始大肆抨擊政府不應該壟斷三通的經濟權力,應該放寬登陸限制,促成兩岸交流,於是直航與兩岸人民你來我往,最後是中國經濟圈取代台灣經濟圈,台灣主權喪失成為中國藩屬國」……等,這些危機預言都說明所謂「單向思維」的不夠周全,於是產生危機,而買單的人並非是資方與政府,而是對決策權無任何表達權的沉默廣大人民,資方會說:「我已經盡力,但是這是環境逼迫」,而政府會說:「資方都說他已經盡力了,大環境也是如此,勞工你就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這就是可笑又可悲的資本主義,但卻每天反應在24小時的新聞內容的社會現象。

 

上一篇:Joker

下一篇:現代人的十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