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30 15:56:25白家華

專心養病?嚴重失眠、全身乏力?如何改善?

    

感謝你每次都詳細的回覆,對於17年前的患病還能記得那麼清楚

我想問一下

你養病時是放下所有的事專心養病嗎?大約有多長的時間?

你剛發病時有嚴重失眠的問題嗎?他後來如何不見了?

你當年患病時也會覺得全身沒有力氣嗎?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嗎?

 

  您問到「是放下所有的事專心養病嗎?」這就關係到「個人經濟能力」與「家人支持」的問題。當年我得到的家人支持算是足夠的,那個年代台灣對於「憂鬱症」、「躁鬱症」、「心身症」(精神官能症)還是懵懵懂懂的,雖然家人給予我支持,但他們卻不清楚我到底怎麼了!這種「孤獨」、「沒人瞭解我」的感覺才是我當年活得辛苦的主要原因;但我的家人願意讓我休息,事實上他們不得不如此,因為我的倦怠、乏力已到了無法下牀走動的地步,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無法自己處理,更別說工作了。

  我專心養病的時間大約一年半,之後的倦怠、乏力情況有所改善後,也不宜一下子就做太費力氣的工作,也就是無法像一般上班族那樣朝九晚五;所以我在重新踏入人群時是先做「兼職」(part time)的工作,一段時間適應後才慢慢增加工作時數、工作量,這讓我體會到「循序漸進」及「量力而為」的真諦,「躁進」在這時是不宜的!

  如果情況允許,專心養病是可以的;倘若專心養病,當事人會突然多出很多的空閒時間,所以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如何運用那些時間;那時我並沒有停止我的寫作思考,量力而為的去做,偶爾寫一句或兩句就休息,篇幅雖短,至少我還在接觸;有時候我任何事情都不做,也不去操煩,或只是漫遊、閒逛、看風景、種蔬菜、養花草、唸佛經(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太快了,應防範自己因步調太快而受傷),那又使我體會到「無用」也是一種「用」、「休息」也是一種「工作」;工作量要等體力漸漸恢復了才回到以往的水平。

  至於「發病時有嚴重失眠的問題」又「後來如何不見了?」基本上還是需要足夠的時間,我覺得「時間」也扮演重要角色,若說「時間也是一種必要的良藥」似無不可!當時我有一年多的時間是聽從醫生的指示服藥的,「久病成良醫」,時間足夠之後也就累積了足夠的「自我醫治」能力,就開始有自己的見解;在那時我也閱讀了許多相關的書籍,最後終於理出一個輪廓,於是就從「被動」變成「主動」,主動的醫治自己了。

  我想,患者還是從基本做起就好,規律生活、伸展筋骨、心胸豁達、做做深呼吸等,暫時別想太多,太遠的目標不但目前無法達到,還會增加不必要的壓力。

  失眠情形,我的好轉也是「逐漸」的,有時甚至好轉後還惡化,包括氣候變化、自己情緒浮躁、急進之影響。「身病」的改善必須在「心病有所改善之後才可能辦到!

  其他如全身沒有力氣、「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都只是此病伴隨而來的病徵而已,無須獨立視為另一些病,當你的「病根」治癒後,這些都會跟著消失不見!

 

(悄悄話) 2011-07-04 17: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