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4 23:14:21Page

【I】可以多給我一些嗎?


超愛看電視新聞的我,每天晚上至少要看三個小時以上的新聞。
而且還自己會平衡報導一番,所以綠的也看、藍的也看、財金那台也多少看看。

這習慣行之有年,搞到我睡覺之前不聽這些主播的聲音還會若有所失,如今我只能說,拜託拜託,這些電視台的文字&攝影記者大哥大姊、電視台權傾一時的高層主管們,請你們行行好救救台灣,upgrate一下吧。


標題用錯成語偶而幾個錯字發音這就不討論了。
政治立場過於明顯現在時機敏感也就不多說了。
挑選主播原則是花瓶或專業重要那就不浪費了。


既然每天新聞頻道都安排了18小時的直播即時性新聞,政治口水、小丑上陣、歹戲拖棚的橋段當然少不了,那有沒有可能多些國際新聞讓台灣人民知道這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我們真的被潛移默化,當個不只有島國心態的島國人民?

其實會有這樣的感觸是有原因的,記得最近二次旅遊時在大陸還有印度的旅館中(或許飯店的頻道不能代表所有當地頻道生態),我的確隨隨便便轉個幾台就看到了許多的國際新聞,而且讓我訝異的是世界各國都有(目前台灣現況也不可能只播出邦交國當地的新聞吧),而在國際新聞的選擇上,往往不是只說些新鮮事,什麼某某國的青蛙平衡感很好,動物園多了一隻被棄養的北極熊寶寶,氣候如何,某某高官緋聞如何(這是用來安慰台灣高官的嗎?)....而比較偏較經濟、政治、社會層面的東西,在此舉個沒有統計數字的例子,台灣人民如果光看電視新聞吸取國際知識,可能無法馬上說出十個以上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是誰??十個可以,那可不可以馬上說出五段國家與國家彼此之間的最新動態或者最近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比如誰與誰之間簽定了經濟上某種互惠聯盟,誰走訪了誰又代表了某種政治意義等等的....




換言之,以我一個小小小小小觀眾每天轉來轉去轉不停的頻道遊走中。
在國際素材上,台灣新聞頻道往往喜歡挑一些軟性的(新奇的、環保的、健康的)題材,而不大願意去碰觸一些,應該要讓人民知道的事情。


這....
是因為與國外新聞台簽約的問題?
是因為本身專業度不足的問題?
是因為收視率影響決策的問題?
是因為不能賺錢啥也別提的問題?
是因為投入太多回收太差的問題??




所以我必須知道某某某要跳海,知道他要何時跳,在哪跳,誰陪他跳,本身多委屈,而悲憤不平的同時卻有多少人呼朋引伴等著看好戲??

所以我必須知道某某某會喝酒醉,會露出嬌媚神態,會穿超短小運動褲跑步,會開始禿頭,會被下咒,會有些女乳症,卻不知道他最重要的五個政績是什麼?

所以我必須。





可以多給我一些嗎?
多給我們還有比我們更年輕的人一些?




如果文化為具有教育意義的。
如果新聞是強調發掘真相的。
如果人民被賦予知的權利的。


可以多給我一些嗎?

拜託。拜託。




而我們究竟經歷的,不只是一場變態式的寧靜危機。





BY PAGE
10元硬幣 2008-01-18 00:38:43

有時候看看笑笑就算啦>&quot<...那種東西太認真思考會秀斗的...呵呵

judy 2008-01-17 17:01:11

有同感

版主回應
ㄏㄏ 2008-01-17 21:13:33
sst 2008-01-17 01:03:46

沒有CNN ?BBC?

版主回應
我文章說的是台灣的新聞台

CNN,BCC這些是要有裝第四台的才會有,而且可能都放在收視有些不大清楚的很後面的頻道(不知道時間是不是同步的,如果是,會有時差嗎?)
2008-01-17 2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