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02 14:19:0500
用魔球顛覆職棒 文/蔡明里
比較細心的球迷,在今年的職棒轉播中,應該會發覺我們特別強調一些不同的數據,例如「上壘率」、「長打率」、「WHIP」等,除了是受到季初《職棒迷觀戰手冊》的影響外,另外就是受到《魔球》這本書的啟發。
過去我們對一位打者的評價,往往看他的「打擊率」、「打點」及「全壘打」,三項最「傳統」也最容易理解的指標,頂多再看看打者的「盜壘成功」、「得點圈打擊率」、「勝利打點」,至於其他的數據(例如四死球或三振等),除非該打者在這些項目十分「突出」,或者即將締造紀錄,否則很少人會去注意這些較「冷門」的成績,也因此大家都用最傳統的指標來評斷打者,而且已經到了太倚賴且以偏概全的地步,而且不僅球界是如此、球迷是如此、媒體也多半是如此。
只看打擊率失之偏頗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根據《魔球》這本書的描述,最先進、最科學、最多元、最具歷史的美國職棒,在這些方面也十分保守與傳統,大多數「掌權者」也都抗拒新的觀念,也對施行超過百年的一些機制與概念,不但深信不疑且排斥任何新的想法,這讓我們在引進一些新的觀念,遇到一些挫折或阻礙時,會以平常心來面對。
通常我們對打擊率最高的打者,多半給予「打擊王」的封號,在打者所謂「三冠王」中,「打擊王」也總是排在「全壘打王」與「打點王」之前,我們在轉播球賽時,也都先報導該球員的「打擊率」,以及目前是打擊排行榜的第幾名,長久下來,就讓「打擊率」成為打者最重要的指標。
其實仔細想想,與其翻譯成「打擊率」,比較嚴謹的名詞應該叫「安打率」,因為按照「打擊率」的公式,這項數據是反映某球員平均每一個「打數」會出現多少支安打,所以基本上是呈現球員擊出的安打能力或機率,然而打安打只是「打擊」這項領域的一個部分,雖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讓「打擊王」成為「王中之王」,就不免失之偏頗!
過去我們對一位打者的評價,往往看他的「打擊率」、「打點」及「全壘打」,三項最「傳統」也最容易理解的指標,頂多再看看打者的「盜壘成功」、「得點圈打擊率」、「勝利打點」,至於其他的數據(例如四死球或三振等),除非該打者在這些項目十分「突出」,或者即將締造紀錄,否則很少人會去注意這些較「冷門」的成績,也因此大家都用最傳統的指標來評斷打者,而且已經到了太倚賴且以偏概全的地步,而且不僅球界是如此、球迷是如此、媒體也多半是如此。
只看打擊率失之偏頗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根據《魔球》這本書的描述,最先進、最科學、最多元、最具歷史的美國職棒,在這些方面也十分保守與傳統,大多數「掌權者」也都抗拒新的觀念,也對施行超過百年的一些機制與概念,不但深信不疑且排斥任何新的想法,這讓我們在引進一些新的觀念,遇到一些挫折或阻礙時,會以平常心來面對。
通常我們對打擊率最高的打者,多半給予「打擊王」的封號,在打者所謂「三冠王」中,「打擊王」也總是排在「全壘打王」與「打點王」之前,我們在轉播球賽時,也都先報導該球員的「打擊率」,以及目前是打擊排行榜的第幾名,長久下來,就讓「打擊率」成為打者最重要的指標。
其實仔細想想,與其翻譯成「打擊率」,比較嚴謹的名詞應該叫「安打率」,因為按照「打擊率」的公式,這項數據是反映某球員平均每一個「打數」會出現多少支安打,所以基本上是呈現球員擊出的安打能力或機率,然而打安打只是「打擊」這項領域的一個部分,雖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讓「打擊王」成為「王中之王」,就不免失之偏頗!
打席和打數的迷思
假設A打者連續五場比賽,都是四打席(數)裡擊出一支一壘安打,我們往往會補充說明A打者「連續五場比賽都有安打」,打擊表現蠻「穩定」的!相對的,假設B打者連續五場比賽,同樣也都各打四打席,但其中一打席獲得保送、另三打席出局,這位B打者通常會被形容為:連續五場比賽「熄火」!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五場比賽A打者的打擊率為0.25,B打者的打擊率為零,但從「上壘率」的角度來看,這兩位打者的「貢獻度」幾乎一模一樣!甚至於就算B打者能在這五場比賽中,保持每場獲得兩次保送,但只要其他兩打數「槓龜」(無安打),他恐怕都有被降為板凳球員的風險與心理準備,這不但是「打擊率」與「上壘率」的迷思,也是「打席」與「打數」的迷思!
設置獎項是最好的教育改革方式
「打席」是打者最基本的單位,但我們通常只關注「打數」的內容,習慣性的忽略不成為「打數」的成績,例如「四死球」、「犧牲短打」等,就算是單純需要「上壘」的時機,我們還是會先查看打者的打擊率,或前幾個打席是否出現安打,他的上壘率或是否被保送過,反而變成無關緊要的數據,好像除了「後段棒次」或「弱棒」與四死球息息相關外,打者在進攻方面的價值,只能顯現在安打之上,這顯然是不客觀的理解與模式!
日本職棒的太平洋聯盟,從1962年開始增設「最高上壘率獎」,比較「守舊」的中央聯盟也在1967年跟進,只有16年歷史的中華職棒則沒有這個獎項。
用新增獎項的方式,將是最有效的改革及教育方式,就好像本季中職新設「最佳中繼投手獎」,姑且不論大家是否都清楚該獎項的計算公式,但今年大家對中繼投手的重視,媒體與球迷對中繼投手的貢獻,讓這些投手不再只是群「無名英雄」,或只有苦勞而沒有功勞,這股力量也明顯改變球隊的運作──對於投手群的定位,投手對自己的肯定等,都出現重重的「化學效應」。
假設A打者連續五場比賽,都是四打席(數)裡擊出一支一壘安打,我們往往會補充說明A打者「連續五場比賽都有安打」,打擊表現蠻「穩定」的!相對的,假設B打者連續五場比賽,同樣也都各打四打席,但其中一打席獲得保送、另三打席出局,這位B打者通常會被形容為:連續五場比賽「熄火」!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五場比賽A打者的打擊率為0.25,B打者的打擊率為零,但從「上壘率」的角度來看,這兩位打者的「貢獻度」幾乎一模一樣!甚至於就算B打者能在這五場比賽中,保持每場獲得兩次保送,但只要其他兩打數「槓龜」(無安打),他恐怕都有被降為板凳球員的風險與心理準備,這不但是「打擊率」與「上壘率」的迷思,也是「打席」與「打數」的迷思!
設置獎項是最好的教育改革方式
「打席」是打者最基本的單位,但我們通常只關注「打數」的內容,習慣性的忽略不成為「打數」的成績,例如「四死球」、「犧牲短打」等,就算是單純需要「上壘」的時機,我們還是會先查看打者的打擊率,或前幾個打席是否出現安打,他的上壘率或是否被保送過,反而變成無關緊要的數據,好像除了「後段棒次」或「弱棒」與四死球息息相關外,打者在進攻方面的價值,只能顯現在安打之上,這顯然是不客觀的理解與模式!
日本職棒的太平洋聯盟,從1962年開始增設「最高上壘率獎」,比較「守舊」的中央聯盟也在1967年跟進,只有16年歷史的中華職棒則沒有這個獎項。
用新增獎項的方式,將是最有效的改革及教育方式,就好像本季中職新設「最佳中繼投手獎」,姑且不論大家是否都清楚該獎項的計算公式,但今年大家對中繼投手的重視,媒體與球迷對中繼投手的貢獻,讓這些投手不再只是群「無名英雄」,或只有苦勞而沒有功勞,這股力量也明顯改變球隊的運作──對於投手群的定位,投手對自己的肯定等,都出現重重的「化學效應」。
從上壘率開始吧!
相對的,聯盟這幾年配合廠商,試圖用「非官方的獎勵」來推廣「攻擊指數」,除了該指數本身太過於複雜、難懂外,是否列入官方的「年度獎項」,也讓眾人對該獎項或指數的重視,有著天壤之別的落差!或許聯盟可以考慮逐年增加一些獎項,除了能多鼓勵球員多元的優質表現外,更重要的是能夠開拓球界的視野,讓大家對棒球有著更正確與全面的了解。
《魔球》這本書或其他國外職棒的分析與論述,往往都是見仁見智且爭論不休的,有不少人奉為圭臬,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我則是抱持「研究」的態度,但再也不用「美式球風」等名詞來草率表述,就像多年前我們要讓大家知道「觸殺出局」是「tag out」,而不是「touch out」,光是一個正確的用語就費了一番功夫,至今也未盡全功,但只要是對的,都應該全力去推廣,這回或許就從「上壘率」開始吧!
對了!中職歷年來上壘率最高的還是1998年牛隊的洋將怪力男,0.516的上壘率,管他打席或打數,更不管是安打或四死,光是想到他老兄平均每兩次打擊就能上壘一次以上,哇!真是有夠厲害!
相對的,聯盟這幾年配合廠商,試圖用「非官方的獎勵」來推廣「攻擊指數」,除了該指數本身太過於複雜、難懂外,是否列入官方的「年度獎項」,也讓眾人對該獎項或指數的重視,有著天壤之別的落差!或許聯盟可以考慮逐年增加一些獎項,除了能多鼓勵球員多元的優質表現外,更重要的是能夠開拓球界的視野,讓大家對棒球有著更正確與全面的了解。
《魔球》這本書或其他國外職棒的分析與論述,往往都是見仁見智且爭論不休的,有不少人奉為圭臬,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我則是抱持「研究」的態度,但再也不用「美式球風」等名詞來草率表述,就像多年前我們要讓大家知道「觸殺出局」是「tag out」,而不是「touch out」,光是一個正確的用語就費了一番功夫,至今也未盡全功,但只要是對的,都應該全力去推廣,這回或許就從「上壘率」開始吧!
對了!中職歷年來上壘率最高的還是1998年牛隊的洋將怪力男,0.516的上壘率,管他打席或打數,更不管是安打或四死,光是想到他老兄平均每兩次打擊就能上壘一次以上,哇!真是有夠厲害!
上一篇:兄弟對統一 萬能首對象
下一篇:失焦的職棒 文/袁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