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19 20:48:25睡美人

餐桌與菜餚

從小到大,我們家只搬過一次,那是我八歲時候的事。第一間房子,我對它的印象,全是後來在照片上看到的。唯一沒有在照片上出現而僅存的記憶,是樓下賣的臭豆腐。但是我也不記得它的滋味了,就連有沒有吃過也沒有一點印象。

我想,大概是因為總是在家裡吃飯吧。爸媽每天下班會煮晚餐,甚至有時我們上半天課,媽媽中午接送回家後也會煮些東西。我喜歡吃的東西很簡單,不吃的東西也很明確,小時候自己不知道,爸媽卻記得清清楚楚。

對於舊家,餐桌長什麼樣子、擺在哪裡、旁邊有什麼,我全都不記得。只知道曾經有一個夏日的午後,還在上小學一年級的我,該是下午去上課,我坐在餐桌旁,吃著媽媽辛苦趕回來煮的蛋包飯(媽媽的技術很好,總是能弄一大片蛋皮都不會破,裡面的飯只有白飯加蕃茄醬,完全沒有別的料,我就喜歡吃這種,有料的還比較不愛吃),正吃著最後幾口,剛好爸爸回來接我去上課,在樓下叫著。

我其實不確定為何我只對這一幕印象深刻,但它就是會偶爾出現在我腦海。也許是因為愛吃蛋包飯,或者也許被爸媽寵愛著的感覺令人特別難忘。


搬到現在住的地方則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媽媽每天下班一定煮飯給我們吃,這樣辛苦的事媽媽居然可以維持十幾年不間斷,我不得不獻上萬分敬意。平常日子,桌上一定擺著四菜一湯,四道菜當中,通常魚與蔬菜是不會少的,但是只要出現苦瓜我一定不吃,茄子更是到後來就不出現了;滷味永遠是很受歡迎的,有時候會加花生,會弄得我整個碗就只有淋著湯汁的飯,與堆半邊的花生;媽媽煮的蝦仁炒蛋,在外面絕對吃不到相同的口感,就連我自己也炒不出來(嗯,好像是廢話,我還差得遠呢!);長大後媽媽還常常做三色蛋,也是超美味的。週末會有咖哩飯或海鮮麵等料理;逢年過節爸媽還會準備豐富的配料,全家人圍著爐子吃火鍋。

二十幾年過去,餐桌從來沒有換過,有時候會鋪個桌巾,有時候也不知為何就沒有。餐桌四周已經有許多歲月刻劃的痕跡,但從來也沒人提起該不該換個新的。


上台北讀書四年都住在宿舍,所以沒有餐桌;畢業後自己在外面住,也沒有什麼家的感覺。每一次放假回家,回味一下爸媽的手藝,都會特別覺得幸福;不止是正餐,其他時候,只要走到餐桌就會發現有綠豆湯、蓮子湯等甜點,或者一盤盤切好的水果--我知道,那代表著爸媽對我們的愛、與關懷。


直到最近與姐妹同住,爸爸經常在下班後來我們租的房子煮飯,台北的住所才多了點家的溫暖。原本只是一張冷冰冰的桌子,放上了爸爸煮的菜之後,不知為何都變得特別溫馨。下班時間不固定的我,經常無法在他來訪時見上一面,只能品嘗他留下來的菜餚,以及他叮嚀再三要吃掉的水果。看著爸爸頻繁地往返,突然我覺得自己好自私,找了一個離他辦公室這麼遠的地方,讓他得這樣勞累奔波,所以只能很努力地把他煮的東西吃掉,在不該吃很多東西的晚上十點多,還把肚子撐得脹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