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4 18:19:57睡美人

德國278-我的consulting project

18 May 2005 Ending of Bahlsen consulting project

今天是專案計畫的最後一次拜訪及報告,六位小組成員都相當欣喜(說不上興奮,因為大家都倦了)。報告完之後,不出所料,公司準時地派人送來六袋禮物來到會議室。我不禁想著,大家這麼辛苦地參與這專案,好像就是為了等待最後拿到那麼小小一點的獎賞、以及公司負責人致謝時所帶來的喜悅感。

────────────────────
Consulting project是我們學校的招牌,許多學生都是看上這項資源而申請GISMA的。由於GISMA是許多公司出資合辦的學校,一年平均有七八家公司提供專案給學生運作,也算是在這一年當中有在公司工作的經驗,感覺上有點像兩年MBA program的internship。更好的是,學校幫你找好project,只要沒有什麼特別問題就有資格加入專案(不能加入的理由例如:第一個module最後十名、或全班都知道這個人很沒有teamwork精神)。

Bahlsen是一家德國知名的餅乾製造公司,當初選擇專案的時候只因為它是跟operations有關的專案,對這家公司完全不了解,就胡亂填進了前三志願。其他人爭先恐後地要進全球知名的VW及Airbus,我單純地因為這兩家的專案內容是跟行銷或組織管理有關,不想選。總之,後來證明在小公司進行專案有絕對的掌控權,不但公司有專門對口的人、盡心提供所有相關的資訊,在我們決定要進行一些改變的時候也全力協助、配合推動。跟上述兩家大公司的專案比起來,Bahlsen提供的機會具體許多,也能在短短的四到五個月之內從了解問題到執行解決方案,實在覺得完成了一項偉大的任務呢(拍拍自己的肩膀~)!

說起來好像我做了很多事似的,其實比起組內兩位鑽牛角尖的德國人來,我只能以無地自容來形容!之前有在文章裡說過他們的壞話,就是他們愛開會又工作狂,精力旺盛之程度無人能及等等。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們跟公司溝通無障礙(我們拜訪了Bahlsen不下十次,每次我大概只講不到三十句話,他們英文德文夾攻、兩人大約各講了三千句吧),蒐集的資訊最多,於是也只好做最多事。有時候覺得自己不用做那麼多事真是不錯,有時候又難免因為自己實在太混了而心虛;話說回來,即使不想混也是心有餘力不足,以我的破英文及零德文,我對整個專案的了解程度可能只有兩位德國同學的30-40%吧。

這專案是關於Bahlsen的餅乾包裝過程經常發生問題,絕大多數是因為包裝材料不夠而使機器停擺。這可能是因為包裝材料太晚從倉庫送到工廠來、或包得特別順利進度超前而造成材料短缺等等。許多奇奇怪怪的現象,我們花了一個多月才弄懂整個流程、把問題所在及根源歸納出來。然後我們開始想解決方案。一開始覺得很簡單,包裝進度每天都不同,那就定時報告進度給該知道的人、以提早反應就好了啊。困難的地方在於,公司並不想花大錢購買電腦或軟體設備,只想用簡陋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於是我們得想盡各種原始的方法,像是在包裝材料上貼貼紙啦,用看板(Kanban card)來交流資訊啦,然後叫forklift drivers在運送成品時順便注意一下或順便拿一下那些cards。就算用這麼原始的方式,Bahlsen還是表達了難處,就是這些人並不是那麼capable to multi-tasking,而且要把他們fire掉找比較厲害的人也是完全不可能(德國法律似乎規定不能亂fire人,跟美國不一樣,呵)。

總而言之,雖然困難重重,但因為有兩位德國大將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地工作,我們期中跟期末的報告都讓教授相當滿意(教授是打分數的人)。Bahlsen雖然覺得我們做的質很好,跟他們以前請來的consultants紙上談兵比起來實際許多,且在討論的過程中幫他們釐清許多現況及觀念,但是不免抱怨我們花在他們身上的時間不夠多(我們還要上課哩)。

最後我還有個小小的感想,就是德國人在給feedback的時候,都是先講缺點再講優點,或者經常吝於讚美(again,跟美國人真是完全相反)。特別有一次開會完從Bahlsen回學校,在車上大家都相當沮喪,一下沈默不語,一下討論著剛才Mr. Goeschenhofer好像表現出一副不喜歡我們idea的樣子,然後又回到沈默。在期末報告時也是先被批評一些小地方,然後才說其實他們很感謝我們云云。我再次領教德國人的直言直語,也再次感受有些事情真的是文化上的不同,與其他因素真的完全沒有關連呢。


PS. 我一直拿美國人來比較是因為從小接受的「西方觀念」大多指的是美國。顯然地,一直以來,我們以美國來泛指西方人的行為及想法是以偏概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