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6 09:58:36天師府嫡傳弟子

道是服裝

網巾

  道士在道場進行過程當中,不分等級都須在頭部戴上黑色的網巾與道冠,因此網巾也是辨識道士身份的重要標示物。

早期道士的網巾使用馬尾來編結,現今則多為塑膠細繩。編的形式在頭頂為放射狀的直線,如同人的頭髮,下半段則為交織縝密的網狀,在頭頂中間留一個固定道冠的圓孔。在網巾的後面也有開口,當道士戴上以後,就用細繩固定,或用細繩綁住開口兩邊的小環。

道冠

  道士所戴的道冠因其外表以金箔貼附,所以多將其稱為「金冠」。道冠的形式為一短柱狀,下窄上寬。冠頂平面飾有八卦或太極(兩儀)圖形,並留一或二小孔供插仰之用,冠身做如向上的花瓣狀,有單層及多層。道冠底座與網巾以細繩相結合,底座邊緣前後鑽一小孔以用於插髮簪。 

  冠身外表所刻的形狀,有稱之為蓮花瓣或如意,其瓣狀的數量並不一定,少則五、六片,多則二、三十餘片,所做的瓣狀也分為單層、雙層、多層的交叉排列。南部所做的道冠一般為六瓣,其形狀並不似蓮花瓣的上窄下寬,而是上寬下窄的如「T」字形,比較接近如意的形狀。

                 
       

     
                 
         
  高功道士胸前掛朝珠   朝珠   高功道士頭戴五帝冠   五帝冠  
                 
 

朝珠

  高功道士在穿著絳衣的場合中,必須在頸項掛一條朝珠,並且垂至胸前。道士的服飾形制多採自祭服與朝服,而清代以前並無戴朝珠的制度,因此朝珠應源於清代朝服的形制。然而,清代皇室尊崇佛教,其朝珠的形式應源自於佛教的數珠。清代的朝珠,由一百零八顆圓珠所串成,依照帝王、后妃、皇族及各官員品級來掛用,質料也各不相同。掛朝珠的人員自親王以下至文五品、武四品以及六品以下禮部主事、司務等等官員,以及內廷行走人員不分品級都必須懸掛。 

  朝珠用細條貫串起來,又有後引垂到背後。朝珠上還附有三串的小珠,其中兩小串男性在左面,女性則在右面,另一小串則女在左面,男在右面。貫串的條線,皇帝用明黃色的條線,以下的階級則是使用金黃色或石青色條線。 

  高功道士所掛的朝珠,形式也是將一百零八顆串貫,垂掛在前,長度多會到達腹部,另加一引垂於背部。朝珠的材料有木材、樹子、玉石之類,串貫時有些用兩種以上材料來做有次序的組合,後引的形式及長度則無一致性,有些以玉珮加上繩結,或是仍以串珠加上流蘇。朝珠的一百零八的數量,有稱其數為合應三十六天罡與七十二地煞之合。

五帝冠

  臺灣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當天的傍晚或晚間,在村里聚落或是團體,通常會請道士或僧人舉行普渡施食的儀式。此外在醮祭大典的最後一天,或是家中的亡者出殯前一天,也會由道士來進行此項儀式。在舉行普施的時候,主持的高功道士會與其他兩位或四位道士,一同登上普渡臺,高功道士於進行過程當中,會在額頭繫上或是在頭部戴上「五帝冠」。此時的高功道士化身為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以其法力使無法張開喉嚨的孤魂野鬼得以開喉,並且將現場有限的祭品化為成千上萬,讓前來的鬼魂都能享用。 

  五帝冠的形式是近似五片蓮花瓣,所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片狀。道士戴在前額,後面用通常用一布條綁在腦後。此時的道士仍須先戴網巾、道冠及插上仰。而五片瓣形內各繡有一人形:中為元始天尊,其左為靈寶天尊及東宮慈父太乙救苦天尊,其右為道德天尊與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也有稱左右外側的圖形各為玉皇上帝及紫微大帝。五帝冠的形式是吸收佛教的五佛冠而加以變化,並使其能合於道教的信仰對象。

 

 
     
                 
             
                 
                 
 

笏(簡)

  奏板在歷代的稱呼有木簡、笏、朝板或手板,唐代道書《三洞修道儀》所載的道士服飾則稱為木簡或笏。臺灣現今的道士多將其稱為奏板。簡原指古代書寫的狹長竹片,取其外形稱之。古時官員與帝王朝會時須手執手板,將欲稟奏之事則書寫在上面,以便上稟帝王時從容以對,無所遺忘。古代上自天子下至士的階級都可執笏,而後來則是只有列入品級的官員手執了。

  道士在進行啟請、誦經、禮懺儀式時也須持奏板(簡),尤其是在啟請三清道祖、玉皇上帝、張天師等,另外如登臺拜表時,更是屬於隆重的禮儀,道士有時會用布將奏板的中下段包覆起來,以表現其尊重的態度。奏板的形式為細長條,長約五十公分,寬度不定,有上窄下寬也有上上寬下窄的情形。使用的材料多為木材,色彩多以木材本來的顏色或稍深一些。奏板上一般為素面無紋,也有在上面雕刻圖形如八卦、太極、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