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6 22:21:44高徒

感覺哪!外商人的英語語感......

前言:

聊到英語,許多人就愛恨交加,既然不得不用,就來談談吧!

文中的特殊語言記號,若您當作拼字寫在考卷上,保證拿不到分數,不過呢?如果是筆者改到,我就畫個笑臉 : - ) 吧!


正文:

常常會碰到這個問題,怎樣才能把英語學好,或是英語到達怎樣的程度才算好。

身為一個美式英語使用者,在語言正確性上,本人大約在全民英檢中高級上下,即便以後LTTC辦了優級檢定,大概我也達不到。就以高於中高級的形容詞來定位自己,這樣的一個英語使用者,實在不太夠格來寫一套 “中級(終極?) 英檢” 必勝手冊。畢竟,自己的程度也差不多到那裡而已,因此,也很好奇,市面上的英檢教材,到底是在教大家出英檢考題,還是考英檢?這個不是文字遊戲,曾經有個英語幾近母語的人,質疑英檢考題中,某個濃厚加勒比海腔的原住民(廣播廣告),演出的一段牙膏廣告,到底該不該拿來當考題?(那段廣告是百分之百的真材實料教材authentic material -- 註一 ) 因為,她實在聽不出來廣告中的原住民,要強調的是什麼?是要強調牙膏的功效?還是當地人士的特異咀嚼能力?雖然這個跟英語能力已經沒什麼直接關係,但是英檢其中一個目標:能分辨各種英語的變體(簡章是用腔調這個高度歧視性字眼,筆者頗為不安哩?照這個說法,那我也是所謂的西岸加州 “腔調”,人家模仿我的腔調時,說不定會用西班牙的r ---- 彈小舌頭,來一個 Do you want some drrrrrrink (drink? ) ) ,因此,這位發問者顯然能夠提出至少七、八十題這一類的考題,而自己回答時別人出的這類考題時,恐怕只能碰運氣的答出一、兩題。這個像不像各位考的三民主義啊?

好,筆者已經繞了太遠,還是沒談到感覺的問題,常常會有個迷思, “我又不是白人,英語幹嘛要講這麼好?” ,雖然問題本身沒有什麼邏輯,可是我可是連想辨解的力氣都沒有,畢竟,小部分的家長,寧可相信白皮膚的比利時人,也不願意孩子跟著一個在美國長大的韓國人學英語。即便是我認為後者英語比較 “標準” ,恐怕也很難催眠自己說,那些家長都錯了?我的看法是,雖然有所謂的”白人發音器官,比較適合說英語” 的論調,尤其某些喉音,特別是動用到軟顎的音,白人是普遍比東方人靈活一點,有個的白人 (他是美國人,如果我這樣強調膚色,肯定會他被當作黑權種族主義者,)甚至在我眼前表演m ‧n‧ l怎麼念,舌頭還能完全不動,看完他的表演,我大概有半天的時間,覺得英語發音根本沒辦法教,我的學生大概永遠也無法那樣發音。那是不是沒辦法那樣講英語的,就算英語不好呢?以我剛剛開玩笑的drrrrrrrink 來說,西班牙人裡面,就有人天生發不出來,上西班牙語課時,第一節,老師就請大家認識這個西班牙語特有的音,以便大家自己決定是不是要繼續修下去,筆者很不幸,是屬於先天發不出這個音的人,幸好出生在台灣,不然會是個母語不道地的波利維亞人。因此,發音至上論者,恐怕在這個例子上會大受打擊。就好像鄧麗君的聲音很好聽,可是如果說發出來的聲音一定要像鄧麗君才叫標準,大概百分之九十、甚至以上的人,講的中文都不算標準。

好,終於繞回英語發音的最低標準,讓某些母國人士聽懂 (我本身不可能讓所有的母語人士聽懂我講的英語。畢竟,美國中西部,有不少老先生、老太太,可是一輩子沒離開過印第安納州,沒聽過什麼東方人講英語。因此,他可能無法想像能聽懂日本人講的英語,在某些地方可是重要的業務能力啊。) 所以,當我講到對發音的感覺,想到的是類似:這個老外從東岸來,她的hot 已經粘到幾乎變 heart 了。而我甚至可以拿著KK音標告訴她,根據KK音標,她已經念錯了!提到KK音標,我又要講故事了!話說當年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泰國人講的英語,竟然和北韓人的不太一樣,兩地相隔萬哩,英語講得不一樣也就算了。印度人講的英語本來就自成一格,可是近在咫尺的巴基斯坦人,講的又跟印度人不同,這個老美就覺得匪夷所思了。因此,美國人被不同地區的亞洲人,在他們慣用的英語上,被搞得一頭霧水,實在是非常有趣 (我想他們的感覺其實是非常困擾,覺得有趣的是我吧!) 不過美國地大物博,人才無限,竟然有兩位名字是K開頭的語言學者 --- John S. Kenyon和 Thomas A. Knott, 根據各州的不同發音,訂定出一套妥協音,做為亞洲英語學習者的標準音!因此常常會聽到美國不用KK音標的說法,這是對的,但是他們不用的原因是:KK音標是一種人工標準音。就像台灣教的中文語音學,在大陸並沒有哪一個省,是說台灣教的這種 “標準國語”。硬要定出標準美語,我推薦ABC新聞主播的口音,當然,這個又充滿我這個西岸份子對東岸事物的無限度嚮往啦!

以上提到的是發音上的細微末節,接下來談談口語說法(colloquial speech),會有少數的ABC 喜歡跟我辯說:我這樣講是口語講法。 比如說: “Mine is red, and his is blue.” 有些人講成 “My is red and his is blue”. 當然,我得承認,後者絕對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也談不上文法問題,比較是發音上的某種個人偏好。不過我得掉掉書袋,即便大部份美國人接受這樣的說法,這樣的英語是無法上得了檯面的。 雖然,我很喜歡聽rap,但是不表示我會再跟外國客戶簡報時,來段Hey man,除非該產品真的是針對黑人市場。


筆者開頭提到要來談感覺,結果寫出來的中文反而沒什麼感覺,因為文字被微軟公司Word的文法檢查校正過,聽起來有點洋腔洋調的。我得小心點,不然上一句話一定會被校正。因此,我就以語感這個話題來結束本文吧!話說有個國中生跟我說,怎麼老師改過的英文作文,不符合他的語感呢?這讓我嚇一大跳,原來他對錯誤的英語才有語感,對正確的美式英語,是沒有語感的。於是我請教他,"請問你覺得老師改過的作文像什麼呢?" 他說:好像有很多美國用法。這個我更傻眼了,明明我寫的是美式英文,美式英文中的美國用法,莫非是暗示美利堅合眾國裡面還有個美國州,這麼重要的訊息,我竟然不知道?我就進一步問,那請問不用 “美國用法”,那要用哪一個區域的用法?他說,他要用台灣一般普遍的用法,才會有語感。繞了一大圈,他是指,以中文為架構,代換上英文單字,這樣的文章,就比較符合他的語感。這個說法絕對符合語言學,因為語言使用者會覺得符合語感的,是他的母語,不是外語。因此,當我對自己寫的某段文章,很有語感,我會提醒自己,恐怕這個已經是閩南中文了!如果您一直覺得你對英語沒有語感,恭喜您,你可能講的英語是正確的。當然,並不是說你不會在哪一天忽然產生異於母語的第二套語感,只是,當我感到某句話符合語感的時候,我會問:是符合英語的語感?還是閩南語的語感?我對英語,真的有語感嗎?


民國九十四年六月十六日星期四 華新書屋 中和
七月七日抗戰開戰紀念日 修訂 華新書屋
八月二十一 金門八二三炮戰前兩日 修改前言 華新書屋


註一 authentic material,指在溝通式教學法中,拿原來就存在的語料,來當教材

註二 又是術語,站長不是保證不寫論文了嗎?低變體是指在日常生活習得的語言變體,以香港地區來說,說北京話的顯然是到廣州上學的有錢人子弟,至於一般人都講廣東話,這種情況下,北京話是高變體,廣東話是低變體。